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三星、英特尔转向GAA FinFET步入历史终结?
【文/科工力量 柳叶刀】
在去年的2019年度“三星晶圆代工论坛(Samsung Foundry Forum)”会议上,三星宣布了3nm工艺,明确会放弃FinFET晶体管,转向GAA环绕栅极晶体管技术。如今又有消息披露,英特尔在5nm节点将会放弃FinFET,也要转向GAA。三家晶圆代工巨头中已经有两家改变风向,虽然台积电在其3nm工艺细节上还是秘而不宣,但放弃FinFET工艺似乎也已无悬念。
从平面MOSFET到FinFET 一切都为高集成度芯片
登上舞台不到十年,如今FinFET却又要黯然退场,强留似乎已经不可能。但是在市场的需求、技术的进步的大潮之下,从平面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效应晶体管),到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再到接下来GAA(环绕栅极),一切工艺都是为更高集成度的芯片服务。
自平面MOSFET器件工艺诞生后,特征尺寸就在不停地缩小,按照摩尔定律的描述,集成度几乎是18个月翻一番。尺寸的缩小不但降低了单个晶体管的成本,还可以增加晶体管的开关速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多媒体PC,本世纪初的互联网PC,到2010年代的智能移动设备,这一系列新应用市场的打开与处理器芯片性能提升密切相关。
在晶体管特征尺寸微缩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各种困难,但是通过将铝互联改成铜互联,在栅极加入High-k材料、引入Stress engineering等方法都可以在不改变平面器件工艺的情况下把尺寸做小。
但是当栅极长度逼近20nm门槛时,对电流的控制能力急剧下降,漏电率也在升高,传统的平面MOSFET看似走到了尽头,材料的改变也无法解决问题。
这时候,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胡正明教授给出了新的设计方案,也就是FinFET晶体管。在FinFET中,沟道不再是二维的,而是三维的“鳍(Fin)”形状,而栅极则是三维围绕着“鳍”,这就大大增加了栅极对于沟道的控制能力,从而解决漏电问题。
胡正明在2001年在学界正式提出FinFET方案,但是真正的被商业落实还要等到十年以后。英特尔在FinFET工艺上率先出手,在2011年推出商业化的FinFET工艺技术,之后台积电也迅速跟进,在16nm节点中使用了FinFET。从16/14nm开始,FinFET成为了半导体器件的主流选择。
不过,胡正明当初还提出了另一种方案,基于SOI的超博绝缘层上硅体技术FD-SOI(完全耗尽型绝缘硅)晶体管技术。该工艺在制成的芯片在物联网、汽车、网络基础设施、消费类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三星、格芯、IBM、ST也一直力推,但相较于FinFET工艺,FD-SOI一直在二线徘徊。另外,业内专家也指出,由于其衬底成本高,越往上走的尺寸越难以做小,最高水平最多走到12nm,后续难以为继。
荣光不到十年 FinFET的替代者出现
自英特尔2011年商业化FinFET工艺技术后,FinFET体系结构也在持续进行改进,以提高性能并减小面积。但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新应用层出不穷,对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到了5nm节点后,虽然已经使用上了EUV光刻技术,但是基于FinFET结构进行的芯片尺寸的缩小,就变得更加困难。FinFET工艺制造、研发成本也越来越高,即使在7nm、5nm仍能坚持,但是再往前似乎已经是力不从心。
图自《IEEE SPECTRUM》官网
市场对于高性能芯片的渴望不断推动技术的演进,在人们为3nm节点工艺担忧的时候,新的环绕栅极(GAA)器件出现了。与FinFET工艺中的立体沟道三面都被栅极围绕不同,到了GAA,沟道由纳米线(nanowire)构成,其四面都被栅极围绕,从而再度增强栅极对沟道的控制能力,有效减少漏电。
三大晶圆代工巨头开始转向 FinFET的退出3nm节点难挽回
在GAA工艺上,三星算是手疾眼快,抢先在英特尔、台积电之前率先接棒。2018年三星公布了被称为多沟道FET(multi-bridge-channel FET,MBCFET)的环绕栅极工艺,事实上多年之前就开始了研发。在2017年的VLSL technology symposium会议上,IBM就发表了与三星和Global Foundries合作研发5nm GAA晶体管。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柳叶刀 
-
全球组网收官之战!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运抵发射场
2020-04-06 15:49 北斗照耀 -
我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进展提速
2020-04-05 20:20 大国工匠 -
放大招!多项政策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
2020-04-04 21:24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李兰娟团队: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阻断新冠细胞因子风暴
2020-04-02 13: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抽成30%的“苹果税”首次部分取消
2020-04-02 13:47 苹果新“品” -
境外收入占4成半,雷军发信称疫情不会毁灭市场机遇
2020-04-01 09:37 手机 -
疫情未过就打华为主意,背后是美国“霸权失灵”
2020-03-31 17:10 -
华为第二款5G芯片亮相,荣耀30S首发
2020-03-31 09:23 手机 -
小米realme等呼吁印政府维持手机交付:属生活必需品
2020-03-30 16:04 手机 -
一只口罩告诉你,为什么欧美要求助中国?
2020-03-30 07: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苹果中国官网AirPods Pro发货时间缩短至2-4日
2020-03-26 15:23 苹果新“品” -
松下、三星、LG等相继关闭在美电池厂
2020-03-26 12:10 TMT观察 -
疫情推动新基建发展,但这是个“细致活儿”
2020-03-25 07:14 -
165天后,苹果市值跌破万亿美元
2020-03-24 12:40 TMT观察 -
三星最大手机工厂在印停产,年产能1.2亿台
2020-03-23 11:09 手机 -
抢发彩色版后,讯飞黑白电纸书定价“瞄准”行业龙头
2020-03-23 10:04 TMT观察 -
长七改型发射失利: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2020-03-22 09:20 -
供应链复工率超8成,小米透露新5G手机“产能全开”
2020-03-20 10:03 手机 -
利托那韦临床试验结果出炉:疗效不显著、副作用更常见
2020-03-20 08:22 -
苹果悄悄上线2款新品,无新iPhone
2020-03-19 11:14 TMT观察
相关推荐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48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198“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59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
自民党高官自夸:中国要“补缺”,日本能帮美国
-
“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将胜选”
-
泽连斯基承认:我们干的
-
为躲避胡塞武装攻击,美航母一架F-18坠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