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阳:昂山素季的艰难选择:女皇?太后?
关键字: 昂山素季缅甸大选昂山素季选总统英迪拉甘地索尼娅甘地“太后”的怀柔远人
其实,相比英迪拉·甘地的刚猛有余,昂山素季与索尼娅·甘地的温柔“政治女强人”形象呈现出更多的相似性。索尼娅·甘地生来便具有成为“太后”的一切必备要素。首先,身为甘地家族第一遗孀的她,悲情感染力爆表。印度流传着一个笑话,如果一根电线杆子姓甘地,那就会有人来为这跟杆子投票,足见甘地家族在投票号召力上不可低估的能量。树大好乘凉,索尼娅·甘地依凭祖上功绩便可轻易出马。再加上丈夫拉吉夫·甘地遇刺,悲情牌一亮,无疑是锦上添花。
其次,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华丽登场和浴火重生的不俗战绩。丈夫死后,索尼娅·甘地一直隐忍不发,拒绝国大党元老的征召,顺利营造出“是党需要索尼娅·甘地,不是索尼娅·甘地需要党”的政治氛围,随后火箭坐上国大党主席宝座(要知道,索尼娅·甘地1997年才入党,第二年便荣升党主席)。人民党显然轻视了这个政治新手,结果索尼娅·甘地奇迹般地连续翻盘,率领国大党赢得两届政府控制权。
最后,是被恶婆婆虐出的成熟稳重、以退为进、精打细算的政治权谋。甘地家的恶婆婆名声远播早就成了政坛笑话。英迪拉·甘地内敛顽固、大权独揽,对于这个外国媳妇,她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起初,英迪拉并未打算将大位传给长子拉吉夫,但无奈钦定接班人——幼子桑贾伊英年早逝,她便立即缓和与拉吉夫的龃龉。在英迪拉·甘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变脸中,索尼娅磨练出一套对付这种反复无常政客的手段。无怪乎,当国大党胜选即将上台,有人不顾索尼娅辅选之功而放出“国籍问题”卡位时,索尼娅应付得潇洒自如。不仅保住了主席之位还卸了责:日后如果国大党败选,罪不在我,主要在于前台的那个“总理”绩效不佳。当然,原则问题上,索尼娅是绝不妥协的:我家的儿子必须接班!
索尼娅·甘地(资料图)
原籍为意大利的索尼娅·甘地可以为儿子铺路,但国籍问题却卡住了昂山素季,她的英国儿子不可能作为自己的接班人。退一万步讲,即便昂山素季倾向当“太后”,但缺乏一个听话和堪用的傀儡,从台面上来看:自己亲近的人不是外国人,就是年龄偏大者,且又无治国经验;底下的年轻人又威信不足;军方的人既不会很听话也不可靠。这方面,索尼娅·甘地就可以幸运地选择一个年纪老迈(绝对不可能和自己儿子争位)同时有一定政府管制经验的老人出来,而昂山素季手上却暂时没有这样的合适人选。
话说回来,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昂山素季所谓民主抗争的一面,却忽视了她的另一重身份——将军的女儿,正是这一点,才使得昂山素季拥有了堪与索尼娅·甘地匹敌的“柔性手腕”。从本质上来看,民盟包含有大量旧军人成分,知名的有前副总参谋长昂季、前国防部部长丁吴等人,这些旧军人本身就在军人集团中有很多战友故交。很大程度上,他们选择出走,源于对军人长期专权的不满以及同当政者政治理念的不合。不可否认的是,1962年发动军事政变的吴奈温与昂山素季的父亲本就是同事兼战友。奈温支持的苏貌在1988年发动政变并镇压军人集团出走人员组建的民盟时,很难对昂山将军的女儿下狠手。不论是从政治现实还是从个人情感考虑,贸然杀死国父之女都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
有学者曾经分析指出,从长期来看,昂山素季的女性特质和军人背景,有利于她招徕军人集团中意志不坚定者。果然,此前的吴瑞曼就被传出欲与昂山素季暗通款曲,结果遭到军方火速换马。不过,此番媒体传出昂山素季直接与军方讨价还价,似乎也更进一步验证了部分学者的判断:军方中许多人事实上已经在精神上投降了,昂山素季与军方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他们相信作为将军女儿的昂山素季不会清算他们。何况,从稳定政局和镇压反中央的地方实力派这一大局出发,她也会欣然愿意接受军方投诚——与吴瑞曼的交易就是明证。
综上可知,昂山素季当“女皇”有很大困难:缺少体制机制保障,不合军方部分人的心意,更不合法。当“太后”有先天缺陷:后继无人,缺乏傀儡。尽管她可以继续与军方协调并给予更多的政治保证和利益补偿,而法律问题可以利用“冻结条款”等办法来扫清障碍,但军方中的吴登盛、敏昂莱等人对于她釜底抽薪式的招降纳叛手段恐怕还是存有戒心,更何况丹瑞毕竟还在世,这些军方最上层人士既不舍得更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
昂山素季登上自己的政治顶峰,目前来看已经势不可挡,但如何才能方便地操控政权又避免重蹈英迪拉·甘地的覆辙,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缅甸也同样面临复杂的民族问题。英迪拉·甘地就是死于自己锡克教卫士之手,这样一个政治女强人居然阴沟里翻船,对于昂山素季来说,在冥冥之中似乎也是某种不祥预兆或警示,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缅甸的军事政变正是由民族问题这个导火索点燃的。
昂山素季的父亲若在天有灵,看着自己女儿登上权力巅峰时,或许也会发出一声不安的叹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冯雪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89“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30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96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17“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4最新闻 Hot
-
欧盟抱怨:谈了两小时,不知道美国要什么
-
隔空互怼,万斯批泽连斯基:荒谬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
“他俩激烈争吵,姆努钦还被拉出来鞭尸”
-
哈梅内伊表态
-
尴尬!万斯举起奖杯,底儿掉了......网友:美国制造?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特朗普,白日做梦”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