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应看清基本事实与唱衰之词
关键字: 中国经济中国股市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增长率【近来,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频频见诸媒体,诬称中国经济“硬着陆几乎不可避免”。毋庸讳言,正在转型的中国经济有它的难题,中国正努力以自己的方式破解这些难题。工业增长回落确实会影响到经济增速,但这恰恰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经常在中国农村调研的美国经济学家斯科特·罗斯高说过:“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人的勤奋和中国农民的智慧,感受到他们对家庭的爱和努力。中国经济的繁荣不是仅仅依靠外界的机遇所成就,当然也不会仅仅因为外界的唱空而颓败。”只有对中国经济有全局性的理解才能深刻洞悉中国经济目前所处阶段的历史意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柯成兴教授特赐稿观察者网,分析了此轮唱衰中国经济背后的动因,并从经济制度、股市、人民币汇率等角度表达了他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原文为英文,观察者网马力全文翻译。】
30年来,许多世界上最具洞见的观察家从未停止做出这样的预测:中国经济行将崩溃。但这些预测从未成为现实。中国经济始终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在此期间中国已经有6亿人摆脱贫困。35年前,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300美元(只有美国人均GDP的2%),有近8亿人口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而今天,中国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拥有的超级富豪数量比任何国家都要多。
过去的35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奇迹
但是“中国崩溃论”仍在继续,2016年的第一周,警报不时传来。伦敦一位颇有声望的金融分析师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看起来,中国在2016年会成为每个人的噩梦。”
预测中国经济崩溃是基于下面两个理由。
中国的经济体系具有独特性
首先,长久以来人们持有一种看法,中国的经济体系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具有独特性。中国实行了一种带有一定政治控制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而很多观察家认为这种经济体制与可持续增长是相悖的,他们认为这种混合式的经济体制也许曾经有效,所以过去几十年里人们还可以为之争论,但从逻辑来看,这种体制将难以为继。
某些观察家极端地认为只有自由民主制度才是解决人类历史上基本问题的良方,这其实是一种被夸大的假设。他们认为威权资本主义(形容新加坡的典型用词)也许可以一时得势,但无法长久。
在他们眼中,每一次中国经济的波动都可作为中国内在矛盾的证据。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上,这些专家喜欢将中国领导人对市场的控制倾向与市场需要自我监管和自由的现实放在一起对比。
在合理范围内的个人自由是现代性的一项杰出成就。尽管如此,暂且不谈自由给个人所带来的好处,若说一个国家只因其公民具有所谓的“自由”就可以表现良好,这既没有数据支持也没有经验支持。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并不支持自由化的政治一定能增加人民福利这一点。温斯顿•邱吉尔曾幽默地说:“民主制度虽然最差,但其它的制度还不如它呢”。门肯对此指出:“民主制度是在个人独立思考缺位的情况下对集体决策的可怜信任。”按照逻辑分析,门肯的说法是令人信服的。
是否有经验证据呢?一般来说,无论政府与市场处于怎样的关系中,这并不妨碍这个社会取得成就。新加坡就将政治干预与自由市场结合在一起,从一个贫穷且资源匮乏的英国殖民地发展成为一个人均收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经济体。而且,从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采用过极端的原教旨主义市场经济,允许金融市场完全自由和自我监管,至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没有任何国家这样做过。
政治自由度对经济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一表述非常重要,但它也只是一个未经充分证实的假设,而远非事实。中国的发展之路就与之不符。在我看来,基于上面的表述来判断中国经济行将失败就不能说是科学的,而是一种偏见。
中国经济减速和近期的危机
在很多观察家看来,预测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第二个理由就是中国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周期,这在2016年的第一周就有所体现。
中国金融市场在去年夏天波动之后,监管者宣布2016年起将引入熔断机制。市场波动超过5%就停止交易15分钟,波动超过7%,当天就暂停交易。但令监管者尴尬的是,这一机制施行首日的下午1点,市场就被该机制关闭。仅仅3天之后,1月7日星期四,市场再一次被迫提前关门,而且是在早上刚刚开市29分钟之后。
另外两个因素也加剧了人们的不安。2015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了1080亿美元,这一年也是中国第一次经历外汇储备下降。外汇储备比2014年的顶峰已经减少了17%,只有3.33万亿美元:原因在于中国在利用这些外汇储备保卫自己的货币。即便如此,2015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6%,这显示出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缺乏信心。
观察家们另一个担心的对象是中国日益减速的经济。虽然与昔日两位数的增长率相差甚远,但中国的GDP被广泛期待可以达到6.9%的增长(实际上,2015年中国GDP增长率恰好是6.9%)。虽然这个数字在其他大型经济体看来已经非常令人羡慕,但却是25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最低值。
这些信号迅速让很多观察家更加担忧。考虑到中国自1990年起制定的非常自信的经济政策,为何会有如今的失误?是习近平为了巩固权力而疏忽了经济工作吗?是中国重回毛时代的意识形态至上了吗?中国经济现在已经颇为现代化,不再是个农业社会,为了城市化进程顺利进行,其决策机制设计是否有问题呢?现在中国经济需要迅速从低附加值制造业转型为高科技、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从以投资、出口为导向转为以国内消费为导向,中国的决策者是否可靠、是否能胜任如此艰难的工作呢?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想得挺美:收中国的钱,反哺美国“冠军” 评论 165多家美企施压中国供应商降价,“中方不会容忍” 评论 360升级!美防长撂狠话,胡塞:瞄准所有美军舰只 评论 210国安部曝光4名“台独”网军分子 评论 464“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美国要鸡蛋,欧洲国家不肯给:我们自己也不够
-
想得挺美:收中国的钱,反哺美国“冠军”
-
“特朗普苦了美股,反倒美了中欧”
-
“欧盟关税下,欧洲车企与中国走得更近了”
-
菲总统亲姐姐有不同意见:参院将调查杜特尔特被捕
-
多家美企施压中国供应商降价,“中方不会容忍”
-
“我和普京约好时间了,要谈发电厂和资产分割”
-
“什么时候了还在指望美国,痴心妄想!”
-
“出差”8天,“加班”9个月,终于看到了回地球的曙光
-
升级!美防长撂狠话,胡塞:瞄准所有美军舰只
-
中国顶尖人才来自美国?斯坦福博士“真相”了
-
莫迪对华最新表态
-
“民主党支持率跌至历史新低”
-
香港《大公报》再发文:饮水思源有担当,背靠祖国谋发展
-
美方直说了:做好“割地”准备吧,加入北约也没戏
-
怕美国针对,法国总理“窝里横”:欧盟这么搞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