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延安、何建华:中美关系有时要学道德经所讲的“和光同尘”
最后更新: 2019-09-02 21:28:03何建华:现在国内一些研究者对美国未来发展有一些疑惑,一是美国还能否搞出像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这样的颠覆性技术,引领全人类发展,比如人工智能、5G、6G等概念;二是,现在美股指数将近二万七,但我们对美国经济也是雾里看花,有人认为美国经济空心化趋势是做虚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只是用美元霸主地位在全球进行财富再分配,还有人认为美国经济不大可能进入大衰退,到底怎样研判。
第三,现在特朗普政府在欧洲与俄罗斯,在中东跟伊朗,在东北亚挑朝韩日,在我们这边又是南海又是台海,近期又插手香港暴乱,这种将全世界搞乱的行为是为了什么目的?这就引出第四个问题,万一哪个地方失控发生局部战争,目前特朗普政府是否可以社会动员,组织一场区域战争?
居延安:我觉得这些问题还是受到了阴谋论的一些影响,过于简单化。首先,历史常常是偶然事件组成,很多事情是无法预估的,也不能预设,比如一战爆发,就是因为外部某个第三方因素阴差阳错地爆发,接着就像多米诺骨牌,这里稍微动一下,最终酿成一场大灾难。就这四个问题,我可以从整体上谈一谈美国情况。我认为,就国力而言,中国当下和美国还是有差距。我以个人经历为例,我一直在教育战线上,之前在中国的大学教书,后来又到美国大学教书,所以可以聊聊两国教育领域的状况。
这么多年下来,我觉得中美教育水平确实差得比较远。美国教育当然有很多弊病,或者说制度上的问题有待解决。我所任职的康州大学,学生一万多,在美国是“小大学”,假如康州四所州立大学合在一起,是一个系统,有5万多人。但我们学校教授不多,我们系是学校第三大系,但整个系才十几个全职教授,主修我们系课程的学生大概400名。但整个系的教授、工作人员对教育事业非常投入,无论是研究、写作还是上课。这方面美国比欧洲做得好,美国高校非常强调教师的上课要求,比如必须准时到,暑期班的课有10%的内容必须参与,否则就扣教师分数,而且老师非常关心学生的需求。教员的投入和敬业,在美国是普遍现象。但据我了解,这一点在国内高校可能做不到。
再者是教师的升迁。现在想在美国高校拿到一个教师职位是越来越难。比如,博士毕业后,至少需要辛苦奋斗六年,才有希望和学校签长期合同,成为终身教授,一般的结果就是,走一半留一半。所以最初六年里面,教员的那种用功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没有办法,自己的未来都在这里。
麻省理工大学/资料图
虽然人们总说美国资源丰富、体制运作良好,但美国最令人称奇的,还是它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这是我们目前没办法和它相比的。世界上前一百所最好的大学内,前十名、二十名、三十名,90%以上都是美国大学。像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研究基金,可能我们国内很多大学的基金加起来都没它多,哈佛大学的资金大概都用不完。相比之下,很过国内高校的日子仍旧紧巴巴,很多教师搞副业赚钱,这还怎么和它竞争。中国教育现状亟需改变。
我在美国大学待了30多年,学校规章体制,比如如何遴选教授等等,基本没有太大改变,非常稳定。这种体制化逐渐成一种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有好有坏,但相信这种集体无意识是好的,而且当这种体制内化到每个人的理念中时,就会产生巨大力量,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我刚到美国时,要给国内家里打电话,那是1990年代,长途话费很贵,一分钟一美金,那时我也没什么钱,一个月电话费可能就要五六百美元。其实我完全可以用学校电话打,每个教授的办公室都有电话,可以打国际长途,学校也没有明文规定怎么使用,这是给你的权益,但我一次也没有用。因为给家人打电话与学术无关,不能公私不分,这在美国是基本的道德底线。
类似这种情况,我们都要深入细致地观察研究。美国人才都在高校,而不是政府。
何建华:那您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居延安:中美就像一对夫妻,可能暂时吵架了,分居了,过一两年后又回来了。全世界都不希望中美决裂。但是,美国对一件事的心理准备是不足的,那就是中国今后GDP肯定会超过美国,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美国学界真正在做研究的人,应该有心理准备,但政客们即便知道这是迟早的事,为了得到选票,需要制造中国超过美国的紧张气氛。这是不可能不超过的。照中国目前势头发展下去,美国政客们心里明白得很,他知道遏制中国没有用的,但明知无用也要时不时搞点事。
观察者网:居老师,您刚提到中美关系恶化是全世界都不会容许的一件事,但我们最近也看到,美国有一部分政客或知识分子大谈中美脱钩,同时中国国内也有这样的争论,您对中美脱钩有什么看法?
居延安:起码从美国方面来看不可能。现在互联网把全球都连在一起了,中美两大经济体有许多互补的东西,为什么要脱钩?怎么脱钩?这种说法本身充满了情绪化的宣泄。中美脱钩的成本极其高,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
何建华:当今世界已经不是分散式的农耕时代,经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在朝着人工智能的智能社会进化,全球化联系日益紧密,谁也离不了谁。中美双方都应该突破这种想法,即便真想要这么做,从实际操作上来看也是难度很大的,是逆势而为。
观察者网:居老师,您刚才也提到美国大学的情况。最近,因为窃取知识产权问题,有个别美国学校可能是受到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比如说对中国留学生的审核变得更加严格,或是对已经在美学习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学生进行间谍指控等等,据您在美国的观察,类似事情有蔓延趋势吗?尤其您又是高校教授,一般美国高校对中国留学生的态度是否发生变化?
居延安:首先,窃取知识产权或技术是非常严重的事。美国出于自身利益或需求,会有相关的管控措施,这是正常的;换言之,中国也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就我所在的地区来看,学校没有什么特别举动,我也没有这种气氛肃杀的感觉。而且在美国特别强调,不能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来的学生、工作者有歧视,所以在对待留学生等问题上都会比较小心,当然我们也不能绝对保证,如果有某个大学校长或系主任失去了这种胸襟,也是有可能的。可能平时新闻上看到的主要还是单独事件,放在整个美国来看,并不是普遍性的事情。
本文为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印媒炒作中国电子侦察船进入印专属经济区
2019-09-02 18:01 印度惊奇 -
这些旧中国债券“值1万亿美元”,美方曾研究用于贸易战
2019-09-02 17:21 中美关系 -
一波音737飞机迫降格鲁吉亚,因电力设备问题
2019-09-02 16:48 航空安全 -
沙特联军空袭也门监狱,至少100死
2019-09-02 16:34 -
追平大西洋最强记录,5级飓风多里安逼近美国
2019-09-02 16:28 极端天气 -
波兰纪念二战不邀普京,俄批评:愚蠢且自卑
2019-09-02 15:47 -
霍顿丢了六位数代言
2019-09-02 15:25 -
退出中导条约后 美军加速高超音速导弹研发
2019-09-02 15:13 凉战 -
韩国人口将从2028年起负增长
2019-09-02 15:06 三八线之南 -
成都旅德大熊猫“梦梦”成功诞下一对双胞胎
2019-09-02 14:03 熊猫政治 -
留学生入境遭拒,美国人权组织不满
2019-09-02 11:30 美国一梦 -
美航延长737 MAX禁飞令至12月3日
2019-09-02 10:38 航空安全 -
金灿荣在人民日报撰文:理性看待中美经贸摩擦
2019-09-02 08:47 中美关系 -
二战爆发80周年,德国总统请求波兰原谅
2019-09-01 22:18 -
中美互征部分进口商品关税
2019-09-01 22:09 中美关系 -
伊朗部长晒完好卫星:早啊,特朗普
2019-09-01 19:36 伊朗局势 -
日本办非洲峰会暗指中国,与会首脑接连反驳
2019-09-01 17:44 日本 -
2996死!911恐袭主谋终于要受审了
2019-09-01 17:19 -
阿富汗移民在法国车站随机砍人,高喊“他们不读古兰经”
2019-09-01 16:28 法国见闻 -
这时候,韩国"催"美军基地赶紧搬家
2019-09-01 16:22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8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91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2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7“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