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华:如何面对安倍长期执政?
关键字: 安倍安倍晋三自民党日本大选日本参议院选举安倍经济学最值得一提的是军事方面,在财政投入既定的情况下,安倍政权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加强军力的举措,但其增量必然是有限的。而且,日元贬值也会增加日本外购军备的成本(鱼鹰、F-35、两栖车辆等)。在未来几年,自卫队的实力不会有质的提升。
如何面对长期化的安倍政权?
对中国而言,首先要厘清几个问题:今后几年,在国内大力推进改革,重点解决一些经济社会难点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何种周边关系?中日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居于何种地位?我们对于中日关系的期待和目标是什么?
关于这一问题,不同的读者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在考虑了上述问题之后,才可以接着思考如何面对安倍政权。
笔者认为,面对安倍政权长期化、日本面临诸多国内问题、日本对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中日关系仍很脆弱,以及今后几年可能是中国改革发展“攻坚期”等背景下,面对安倍政权,中国也许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一,做好外交战长期化的准备,这主要是指“入常”问题、涉海问题和“历史”问题。不排除出现日方进一步扶持其它国家“对冲”中国的可能性。
二,做好国际经贸战长期化的准备,特别是在市场、资源等要素方面,中日之间的争夺可能会更为激烈,重点领域可能是在东南亚、中东部分地区和非洲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这才是中日两国竞争的核心。
三,做好东海、岛争等热点问题的危机管控和预案准备。在这些方面,在中日之间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确实是有必要的。同时,也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危机管控上,还是要有不测事态的准备。
四,从长远计,夯实对日关系基础。例如,在经贸、投资、旅游、文化、社会交往等方面,完全可以放手工作,不要让这些工作受到短期政治波动的影响。在这些方面,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在10年、20年以后,放在“后安倍”时期,而不是眼前的几年。过去几年里,有些长期积累的工作,因为短期的波动而受到影响,实在很让人惋惜。
五,要重视培养“人”。这里一方面是中国对日打交道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要在日本社会培养更多了解中国的人。培养人的时间,也都是以“5年”、“10年”计算的。
在此方面,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其实有过很成功的实践。毛泽东生前最后要看的文件,是关于三木武夫内阁的;而周总理更是对自民党内情况了如指掌,甚至能够预测之后多年日本政坛的人事变动。他们在身边培养了一批对日工作的专业人士,在日本国内则有一批极有影响力的故交熟识,这是当时中国对日工作较为成功的重要基础。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最核心的领域其实是国家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拼得是经济社会的“后劲儿”。最近这些年来,中日两国在综合国力对比上的“此消彼长”,并不是因为战争和军事冲突,而是因为两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各自表现。
安倍可能还会给中国带来麻烦,但中国完全能Hold住这些麻烦。而解决这些麻烦的过程,也正是我们逐步形成新的中日关系局面的过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4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