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人:英特尔出局、台积电三星独大,高端芯片制造更“贵”了
最后更新: 2021-02-07 10:49:59十年前,“定制硅产品”仍是一个不确定的命题。得益于摩尔定律(Moore 's law,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称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通用芯片”(对应“专用芯片”)的性能得到了迅速改善。今天,纳米级原件受基础物理的限制,摩尔定律被打破。研究公司Linley Group的负责人林利·格温纳普(Linley Gwennap)指出,现在晶体管数翻番的时间需要近三年,而且改进后的收益较过去也更少。
这使得通过调整设计来维持业绩增长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对纵向整合的大型公司而言。没有谁比苹果更清楚其芯片如何与iPhone的其他硬件和软件交互。云计算巨头拥有大量关于他们的硬件如何使用的数据,并可以调整他们的设计以相适应。
过去,自己设计芯片意味着自己制造芯片,但现在不一样了。如今,大多数设计者都将制造流程外包给台积电或美国GlobalFoundries等专业公司,消除了拥有工厂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了成本。大量的自动化工具使得芯片设计过程变得顺利。“这可不像在Etsy上设计一件定制t恤那么简单。”芯片行业分析机构Future Horizons的负责人马尔科姆·佩恩(Macolm Penn)称。不过,这也不是难出这个世界之外的事情。
虽然现在设计芯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但制造芯片却从未如此艰难。要跟上摩尔定律,即使其速度放慢了,也需要在芯片工厂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并且投资额还在不断上涨——这些工厂配备了超先进的设备:等离子蚀刻机、蒸汽沉积机以及180吨重、双层巴士大小的光刻机。芯片制造的资本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过之后,又开始回升(见图3)。可以绝对地说,高科技“晶圆厂”(芯片工厂)的成本一直在持续增长,而且看不到尽头。
图3 芯片行业资本支出在下降过后,再度开始回升。截图自《经济学人》数据来源:Future Horizons
今天最先进的技术是5纳米芯片(尽管“5纳米”不再像前几代技术那样指晶体管的实际尺寸)。三星和台积电都在2020年开始大量生产5纳米芯片,其“接班人”3纳米芯片将于2022年问世,而2纳米“接班人”将在几年后问世。
局外的英特尔
进入千禧之年,一家尖端工厂可能要花费10亿美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2011年的一份报告指出,一家先进晶圆厂的通常成本为30-40亿美元。最近,台积电2020年在台湾南部建成的3纳米制程工厂耗资195亿美元。台积电已经在考虑2纳米芯片,其耗费的投资肯定会更高。英特尔的步履蹒跚使其被孤立在10nm业务之中,其老板鲍勃·斯旺(Bob Swan)也因此丢了工作,其继任者帕特·格尔辛格(Pat Gelsinger)将需要决定公司是否要继续生产芯片。与台积电不同,英特尔也设计自己的芯片。潜在的新入围者面临着超高的门槛。每有一项技术进步,晶圆厂的经济效益就会将入围门槛推得更高。
并非所有的芯片制造都需要尖端的制造技术。汽车大多使用“老式愚钝”一些的半导体芯片。在场地宽敞的数据中心,微型化似乎也不是必须的。但有一点至关重要:有些运算只有最强大的芯片才能处理。
随着硅越来越普及于超级互联的“物联网”的中各种产品,从恒温器到拖拉机,对最强芯片的需求可能还会增长。在它们之中,台积电和三星的客户已经是大科技公司——苹果、亚马逊、谷歌、英伟达、高通(如果新闻报道属实,英特尔很快也会加入)的“座上宾”。随着汽车等产品变得更加电脑化和电动化,汽车使用的芯片也将变得更加先进。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已经在依靠台积电的7nm晶圆厂来生产自己的自动驾驶芯片。
由于三星和台积电都对对方保持警惕,亚洲纳米领域的“双头垄断”竞争仍然激烈。自2005年以来,这家台湾企业的营业利润率基本保持稳定,当时尚有15家公司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制造成本无情上涨的逻辑终点在于,在某个时候一家企业——很可能是台积电——可能会成为最后一家屹立不倒的先进晶圆厂。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多年来,科技公司的老板们大多无视了这个问题,并希望该问题自动消失。但这并没有发生。
而该行业日益增加的政治筹码加剧了这种担忧。作为对中国发动的经济战的一部分,美国一直试图阻止中国企业发展自行建造先进芯片工厂的能力。为了在2025年前实现关键技术的自给自足,中国已经把半导体放在其数十亿美元计划的核心位置——尤其是美国的制裁阻碍中国从外国进口芯片之后。
集中程度提高这一现状背后的结构性力量,将持续存在。美国担心失去最先进的芯片工厂,于是向台积电发放补贴,以换取其在亚利桑那州建设晶圆厂。三星可能会扩大自己在得克萨斯州的业务。另一套补贴和激励措施正在等待国会的拨款。欧盟在比利时和荷兰拥有大量的高科技设备,并且还想要更多。12月17日,欧盟成员国同意在新冠大流行之后投入数百亿美元的刺激资金,试图在2020年之前创建先进的芯片工厂。芯片行业的发展历史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投资金额只会变得越来越令人瞠目结舌。
(观察者网白紫文翻译自《经济学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白紫文 
-
哈啰出行回应今年赴美IPO:不予置评
2021-02-05 18:31 大公司 -
外媒:顺丰拟收购嘉里物流部分股权
2021-02-05 16:01 大公司 -
武汉经开智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助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2021-02-05 15:39 智慧武汉 -
快手上市首日市值秒破万亿,宿华称最在意的是人
2021-02-05 11:15 大公司 -
餐饮业联手外卖平台,盯上“原年人”的年夜饭
2021-02-04 18:35 大公司 -
响应就地过年,海底捞联合华为云推出异地云聚餐
2021-02-04 18:12 商业 -
影视业2020:万达电影巨亏60亿,芒果超媒一枝独秀
2021-02-04 17:48 大公司 -
《原神》悄然上架小米
2021-02-04 17:29 大公司 -
IPO在即,快手被指1.55亿个视频侵权
2021-02-04 15:05 大公司 -
互联网连发红包都在内卷
2021-02-04 14:45 商业 -
任正非就注册女儿商标向员工道歉:为防恶意抢注
2021-02-04 09:27 大公司 -
亚马逊换帅背后:贝佐斯退而不休,美科技巨头一把手纷纷换人
2021-02-03 17:30 大公司 -
阿里2021Q3财报:营收增长37%,月活达9.02亿
2021-02-03 11:45 大公司 -
腾讯回应被抖音起诉:恶意诬陷,将起诉字节跳动
2021-02-02 21:48 大公司 -
苏宁有货正式上线,定位“电商版零售云”
2021-02-02 17:12 大公司 -
2020年国内手机市场华为艰难夺冠,苹果取得两位数增长
2021-02-02 14:49 手机 -
京东物流回应本月赴港IPO:不予置评
2021-02-02 14:02 大公司 -
网易云音乐“内涵”酷狗抄袭:为山寨团队申请年终奖
2021-02-02 14:00 商业 -
充当输血“现金牛”,苏宁股价创七年新低
2021-01-29 18:53 大公司 -
360业绩预告:2020年净利润同比降44%-53%
2021-01-29 18:38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14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82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6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61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