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引发版权问题争议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美国人工智能模型GPT-4o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图片迅速走红,用户只需花费数十秒时间,就可以把上传的图像转换为日本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的风格。但在AI生成的图片席卷互联网的同时,这一浪潮也引发各界对于版权等问题的争议。
《日经亚洲》4月14日发文称,一些创作者认为,ChatGPT模仿吉卜力工作室的风格并使OpenAI公司从中获利,是“对艺术家权利的严重侵犯”。但另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现行的版权法主要保护特定的作品、场景或角色,不包括艺术风格,OpenAI没有违反美国当前的法律。
上个月,美国OpenAI公司更新了GPT-4o的图像生成功能,使得该模型具备更强的静态图像生成能力。用户很快发现,可以使用ChatGPT生成模仿日本吉卜力动画工作室作品风格的图像,该工作室的代表作包括知名动画导演宫崎骏指导的《天空之城》《龙猫》《千与千寻》等动画电影。
报道称,用户只需上传照片,输入几个简单的提示词,就可以将照片转换为吉卜力风格的图像。这一功能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得到大量用户关注。当地时间3月31日,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ChatGPT的注册用户数量在一个小时里增加了100万。
一些政府机构也参与其中,使用ChatGPT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图像宣传其政治议程。美国白宫的X账号发布了一张吉卜力风格的图像,内容是美国官员逮捕了一名来自多米尼加的非法移民。以色列国防军也宣称要“加入吉卜力浪潮”,发布了吉卜力风格的以军士兵图像。
美国白宫在X平台发布的吉卜力风格图像
但这些图像很快引起争议。例如,以色列国防军的帖文引发许多吉卜力电影粉丝的强烈抗议,他们批评以色列军队利用该工作室的艺术风格进行战争宣传。批评人士还指责以色列利用此类图像美化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掩盖以色列军队袭击平民的战争罪行。
以色列国防军发布的图片
《日经亚洲》指出,吉卜力风格的AI图像迅速走红,也引发有关版权、艺术创作等问题的讨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模仿一种艺术风格并不违反当前的美国法律,相关保护措施只适用于“固定在可感知的表达媒介”中的作品,例如特定的角色,但不涵盖某种想法或风格。
报道举例称,复制一位画家的特定作品将侵犯其版权,但模仿其风格创作新的画作则不会。
OpenAI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会继续阻止AI模仿在世艺术家的风格,但我们允许模仿更宽泛的工作室风格——人们曾使用这些风格创作和分享一些赏心悦目且富有创意的原创粉丝作品。”
但一些创作者表达了不满,插画师马克·布内特(Marc Brunet)在X平台发文称:“吉卜力无法从中赚到一分钱,而OpenAI实际上窃取了他们的标志性艺术风格,并从中获利数亿美元。”另一位插画师卡拉·奥尔蒂斯(Karla Ortiz)也指责OpenAI“侵犯版权”,“严重侵犯艺术家权利和生计”。
截至当前,吉卜力工作室暂未对这股AI图像浪潮发表任何评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克·莱姆利(Mark Lemley)认为:“自动生成这种图像,感觉更像是违反了他们的道德原则,而不只是知识产权。这不适用于现有的版权法,因此,法院可能会被推动去扩大现有的版权法的范围,以防止这种情况。”
莱姆利透露,在美国法院,现在大约有40起围绕AI训练和使用的诉讼正在进行中。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目前关于生成式AI的版权诉讼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类。其一是“输入”案例,如果AI公司使用了其他公司的电影、电视剧等产品训练AI模型,这将构成侵权。另一类是“输出”案例,即AI公司训练的生成式AI输出了与版权产品风格相似的作品。
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版权法教授克里斯蒂莉亚·加西亚(Kristelia García)指出,关于“输入”的案例现在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法律问题。她举例说,如果吉卜力工作室想基于这一论点起诉OpenAI公司,他们需要设法证明OpenAI在训练AI模型时确实使用了工作室的作品。
加西亚补充说,如果OpenAI的训练工作是基于网络上经久不衰的粉丝创作,那么起诉的难度会变得更大。
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版权法教授克里斯塔·莱泽(Christa Laser)则表示,有关“输出”案例的起诉更难得到法律支持。他指出,版权法保护的对象通常包括特定电影、场景和角色,但不包括艺术风格。
莱泽表示,从视觉风格上来说,动画风格已经成为AI生成图像的基石,“你可以看到动画特有的视觉语言——清晰的线条、生动的表情、风格化的表现形式和大大的眼睛,这些都体现在生成式AI的图像中。”
在AI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世界各国都还在探讨AI立法的问题。《日经亚洲》称,自从去年美国影星斯嘉丽·约翰逊反对OpenAI模仿她的声音以来,关于训练AI模仿人声的争议愈演愈烈。因此,这一轮“吉卜力风格”浪潮也可能成为AI生成图像领域的重要研究案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人工智能- 责任编辑: 程煦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2025-04-15 14:5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2025-04-15 14:2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2025-04-15 14:2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2025-04-15 13:5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2025-04-15 12:0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习近平瞻仰胡志明陵并敬献花圈
2025-04-15 11:54 -
美财长: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2025-04-15 11:0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2025-04-15 10: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2025-04-15 10:49 日本 -
升任上将一天后,丹·凯恩就任美参联会主席
2025-04-15 10:43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2025-04-15 10:31 美国一梦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灵活得很,还帮了库克”
2025-04-15 10:1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2025-04-15 09:14 乌克兰之殇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2025-04-15 09: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考虑暂停汽车关税”
2025-04-15 08:3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加州突发5.2级地震
2025-04-15 08:33 地震 -
克宫警告:此举必然导致局势升级
2025-04-15 08:14 乌克兰之殇 -
欧盟警告欧洲领导人:不准去!
2025-04-15 07:50 -
特朗普重申希望将“驱逐计划”扩大至美国公民
2025-04-15 06:45 特朗普
相关推荐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54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03“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0“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55最新闻 Hot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
哈佛“硬刚”特朗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