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崛起故事”可以复制吗?
关键字:文 沈丁立
当代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崛起之道,得益于多方面因素。其中,有理性原因,也有悖道因素,更由于某些自然条件的作用。限于篇幅,笔者仅分析,移民与美国制度的形成、美国的扩张掠夺与财产富集、美国从地区扩张迈向全球称霸等。
这些美国故事在当今大多难以复制。从这一角度看,各国需要着重探寻各自的发展道路。
美国崛起:一个移民立契的故事
美洲大陆在地理大发现中被找到,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伴随欧洲中世纪的结束和新兴思想与科技的发育,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力量逐步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道路。从15世纪起,航海冒险、地理发现、海外贸易、殖民开拓就成了美洲大陆被欧洲发现和拓殖的原因。到了16世纪,文艺复兴在欧洲已经盛行,思想与文化的解放以及科学和艺术的革命揭开了近代欧洲史的序幕。新教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会,部分新教徒横跨大西洋,来到了美洲大陆。
1620年11月11日,发自英国南安普顿市的“五月花号”三桅帆船在经过了66天的海上漂泊后,抵达了今天美国东北沿海的科德角。部分是为了方便他们在上岸后建立新殖民地以及可能的自治政府,船上102名新移民中的41人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
这份文件成为美国日后无数自治公约中的首例,它第一次从民众的角度阐述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即国家是民众以契约的形式合意组建,国家的公权源自民众所让渡的部分私权的组合。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奠定了日后美国政治的基础。
这样,一些到新大陆谋生的欧洲人,一些为摆脱欧洲宗教桎梏而到新大陆寻求希望的欧洲人,将传统的封建王权和宗教神权留在了欧洲。新教徒们依然信奉上帝,但反对君王的权力源于神鬼的传说。
美国开国独立时蕴涵的人权平等思想,其实与其他国家共和诞生的思想根源并无差别。两者所不同的是,欧洲移民在这片新土地上开垦民主,不受或少受封建羁绊。一批新人在新大陆自由地创建共和新政,而少受封建残余的阻挡,这在其他国家难有可能。
从根本上讲,美式民主思想的孕育以及其后的权力制衡建设,是这个国家崛起的制度原因;而它们的缘起,乃是美洲地理发现和欧洲文艺复兴。
美国崛起:一个掠夺伤害的故事
那些到美国谋生或从事贸易的欧洲白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开始了殖民北美的过程,其间对当地土著人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一方面,欧洲移民大规模的西进掠夺了大量印第安人的土地,并在百年征战中大批屠杀印第安人。另一方面,白人所带来的流行于欧洲的各种病原体,对没有抗体的印第安人来讲就是生物武器。即便是无意带来的,这些疾病仍严重摧毁美国的土著群体,使其在一百年里损失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
例如,天花就给美洲土著居民带来了空前浩劫。15世纪末,当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还居住着2000万-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仅剩下不到100万,其中的祸首就是天花。据研究,欧洲殖民者曾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给了印第安人,随后天花瘟疫就在印第安人中暴发。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疾病也接踵而至,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这些后果为殖民者腾出了安全和发展的自主空间,重塑了世界人口地理的版图,有利于以欧洲移民为核心的美国的崛起。
美利坚合众国国旗上的每一颗星,都代表着一个州,但它们未必都自愿入盟。美国总统奥巴马生于夏威夷,有人挑战过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的资格,怀疑他可能出生在夏威夷并入美国的1959年之前。
事实是,美国于1842年承认夏威夷王国,但美国海军陆战队却在1893年登陆,武装支持在夏美侨发动政变。美国于1897年同夏威夷共和国签订合并条约,其实就是美国吞并夏威夷。夏威夷于1959年举行了加入美国的公投,但由于岛上移民与美军都有投票权,夏威夷原住民的权利无法得到保护。1993年,克林顿总统签署法案,承认夏威夷土著从未直接放弃对夏的主权。显然,关于奥巴马是否够格当美国总统的争辩,并非空穴来风。
除殖民扩张与美国崛起相伴外,美国独立后允纳蓄奴,也是其早期积累财富的来源之一。1789年的美国宪法确立了“一国两制”,规定财产权高于人权、州权高于人权、联邦无权干预奴隶制等法则。奴隶制因此得以在宪法保障下在南方各州延续,这同美国立国的人权平等原则完全相悖。
由于南北方经济体制的矛盾以及林肯总统有意废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这场战争以美国维护统一而告结束,美国也因此实现废奴。但美国在建国后将近90年的历史中仍允许局部奴隶制,匪夷所思。即使现已废奴,美国的人权平等理想仍是一个渐进过程。
因此,美国的崛起并不那么包容。它对外与英国、西班牙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武力竞争,要求的是他国对美国崛起的包容。对内,美国则长期延续歧视制度,尽管它在1776年的《独立宣言》中早已载有“人生而平等”的箴言。美国较大规模地改进人权,恐怕还是在最近四五十年的事。
美国崛起:从地区迈向世界的故事
“五月花号”船民来自欧洲,他们起初还怀抱对英国国君的敬重,愿为英王陛下交税。即使因抗拒恶暴而独立,美国也不愿卷入欧洲的政治纷争。
但美国的孤立主义对其周边利益并不有利,因此门罗总统于1823年发表宣言,提出“门罗主义”,即美国无意干涉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以及它们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但欧洲列强不应扩大对美洲的殖民,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不然,美国将视其行为具有敌意。
门罗主义既是美国的对欧中立主义,也是它对美洲的地区干涉主义。门罗主义是美国版的周边战略,浸润着美国对其拉美关系的利益与价值逻辑。从此开始,美国将周边纳入势力范围,为日后全面介入世界事务做出了铺垫。
20世纪初,美国提出了对华“门户开放”,其孤立主义开始向国际介入转型。美国随后交替采取“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更为强势。其时,美国已初步完成工业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威尔逊总统于1918年发表了“十四点计划”,提出重建国际秩序,美国开始描绘它的世界宏图。
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从世界大国崛起为超级大国。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其本土在两次大战中均免遭战祸。美国在一战中曾向交战双方提供装备与贷款,因此赚取380亿美元。
战后,美国依靠其黄金储备恢复金本位制,奠定了美元的世界地位。美国在二战中固然为国际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收获更多。二战期间,美国经济翻了一番,一举成为超级大国。
上述总结的,地理、移民、思想与制度方面的因素,以及扩张掠夺和全球化过程,是美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的地理和移民带来的进步思想因素,为当今其他国家所无法复制。
美国以及一切其他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国家的扩张掠夺,已为美国等国家在二战后期所确立的《联合国宪章》所不容。尽管当今世界还经常有违反《联合国宪章》的现象,但要通过违反《联合国宪章》崛起为新的世界大国,则完全没有可能。
因此,各国能从美国崛起中吸取的经验,恐怕只剩制度进步、国际合作等内容了。
(作者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01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评论 352“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评论 151“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评论 253美国扛不住了才打贸易战,但药不对症会治死 评论 126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