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岳谦:不团结是国民党的特质,团结是它的变异
关键字: 韩国瑜选举郭台铭落败台湾国民党台湾民进党蔡英文台独观察者网:有声音认为韩国瑜是利用所谓的“总统”之便为高雄谋利益,韩国瑜也说以后一半时间在高雄上班。您认为他应如何平衡高雄市长和参选人甚至以后台湾地区领导人之间的角色冲突?
赖岳谦:台湾才3.6万平方公里,南北才450公里,高铁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观察者网:您是认为这办公地点的选择、距离的远近未来不会影响韩国瑜的工作或执政?
赖岳谦:这根本不是问题。台湾最大的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也就是长期以来重北轻南,这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结果。
台湾从农业经济发展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当发展到重工业时,高雄成为“日区”,当时几乎所有重工业都放在高雄,所以那时台湾经济重南轻北。后来发展高技术含量产业,需要非常顶尖的大专院校的人才供应,而台湾北部的新竹有“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其再往北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有台北科大、台湾科大、台湾大学,因此新竹成为科学重镇。台南、高雄也有科学园区,但很难发展,就是因为南部没有这么多的大学聚落群。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导致南部经济相对越来越薄弱。接着台湾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优先在大城市发展,所以高雄更加衰败。这是台湾区域发展的一个过程。
现在高雄要考虑经济转型问题。高雄是不可能继续走重工业道路了,而要发展高技术产业,得考虑有没足够的人才供应,要发展服务业,也要看本身城市聚落群够不够大。所以对于高雄而言,若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跟大陆联通,让大陆更多的人才愿意到高雄来;同时,高雄要跟台南、屏东通过区域间的路网建构联动中心,从而形成城市聚落群,这样高雄的服务业才能发展起来。高雄要完全开放,吸引外资,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如果韩国瑜当选台湾最高领导人,对高雄只有利没有害,因为台湾最高领导人可以动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上的资源来建设高雄。如发展所谓的空港一体化和自由经济贸易区,这点是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才能做到的。
所以我觉得韩国瑜的这一动作是正确的,让高雄人感受到,如果他仅当高雄市市长,受制于民进党,那高雄真的很难一展长才;而让他当选最高政治领导人,他就能协助高雄,带动整个区域繁荣起来。
台湾岛(图截自谷歌地图)
观察者网:若以后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韩国瑜这么照顾高雄,难保其他地方民众不会有意见。
赖岳谦: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台北的资源已经够多了。台湾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长期浪费,政治人物长期在做虚工,如放烟火、办晚会,不务实,所以台湾虚耗过去了。但是如果你实实在在地做事情,把高雄、台南发展起来,原来在台北工作的高雄人或台南人可能就愿意返乡就业,台北的压力就会减轻,房地产的压力也会相应减少。待高雄繁荣起来,台湾就会形成台中、高雄、台北三个城市聚落群。用四年的力量先把高雄做起来,再用第二任的时间去做台中,这样说服力就大了。
观察者网:在初选民调之前,各家民调显示韩国瑜与郭台铭的差距不超过10%,但在最后关头韩国瑜以17%的差距打败了郭台铭。为什么突然间差这么多?
赖岳谦:之前民调的可信度一直很低,民调满天飞,但大部分是假民调。我记得民调启动当晚,我在《新闻深喉咙》做节目,那时是现场直播。我说“韩国瑜会胜郭台铭,而且会大胜,估计大两位数”,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
国民党2020初选民调(图/凤凰新闻)
通常在观察民调的时候,我们会先看在变数发生前,选举人的稳定度有多少。韩国瑜从“九合一”之后开始有意向参选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以来,他的民调支持度大概维持在三成左右,这代表他的支持者已经固化——支持者不太容易再转为支持他人。而郭台铭,我很早以前就分析过,他宣布参选的第一天就是民调最高的那天,之后会递减。很多人不相信,因为他们认为郭台铭可以通过文宣团队的操作继续提高支持率。然而,郭台铭的特质决定了他未来的民调走向。
“黑手”出身(注:底层打工者)的人成为台湾首富,这经历赋予了郭台铭相对传奇的色彩;而之前和大众保持远距离,这神秘感也为他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可是当他进入选战,和记者直接面对面接触,他就成为了“凡人”。当他成为“凡人”,他的距离感没有了,神秘色彩褪去了,富豪的权威感也在逐渐消失,民调支持度只会越来越低。
而且,郭台铭的文宣跟他的人格特质刚好是相反的。他的文宣团队把他包装成温文儒雅的形象,但实际上郭台铭直接跟记者接触的时候,讲话条理不清楚,立面表达不完整,而且还容易动怒发脾气。这样一个反差就使得他的广告宣传效果一路递减,而且与事实相悖的广告宣传更是凸显郭台铭这人的糟糕特质。所以,郭台铭的支持度会从一开始就往下走。
再加上做民调时,因很多绿营的人觉得“这关我什么事”,拒绝回答,所以来自绿营的有效问卷较少,韩国瑜、郭台铭、朱立伦三人的绿营得票数几乎一样,介于15%~17%之间。而来自蓝营的有效问卷相对居多,且韩国瑜在“九合一”选举及造势过程中呈现出良好的特质,所以蓝营对韩国瑜的支持度高,对郭台铭的支持度较低,朱立伦的更低——朱立伦的“换柱”风波深深地伤害了正蓝的人。从这角度来看,很早以前就可以推断出两位民调会相差两位数。
- 原标题:赖岳谦:不团结是国民党的特质,团结是它的变异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9-07-24 08:31:37
-
夫妇举债近百万非法代孕生下龙凤胎 中介突加价40万
2019-07-24 08:17 -
史上最全雪山标注图走红,一图标注840座山峰
2019-07-24 08:13 -
租客母亲暂住被要求搬离,自如:不允许40岁以上同住
2019-07-24 07:51 -
盗挖东周古墓,六“摸金校尉”刚打出盗洞就被抓
2019-07-24 07:46 依法治国 -
38国支持中国新疆政策,西方又“开脑洞”找补
2019-07-24 07:44 边疆战略 -
衡阳警察夫妇打人事件:被打者曾亲女童脸,且先动手
2019-07-24 07:42 -
国际泳联警告斯科特和孙杨
2019-07-24 07:31 孙杨 -
孙宇晨已被边控?回应来了
2019-07-24 07:23 疯狂比特币 -
贵州水城发生山体滑坡 21幢房屋被埋
2019-07-24 07:06 -
一些拥有外国国籍的维吾尔族人自称受到威胁?外交部回应
2019-07-23 23:36 中国外交 -
香港示威有200万人参加?我提醒你,中国有14亿人
2019-07-23 23:35 中国外交 -
摩天轮、写字楼、汽车工厂……上海经济风向,藏在这些细节中
2019-07-23 22:09 上海观察 -
无畏、定力、韧劲,上海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2019-07-23 21:54 上海观察 -
华春莹:还记得蓬佩奥公开宣称“我们撒谎”吗?
2019-07-23 20:54 美国政治 -
李克强在上海考察:用大数据进一步利企便民
2019-07-23 19:58 上海自贸区 -
舞台摔倒 “歌王”韩磊这操作绝了…
2019-07-23 19:43 明星那点事儿 -
-
视频|航拍上海丨又美又燃!这样的闵行你不一定见过
2019-07-23 18:37 航拍上海 -
华春莹反问香港记者:英国殖民时期有上街游行的自由吗?
2019-07-23 17:57 香港 -
刘军川履新国台办副主任 从事对台工作长达26年
2019-07-23 17:41
相关推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