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会超:新一代火箭悉数报到,上一代火箭还将坚守岗位
最后更新: 2021-01-02 09:42:35【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会超】
2020年12月22日,长征8号火箭成功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首飞。作为中国航天的年末戏,长征八号发射的顺利进行也标志着新一代长征火箭家族的全数亮相。在未来数年内,上一代长征火箭也将继续活跃在中国航天的舞台上,与新一代长征火箭工作托举中国航天的发展。
应用广泛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从有关报道看,长征八号是为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而量身定做的一型火箭。虽然名字里有“太阳”二字,但太阳同步轨道仍然是围绕地球的一种轨道。太阳同步轨道的高度一般在600-800公里,比载人航天器使用的300-400公里高度的轨道要稍高一些。太阳同步轨道的倾角一般比较高,卫星在工作过程中要经过南北两极上空。由于卫星轨道周期比地球自转的周期小很多,卫星每转一圈都能覆盖地球表面的不同区域。卫星数据积累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获得整个地球表面的情况,这是轨道倾角较低的卫星所无法完成的任务。
同时,为了使轨道平面相对太阳始终保持固定的取向,轨道平面每天向地球公转方向移动约1度,与地球绕太阳每天公转过的角度相等。这样,卫星经过地球上某个特定地点的光照条件总是相同的。例如,假如我国的某颗海洋卫星第一次经过南海某岛屿上空时,太阳高挂于正南方,那么这颗卫星下次光临该岛屿时,太阳也应该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这为相关数据或情报的分析带来了方便。如果某国希望监视另一国军事基地的动态,显然应该在太阳同步轨道上部署卫星,并在需要监控的区域光照条件较好时飞临该地上空,获得相关的高分辨率数据。
工作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吉林一号光学A星拍摄的美国费城海军造船厂。由于太阳同步轨道的特点,这颗卫星每次飞临费城上空都能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
我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有运行在静止轨道(风云二号、四号系列)和太阳同步轨道(风云一号、三号系列)的两种卫星配合工作。静止轨道卫星高悬于赤道上空、我国经度范围附近,对我国的天气形势进行监测。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则在较低的轨道上获取分辨率更好的全球数据。除了气象卫星外,太阳同步轨道也是海洋、资源、高分等一系列对地遥感卫星的工作轨道,获取海洋、大气、水土、林木、矿场等自然系统和资源的全球分布与变化情况。当然,当把卫星上的有效载荷改装为军事用于的侦查仪器后,太阳同步轨道也是非常适用于军事侦查卫星工作的轨道。
风云系列卫星轨道示意图,风云3系列卫星工作在太阳同步轨道上。注意本图仅能标示轨道面的位置,轨道高度比例与实际不相同。
除了测地,太阳同步轨道也是用于“观天”的卫星理想的工作轨道。工作在晨昏交界线附近的太阳同步轨道的卫星,能够始终处于晨昏交界线附近,持续获得观察太阳的视角。日本的“日出”、”日落“和美国的TRACE等太阳观测卫星,都部署在这个轨道上。
模块化研发的新一代火箭
研发新一代火箭长征最迫切的需求,来自于未来大型、深空等“国之重器”级的航天器对火箭运载能力的需求。如果没有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火箭对我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的提升,月球采样返回、航天站建设等标杆性航天任务都无法开展。在此需求的驱动下,新一代火箭攻破了诸多技术难关,实现了火箭燃料由更适于导弹部署的有毒常温材料,向更适用于航天发射的低温无毒燃料的升级换代。新一代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液氢发动机,也让我国的火箭拥有了推力更加强大的“心脏”。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辰 
-
在上海张江,世界级光子科学中心正崛起
2021-01-01 18:53 上海新高度 -
我国高质量国际论文数位列世界第二
2020-12-30 08:23 -
和嫦娥五号一起“上天”的水稻种子发芽了!
2020-12-29 07:18 航空航天 -
“响应环保号召”,小米11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
2020-12-26 12:04 手机 -
洛马将收购美国最大火箭引擎制造商
2020-12-22 19:48 -
长征八号首秀缘何推迟?原来是高空风捣乱
2020-12-22 15:57 航空航天 -
长征八号火箭总指挥:未来一年应该不少于20次发射
2020-12-22 15:48 航空航天 -
推动人工智能治理与国际合作 促进建立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
2020-12-21 09:52 中国论坛 -
新突破!中科大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2020-12-20 14:14 -
没想到吧!这就是属于嫦娥五号的“土味朋克”
2020-12-18 21:19 -
“就算美国用新能源,还是受制于中国”
2020-12-18 16:25 美国一梦 -
用内讧形容中芯国际并不客观,但困局该怎么破
2020-12-18 08:02 -
“可上九天揽月”!毛主席故乡将作为月壤异地灾备点
2020-12-17 16:28 航空航天 -
安排上了!未来我国还将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
2020-12-17 15:30 航空航天 -
商务部:希望荷兰在华为5G、EUV光刻机等问题上秉持公平立场
2020-12-17 07:21 华为 -
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冯端逝世,享年98岁
2020-12-16 16:07 -
新箭首飞!长八:我已就位!
2020-12-16 11:32 航空航天 -
“隼鸟2号”密封舱内发现黑色沙粒 或为0.1克“龙宫”岩石碎片
2020-12-15 13:16 日本 -
国家授时中心:监测到伽利略导航系统时间异常
2020-12-15 10:04 -
“禹龙”号潜水器亮相,可搭载工程师近距离“问诊”大坝
2020-12-13 15:04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64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46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