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媒:美国造船能力不及中国1/200,重振造船业困难重重
最后更新: 2025-03-11 10:47:00【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宣称要“重振美国造船业”,誓言要让该行业“回归美国”。但有分析指出,美国造船业在二战后持续低迷,现在已算不上全球主要的造船国家,无力与强大的中国造船业竞争。
《日本经济新闻》3月6日发文称,在制造业衰退、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下,近年来美国的船只建造和修理能力严重下滑,已难以正常建造最尖端的舰艇。如今,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00倍以上,特朗普政府振兴造船业的计划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文章称,美国一度拥有“世界最强”的造船业,在1944年的顶峰时期,美国造船业拥有超过140万个工作岗位。但在二战后,美国的造船业持续低迷,产业规模迅速萎缩。到2024年12月,美国造船业的劳动力已减少到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由于建造和维修能力下滑,近年来美国已难以正常建造最尖端的舰艇。报道援引美国政府机构的数据称,美国造船和修理业的收入主要由军需支撑,其中78%来自军舰,商船仅占到21%。
美国国会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每年建造的船只吨位占到全球的5%,相当于一年建造15到25艘新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数字下降到每年5艘左右,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
美国费城造船厂 视觉中国
相比之下,中国的造船业在近些年迅猛增长。英国调查公司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中国造船能力就已占到全球的50%以上。美国海军情报部门估计,中国造船能力已达到美国的232倍。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2024年1-12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74.1%和63.1%。全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中国造船能力的提升不仅限于商船,在军舰等美国长期具有优势的领域也非常显著。海洋贸易方面,中国的领先地位同样持续增强,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估计,2023年中国已占据全球海上运输量的40%。
到2023年,中国建造的商船吨位已占到全球50%,美国则为0.1% 美国Axios新闻网报道截图
新上台的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寻求提高造船能力,以对抗中国的造船业。当地时间3月4日,特朗普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宣称要“重振美国造船业”,“让这个行业回归美国,这是它应有的归宿”。他计划在白宫设立造船办公室,并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
代表美国140多家企业的美国造船商协会对特朗普的方针表示欢迎,称其有助于恢复美国商船和军舰的制造能力。该协会主席马修·帕克斯顿表示,“各公司已准备好响应号召,设计制造美国的商船和军舰。”
但美国Axios新闻网称,在造船厂倒闭、新冠疫情加剧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造船能力已严重衰退。例如,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美国海军需要每年花费数百亿美元,并持续30年才能满足其扩编目标。
根据去年12月的统计,美国海军有296艘作战舰艇,包括航空母舰、潜艇、水面战斗舰艇、两栖舰艇以及后勤和支援舰艇。美国海军的目标是扩充至381艘,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大量无人设备。
《日本经济新闻》也指出,造船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型船厂越是能以低成本持续建造船只,越是能提高竞争力。如今,美国的造船能力不到中国的1/200,劳动力也出现短缺,特朗普政府想要新建船厂并提高竞争力绝非易事。
美国密歇根大学工程系教授戴维·辛格表示:“在中国具有竞争力的干散货船等领域,美国很难与之抗衡。美国想要激活造船业,可能需要与拥有先进造船技术的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合作。”
此外,美国试图通过收取“入港费”等手段打压中国造船业。据路透社报道,上个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议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收费,如果中国船舶运营商的船只进入美国港口,每次将征收最高100万美元的费用。
世界航运理事会首席执行官乔·克拉梅克表示,这一政策可能导致美国消费者每年额外承担高达300亿美元的成本,并使美国商品出口航运成本翻番。集装箱货轮运营商ONE的首席执行官杰雷米·尼克松则打比方说,收进港费就好像是“打出了一记曲线球”,不是直奔目标而去,而是在行进轨道上伤害远洋运输业及其客户。
路透社也分析称,航运业今后短时间内或会减少货轮进入美国港口的次数,以降低费用。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大量额外货物可能会堵塞港口,进而导致进口商难以及时向零售商和制造商交货,而出口商又找不到外运的货轮,造成全球贸易流动受阻。
对于美国政府这一计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10日表示,征收港口费、对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等措施损人害己,既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也会增加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最终也无法振兴美国造船业。我们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立即停止错误做法。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美国- 责任编辑: 陈思佳 
-
“对喽,每个科技领域都输给中国,就照着特朗普来”
2025-03-11 10:3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杜特尔特回应:接受命运,但我无罪
2025-03-11 10:03 -
又一位!核物理学家从美回国
2025-03-11 09:53 -
“泽连斯基向特朗普道歉了,这是重要一步”
2025-03-11 09:4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股暴跌,华尔街被特朗普吓坏了…
2025-03-11 08:40 美国经济 -
特朗普撤销拜登获取每日简报权限
2025-03-11 08:19 美国政治 -
美国一医疗直升机坠毁,机上3人全部遇难
2025-03-11 07:30 航空航天 -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将访俄并与普京会面
2025-03-11 07:02 乌克兰之殇 -
“护驾有功”,肖恩·柯伦被特朗普任命为美特勤局局长
2025-03-11 06:59 美国政治 -
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69届会议将评估《北京宣言》执行情况
2025-03-11 06:43 -
美军再生事端:英国沿海两船相撞事故中的油轮为美军租赁
2025-03-11 06:32 美国一梦 -
菲前总统杜特尔特携女访港,外交部驻港公署回应
2025-03-10 23:13 香港 -
“国际刑警组织对杜特尔特发红色通缉令”
2025-03-10 23:02 -
波兰总理回呛:美国应“尊重”伙伴而非表现“傲慢”
2025-03-10 22:3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五眼联盟”要变“四眼”?
2025-03-10 22:17 -
“难道要去白宫排队给恶霸拍马屁?这只会更受欺凌”
2025-03-10 21: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拉夫罗夫:美方声明总体上令人鼓舞,但……
2025-03-10 20:57 俄罗斯之声 -
所有员工收到通知:自愿离职最多能拿2.5万美元
2025-03-10 19:3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闭嘴、说谢谢”,马斯克和鲁比奥联手欺凌美关键盟友
2025-03-10 18:08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20“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66《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96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26“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338最新闻 Hot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
离大谱!美防长“迷惑行为”再+1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贿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