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媒:北约内部急寻新“带头大哥”,但欧洲国家几乎都不敢主动担当
最后更新: 2025-02-18 23:15:44【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欧洲官员表示,他们明白特朗普的意思——管好自己的防务,少指望美国人帮助。”在今年举行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一个核心问题在会场上空盘旋:如果美国军队缩减其存在,或者干脆打包走人,谁将成为欧洲大陆的安全保障者?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当地时间2月16日撰文指出,面对美国表露丢弃欧洲之意,北约正急于在内部寻找新的“带头大哥”,特别是在美国政策主张频繁变动之际,虽然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对于如何保卫欧洲都各有盘算,但却几乎无人敢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
“这个人是谁?”立陶宛议会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主席、前北约官员吉德里马斯·耶格林斯卡斯(Giedrimas Jeglinskas)提醒道:“现在,要想真正在谈判桌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某种形式的硬实力作为后盾。”
可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在军费、兵力、配合等方面,欧洲国家却拿不出这样的硬实力。报道称,在过惯了依赖美国的日子后,一旦欧洲再度爆发战事,这些国家可能仍然更加依赖美军能够跨越大西洋派遣部队。
在特朗普政府眼中,欧洲有像德国一样的“眼中钉”,也有像波兰这样的“模范生”,而一些美国政客也仍在敲打欧洲“自己管自己”。“欧洲将意识到,‘天哪,我们得靠自己了’。”一名前北约官员如此说道。而另一名德国官员则说:“我们谈论警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我们一直在按暂停键。”
法国总统马克龙、波兰总统杜达和德国总理朔尔茨 资料图
国防开支沉重
目前来看,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但柏林方面最新的国防计划要到本月晚些时候大选结束后才能揭晓;随着美国的退出,英国目前已接管了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波兰现在的军事实力位居北约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土耳其;而意大利则负责领导北约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盟军反应部队”。
对于欧洲大陆而言,如今这种关系上的转变,正值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北约东线的盟国正实时关注着战况。
一名北约官员称,北约已开始改变其防务计划,减少从美国获得的军事资产份额,并将负担转移给欧洲。欧洲各国军队预计将有能力部署一个拥有2万至4.5万名士兵的军团级部队,规模与在波兰设有总部美国陆军第五军团相当。
与此同时,国防预算也在随之上升。北约的国防开支目标正在从GDP的2%上升到“远远超过3%”,这是北约秘书长吕特告诉“政客新闻网”欧洲版的信息。
目前,美国在欧洲部署的军力达8万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一数字增加了25%以上。北约的欧洲支柱国家和英国每年在国防上的支出约为4600亿美元,约占五角大楼预算的一半。
本周访问北约组织的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表示,美军目前仍存在于欧洲,但“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后会怎样,是更大范围讨论的一部分”。
大多数的欧洲人,都不难理解其中的弦外之音。“美国的立场很明显,它不在欧洲。”一名前北约官员表示,“欧洲将意识到,‘天哪,我们得靠自己了’。”而这,也成为了今年慕安会期间的主要话题,各国政要、外交官和安全官员都在私下讨论,试图理解特朗普政府本周发出的讯号。
英法德各自力有不逮
正是由于形势的紧迫性,以至于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2月17日召集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在巴黎商讨地区安全问题,这也表明,他迫切希望成为领导者,带领迷茫的欧洲找到方向和出路。
当地时间2月17日在巴黎商讨地区安全问题的欧洲主要领导人 欧洲媒体图
在今年夏季于荷兰海牙举行本年度北约峰会之前,北约正向其所有成员国寻求扩充一支雄心勃勃的新型快速反应部队的规模,据称该部队成型后可在10天内派遣10万名士兵对俄罗斯的袭击作出反应,并在六个月内部署多达50万名士兵。
然而,这远远超出了英国、法国或德国各自所能触及到的能力范围。
“现在要求各国挺身而出。”前美国驻北约大使伊沃·达尔德(Ivo Daalder)说,“德国人恐怕不会挺身而出并不惜一切代价。问题是,我们如何集体做到这一点呢?”
一名来自北约国家的安全官员认为,他们可能会看到英国、丹麦和荷兰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它们是长期的北约成员国,一直支持乌克兰并增加了自己的国防开支。
另一名北约国家的国会议员也认为,英国显然适合领导北约发挥更大作用,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John Healey)上周已接任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组长一职,这是三年来美国国防部长首次没有主持该小组的月度会议。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谈了4个多小时,“达成4点共识”
2025-02-18 22:14 乌克兰之殇 -
“越南紧张了,将对马斯克作出让步”
2025-02-18 21:18 -
特朗普要求乌提供5000亿美元稀土矿换支持,中方回应
2025-02-18 20:50 特朗普 -
担心沦为中企“组装厂”,欧洲组织建议用这招
2025-02-18 20:16 能源战略 -
“大人吃饭,我们被分到小孩那桌”
2025-02-18 19:08 欧洲乱局 -
白宫:马斯克不是DOGE的雇员
2025-02-18 18:41 美国政治 -
“俄罗斯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但军事联盟是另一回事”
2025-02-18 18:23 乌克兰之殇 -
菲律宾飞机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领空,南部战区回应
2025-02-18 17:23 南海局势 -
-
“去风险化”这词,欧洲惊觉原来应对着美国喊…
2025-02-18 17:09 欧洲乱局 -
美国共和党议员提议:把特朗普生日定为联邦假日
2025-02-18 17:03 特朗普 -
从中国回来了,他喊话新西兰:没什么好担心的
2025-02-18 16:00 -
有国家建议解除涉“沙姆解放组织”制裁,外交部回应
2025-02-18 15:58 -
俄美代表团会晤,中方表态
2025-02-18 15:56 中国外交 -
“美国已读不回,幸好有中国”
2025-02-18 15:5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我们对假设性问题不作评论
2025-02-18 15:46 乌克兰之殇 -
马斯克公布更新版Grok3,宣称已超越DeepSeek等
2025-02-18 15:37 -
台湾还抱幻想:特朗普不会“出卖”我们,就是想加税
2025-02-18 15: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这波软实力大增!但…”
2025-02-18 13:36 人工智能 -
“美队”闯使馆,是尹锡悦派强扯中国的损招?
2025-02-18 12:05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51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6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2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39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仅靠美国休想”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