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帆:这届中欧峰会,或许传递给美国一个信息
关键字: 欧洲美国中欧关系中欧合作中欧峰会李克强【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孔帆】
2019中欧峰会之前,欧洲媒体一边倒地预测:峰会可能不会发表联合声明,德媒“明镜在线”甚至用了“注定不成”的字眼;欧洲专家们也表达了悲观的论调,他们认为对中国“提要求”的时机并不恰当。
与其说欧洲人悲观,不如说他们在担忧;相对于中国,欧盟更加担心联合声明“难产”。
《明镜》周刊在峰会之前分析道,一旦联合声明难产,对于欧盟而言也是一次外交挫折。该报认为,布鲁塞尔方面希望向美国政府表明,想要寻求中国“让步”,并非必须通过贸易战,而是还能坐下来依据国际规则文书进行谈判;如果一旦中欧双方此次未能达成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会认为,谈判纯属扯淡,必须使用强硬手段。
其实,欧盟的担忧纯属“杞人忧天”。习近平主席刚刚访问过欧洲,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中欧领导人会晤只是延续习近平访欧成果,不太可能有别的意外。
4月9日,中国总理李克强、欧委会主席容克(左)、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右)在布鲁塞尔共同主持第二十一次中欧峰会,并在峰会后共同会见记者。(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胡旭东 摄)
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为国外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都是计划之中的;中国掌握着节奏,推动自身的改革,也在影响着世界。欧洲人一时还跟不上这个节奏,紧张也可以理解。
有学者分析,由于中美贸易谈判进入冲刺,欧洲势必担心中美达成协议后牺牲欧洲利益,因此希望抢先在市场准入等问题上获中国承诺,为欧洲企业争取更好的在华投资环境。这也是欧盟紧张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中欧存在分歧不足为奇,但双方关系的主流是不断扩大合作,而不是纠结于分歧。中国已经不纠结了,但是,欧洲人还是很茫然。
欧盟也没办法不茫然,在美国单边主义冲击和中国“一带一路”利好的双重“压力”之下,欧盟数月以来一直在寻求重新平衡与中国的外交及贸易关系。
就在前几天,特朗普威胁要额外加征110亿美元的关税,以此回应欧洲对空客(Airbus)的补贴。“欧盟多年来一直在贸易上占美国的便宜。很快就会收手了!”特朗普发推称。
中国则在努力吸引欧洲企业,无论是在投资还是贸易方面,即便最近发生了冲突。“中国用蜂蜜,美国却用醋,美国正在把欧洲推到中国一边。”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法国分析师埃斯堡说。
欧盟3月12日发表十点计划,点名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是合作者同时是对手,还把中国称为“系统性竞争对手”。然而在联合声明中,根本没再提这回事儿,好像根本没发生过。
李克强和图斯克合影后向记者们招手示意。(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张乔楠 摄)
位于布鲁塞尔的俄罗斯、欧洲和亚洲研究中心(Centre for Russia Europe Asia Studies)主任特丽莎·法伦(Theresa Fallon)表示,如果中国现在是一个“系统性竞争对手”,那么联合声明并没有反映这种新观点,而是试图保持一种伙伴关系的感觉。
她说,联合声明“也凸显了欧盟在同中国打交道时更青睐对话与合作,这与特朗普总统更为自信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瑞士《新苏黎世报》认为,同特朗普不同的是,欧盟更注重同中国开展“对话”,而不是一味“对抗”。显然欧盟因此获得了“成功”。
一些欧洲专家也认为,这次联合声明向美国传达的信息,或许已经超过了声明本身的内容。
华盛顿和布鲁塞尔与中国有着相近的目标。但特朗普一直倾向于努力与中国单方面达成协议,而欧洲人认为这会破坏世贸组织——中国至少承诺了要遵守它的规则。
中国还强调其可与欧洲在特朗普反对的议题上达成一致。其中包括气候变化,以及对特朗普所放弃的伊朗核协议的承诺。
这种关系对布鲁塞尔和北京都至关重要,而且蜂蜜让人难以抗拒。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分析师埃斯堡认为,在美中贸易谈判的进程中,欧洲可能会被甩在一边。这才是欧盟最大的担忧。
欧盟另一个担心是,中国总理李克强只是路过“中欧峰会”,随后克罗地亚的“16+1 峰会”才是重点。中国同16个中东欧国家举行的这一峰会,长期以来一直令欧盟感到不安。
李克强做出了回应,他在德国《商报》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中国支持欧洲的一体化,16+1峰会只是对中国欧盟关系的一种补充。
《德国之声》这样说,尽管分歧明显,但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的交流显然要比中美之间的沟通文明得多。中欧双方每天的交易额就高达10亿欧元,足见双方的相互依赖度是多么的高。布鲁塞尔欧中对话期间,欧盟外交事务专员莫加利尼(Federica Mogherini)也出席了讨论。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包括委内瑞拉局势和朝鲜的核武计划。中欧双方达成的一项共识是,虽然美国宣布退出,但同伊朗签署的核协定必须予以维持。
2018年,中国是欧盟的第一大进口国,也是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国。如今,中国明确了与欧洲达成协议的时间表,这表示的是来自北京的确定性。这对于处于迷茫期的欧盟来说是有必要的。
4月10日,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在索邦大学举办了其成立40周年的论坛。在这个论坛上,主题是中美竞争之下的欧洲,位居高堂之上的专家们,谈论的依然是冷战思维与“欧洲中心论”。前欧洲议员、现国会议员布朗热(Jean-Louis Bourlanges)实在看不下去了,拍案而起,他问了三个问题:欧洲是谁?欧洲该干什么?我们该怎么干?整个会场迎来第一次掌声雷动。
我们知道,以往欧盟是一个美国的跟随者,结果,美国正在剥离与欧盟的关系,而在这个阶段,中国又异军突起。这是一个以往不曾出现的、全新格局。欧盟需要正视美国和中国的角色,它如何看待自己的“老大”美国?它又该如何看待或者说与一个不同于自己价值观、意识形态、经济体制的中国合作?
当容克强调中美欧是全球的重要力量、欧盟强调要维护“多边主义”时,它更要回答自己在美中面前是什么样的存在。它该拿什么来与中美“平起平坐”?在这个格局中,欧盟到底处于何种地位?
在习近平和李克强访问之前,欧盟出现的各种杂音都是这些疑问的表现。这是欧洲在调试与美国关系、中国关系以及世界关系时出现的自然反应,期间出现的反复、自相矛盾也是难以避免的。对于北京来说,继续对欧洲发力,让欧洲从与中国合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杂音等自然也会随着事态的发展逐渐消失。
正如布朗热所言,对与欧洲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问问自己:在当下的全球经济格局里,自己是谁?自己又会扮演何种角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最后更新: 2019-04-11 08:43:47
-
声称“议员比灾区重建更重要”,日本奥运大臣辞职
2019-04-11 07:50 日本 -
英国脱欧拖至10月底
2019-04-11 07:08 -
中国赛车首拿世界顶级冠军,外国车手这个动作被酸了
2019-04-10 22:02 汽车工业 -
土耳其外长:如美国不给F-35,我们可选苏-35和苏-57
2019-04-10 21:58 奥斯曼之春 -
法国财长:波音空客补贴之争毫无意义,只会让中国受益
2019-04-10 20:23 航空安全 -
美日打捞F-35A,美媒咋呼:被中俄先找到就麻烦了
2019-04-10 19:57 日本 -
印度大选活动5人被炸死,莫迪发推谴责“毛派”
2019-04-10 19:46 龙象之间 -
美华裔议员播放黑人保守派“洗白”希特勒视频,引爆油管
2019-04-10 18:21 美国政治 -
柬埔寨输华香蕉要来了
2019-04-10 17:48 -
澳方强制企业留后门,中方“补刀”
2019-04-10 17:38 中国外交 -
美主持人听到“中国”就插话,普京:给我忍着
2019-04-10 17:14 普京 -
这大概就是“注入灵魂”的意思吧...
2019-04-10 17:08 观网看片 -
急吼吼地“冲”到德国,结果…
2019-04-10 17:08 不列颠 -
网红议长亲自讲解:如何正确使用“Order”
2019-04-10 17:08 观网看片 -
李克强: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在等待着各位
2019-04-10 16:54 中国外交 -
美国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央行?
2019-04-10 16:18 美国经济 -
“在印度,如果你想杀死一个人,就送他去公立医院...”
2019-04-10 14:07 印度惊奇 -
丑闻缠身,内塔尼亚胡仍锁定连任
2019-04-10 14:04 巴以恩仇录 -
给黑色小鸭巧克力取名“Ugly”,英国超市被批种族歧视
2019-04-10 14:00 不列颠 -
小偷刑满释放,几分钟后在监狱停车场偷窃被捕
2019-04-10 13:37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08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15“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95“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中国消费者:影响不大,没美国货,买国货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