-
李小丢:为什么国产都市剧一点都不时尚?
关键字: 他来了请闭眼他来了请闭眼电视剧他来装X了请闭眼琅琊榜伪装者都市剧的不时尚,根源在于绝大部分编剧没有意识到,都市中生活的个人身份是以职场表现来定义的,而不是像传统的乡土中国宗法社会那样是以个人在家族中的地位来定义的。
目前大部分的都市剧,还将主要矛盾放在日渐消失的乡土社会的家族需要和个人实现的矛盾上,它能时尚得起来吗?人家曹公一部《红楼梦》就已经让你们没处可写了!
只要没结婚/离了婚/生了孩子还是以事业为重,那么无论事业上取得了如何的成功,也要被家里人认为是天大的失败,这种主题来来回回拍了这么多部剧,每年还都能有几部成为热播剧,真不知道该说是看的人疯魔了还是演的人疯癫了。
△去年在《大丈夫》里看到对姐弟恋如此的意见,我真以为还生活在一百年前啊
大城市中的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简单,像《家有儿女》的编剧那样为了“致敬”《成长的烦恼》,硬让父母两个离婚、出国、再婚最终拥有三个孩子的精神也是让人醉了。纯粹为了戏剧效果硬把家里塞满了爱管闲事的七大姑八大姨的设置,只会让人觉得离都市生活越来越远。
一个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社会地位、行为模式、思考方式、消费习惯,乃至他的家庭生活——都和他的工作息息相关。港剧让我们第一次接触了职场剧这种剧种,《壹号皇庭》中的律师、《妙手仁心》中的医生、《鉴证实录》中的法医、《刑事侦缉档案》中的重案组警察等等,那些令我们崇拜甚至想成为的人,不是因为他们长得有多帅多美,恋爱谈的有多么惊心动魄,而是因为他们的职业精神让那些现在看起来有些平凡的面孔闪耀着无法被人忽视的自信、自立,甚至是有些骄傲的气质。
港剧中不乏客厅、饭厅的镜头,“我下碗面给你吃”更是常态,但是这些传统生活的场景,是职场戏的辅助,是为了展现人物生活化的一面的佐料,它绝不该喧宾夺主成为最主要的矛盾。港剧的矛盾往往是如何让一个专注于事业的人实现事业和家庭的双丰收,爱情和婚姻非但不是事业的阻碍,反而经常是在职场合作中产生火花后的必然结果。
都市剧不是简单的都市生活的重复,更不能落后于当下的都市生活,它应该是都市生活最新鲜一面的展现。
试想一下,以前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港剧?因为港剧给我们这些四线城市的孩子们展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可以在成年后搬出父母的家和朋友们住在一起,谈事情的时候喜欢去咖啡厅,下班了可以和三五好友相聚在酒吧喝一杯,心情不好就刷信用卡去商场买买买;三十多岁的女人不会被人叫“剩女”,她们可以自己供房子、供车,不急于和男人发展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这一切的一切,在九十年代初的我们看来,与其说是物质上的刺激,不如说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刺激,它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想过上这样的生活。
△港剧里的主角们没事儿就去打个网球,在当时的我们看来真是太高大上了!
国内的都市剧的不时尚,就在于并不能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刺激,我们看不到新的生活,甚至看不到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电视上演的,不是四五十岁女编剧改编的新版《渴望》,就是还在上大学或者刚刚大学毕业的宅女们臆想出来的玛丽苏傻白甜。说实话,后一种的危险看起来更大,这也是我之所以会吐槽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wuli凯凯王,我不小心看了东方卫视的周播剧《他来了,请闭眼》。
然后我选择死亡。
我非常顽强地看了前两集,终于明白为什么网友都把这部剧叫做《他来装X了,请闭眼》。整部剧洋溢着浓郁的玛丽苏杰克苏大团圆的气息,从头到尾的台词和人设都是羞耻play。“老干部”霍建华扮演的高智商款霸道总裁薄靳言的人物设定是这样的:年方二十六,但是已经是一个全球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怕了吧!人家是美国马里兰大学最年轻的博士!毕业后被聘请在马里兰大学伯克利分校(不要问我为什么马里兰大学有伯克利分校,都说了是羞耻play了!)任客座教授!但是人家毅然决然地回国了,成为了中国公安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1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05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2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