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高官拿清洁能源政策渲染“中国威胁”,欧洲官员:美国言论不合时宜
-
柳白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更新: 2025-04-28 20:34:04【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清洁能源政策搞了个大清算,令自身“气候伪善”面目暴露无遗。就在近日英国主办的“国际能源安全峰会”上,美方代表又大吹合作逆风,甚至搬出所谓清洁能源政策对欧洲有害,使其易受中国“胁迫”的滑稽之言。
但此番上蹿下跳,只换回了尴尬的沉默。
美国“政客”政客新闻网4月25日报道直言,特朗普试图在清洁能源问题上离间中欧的努力失败了。尽管美方代表竭力兜售美国化石能源,还宣称中国从这种“错误的清洁能源政策”中获益,但欧洲国家政要纷纷表示,他们的未来不是用美国进口能源取代俄罗斯天然气,而是主要依靠清洁能源。这恰是美国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4月24日至25日,国际能源署在伦敦兰开斯特宫召开由英国政府主办的能源峰会,涵盖气候转型、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风险等议题。
欧洲政客们在会上确实对美国人说了一些客套话。比如英国首相斯塔默承认:“在未来几十年里,化石燃料仍将是我们能源组合的一部分。”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欧盟没有忘记在能源危机期间,当我们需要能源时,美国是如何立即提供能源的。”
然而,当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能源部代理助理部长汤米·乔伊斯发言时,他遭遇了尴尬的一幕。
4月24日,巴巴多斯的能源与商业发展部长丽莎·康明斯和乔伊斯出席会议。 路透社
乔伊斯告诉与会代表,清洁能源政策“有害且危险”,会让欧洲容易“向中国做出让步或受到中国的胁迫”。
他还称,鉴于中国在清洁能源供应链的很大一部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急于实现绿色转型意味着“把抽象的排放目标和对手的利益置于首位,而把我们民众的安全置于最后”。
这一番话,把与会者听沉默了。
一位当时在场的欧洲官员表示,这个“尴尬但反应一致”的时刻“很能说明问题”。
这位欧洲官员还透露,在4月25日的一场闭门会议中,美方代表再次试图传递信息,称美国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能源伙伴,并再次抨击中国。
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美国的发言基本被忽视了,被认为与会议的合作氛围格格不入。
针对乔伊斯的言论,英国能源大臣米利班德告诉“政客”新闻网:“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些讨论的总体基调表明了人们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向清洁能源转型。”
气候问题智库“能源与气候情报单位”主任皮特·查尔克利参加了首日会谈,他说:“这是意识形态与现实的对抗,而这次意识形态似乎异常沉默且不合时宜,从根本上偏离了重点。”
美国国务院前气候官员杰西·扬对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从根本上拆解美国政府在全球投射影响力的能力,这实际上会打击特朗普政府自身的目标,无论是在减少贸易失衡还是对抗中国方面。”
他补充说:“我们正破坏自己在许多其他重要伙伴和盟友那里的信誉。”
美国能源部未回应置评请求。当媒体要求采访乔伊斯时,他表示:“我不怎么与媒体交谈。”
报道称,欧洲人并非对中国主导清洁能源供应链视而不见,一些官员也认为过于依赖单一来源会造成“风险”。
只不过在英国和欧盟领导人看来,美国的化石燃料并非解决问题的答案。相反,他们更倾向于发展本土清洁技术产业,从而与中国竞争。
冯德莱恩说:“清洁、本土的可再生能源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直接韧性,还当然会刺激大量就业机会,推动我们经济内部的更多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此次峰会开幕前,英国《卫报》就在报道中披露,中方因日程冲突将不会出席本次峰会,这对英国来说是一个“打击”。特朗普政府将派遣一名否认气候变化的官员参会,试图借机阻碍能源转型并加强各国对美国油气资源的依赖。
有业内人士指出,令人非常失望的是,峰会邀请了全球化石能源巨头和主要产油国,却忽视了真正处于气候危机前沿的国家。还有行业组织创始人表示,中国的缺席对行业而言是一次重大挫折,但彰显中方不会屈从于特朗普政府阻碍进步的强硬手段。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拒绝参会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他们不会屈服于特朗普政府阻碍进步的强硬手段。”化石燃料不扩散条约倡议的创始人策波拉·伯曼说。
英国议会跨党派气候变化小组前负责人罗比·麦克弗森说:“摆脱化石燃料的转型需要所有排放国的参与。与中国合作对于确保采取保护地球、开启可再生能源时代的行动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不仅自身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引人瞩目,还向其他国家提供相关技术和服务,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而曾自诩环保倡导者的一些西方国家,却以环保为幌子挤压他国发展权益,醉心于地缘政治对抗。
眼下,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以燃煤为主的火电装机容量。
美国耶鲁大学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强国: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
这不仅意味着能源模式的革命,也意味着地缘政治平衡的转变。能源历来是全球力量的杠杆。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国,可能会产生深远的经济影响。当美国面临碳氢化合物生产停滞时,中国作为太阳能和核能超级大国的崛起重新定义了能源霸权的未来。在这一领域,中国占尽先机。
相较之下,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的第一个行政命令,就是优先释放美国的化石燃料生产,暂停联邦风能项目,冻结清洁能源项目的资金,同时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还有共和党人将气候问题“武器化”,力促特朗普保留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只为“避免让中国或其他敌对国家借机致富”。
对于美西方一再炒作清洁能源议题,中方已多次强调,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进能源的绿色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更应兑现承诺,为国际绿色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泛政治化只会损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柳白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2025-04-28 20:1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2025-04-28 19: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普京宣布:将停火72小时
2025-04-28 19:39 俄罗斯之声 -
外交部:近期中美两国元首没有通话
2025-04-28 19:1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普京发声:感谢朝鲜军人
2025-04-28 17:52 乌克兰之殇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2025-04-28 17:28 非洲之窗 -
华盛顿67死撞机事故原因曝光:“黑鹰”女驾驶员未听从教练指令
2025-04-28 17:09 航空安全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2025-04-28 16:2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2025-04-28 16:2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外交部: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将于今年夏季恢复
2025-04-28 16:13 -
长和港口交易,外交部再表态
2025-04-28 16:04 香港 -
巴防长称中俄可参与调查,中方回应
2025-04-28 16:04 印巴冲突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2025-04-28 16:01 美国一梦 -
朝鲜证实向俄罗斯派兵参战,中方回应
2025-04-28 15:57 朝鲜现状 -
扎心了!日方送特朗普礼物,中国造
2025-04-28 15:2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否进口美国饲料粮和油料,不会影响我国粮食供应
2025-04-28 15:1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2025-04-28 15:0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2025-04-28 14:28 乌克兰之殇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2025-04-28 13: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2025-04-28 11:56
相关推荐 -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03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2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1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8最新闻 Hot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