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欧“三角博弈”,欧盟向中国靠拢?专家:没有那么简单
最后更新: 2024-11-25 18:05:41【文/观察者网 赖家琪】“中欧之间还存在可以合作的领域,但认为欧盟会在中美之间站队是非常不现实的。”11月2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在香港《南华早报》刊文讨论中美欧三方关系时做出了以上解读。
随着世界即将迎来“特朗普2.0”,他在竞选期间威胁要对自中国和欧盟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有些人觉得,特朗普对欧盟的“排挤”可能会让欧盟倾向中国。但崔洪建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指出,尽管欧盟目前能力有限,但其最终目标不是在中美之间来回摆动,而是希望增强能力,支持其“战略自主”的雄心。
中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差异有可能演变成风险”
在崔洪建看来,定义中欧关系的基本面近年来发生了变化,彼此认知上的差距,也对学术交流造成了打击。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立场基于“共识大于分歧,合作大于竞争”,这一点现在遭到了欧盟的反对。欧盟认为,他们对中国的定义——“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制度性对手”是基于现实的,客观地反映了欧盟对华政策逻辑的现状和轨迹。欧盟已将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列为下一代战略合作伙伴,而中国仍对中欧双边关系怀有期待。
中欧制定双边关系政策的两个基本前提——没有共同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没有地缘政治冲突,近年来已被削弱了。崔洪建分析指出,一方面双方对历史的看法截然不同。中国认为,中国迈入现代化的历史是一段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进程,而许多欧洲人则将其视为文明对野蛮的征服。另一方面,中欧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已成为发达经济体这一问题上存在显著的认知差异。
美联社
崔洪建直言,中国变得更强大、更有影响力,而欧洲觉得自己正在衰落,这一动态权力的转变也让欧盟感到焦虑。他们过去担心的是美国和日本;近年来,他们开始将中国列入考虑范围。到目前为止,欧盟的焦虑仍然集中在经济和技术竞争力上,但这种焦虑可能加剧到制度竞争等战略层面的风险越来越大。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以及联合军演、一些欧盟国家几次穿越台湾海峡、中欧在网络空间的冲突……崔洪建举这些事例称,双方在安全观念上的差异有可能演变成真正的安全风险。
在这一背景下,崔洪建建议,中国需要改善和更新自己对欧洲的看法,“不能停留在过去”,像过去那样专注于经济合作而忽视了安全和地缘政治领域的交流。“我们需要为双边关系找到新的基本定位和逻辑,我们希望尽快找到进入下一阶段的路径。”崔洪建表示,双方需要更多地关注支持政策顶层设计的底层逻辑,同时需要基于实践进行反馈、修改和改进。
“三角博弈,情况可能更复杂”
“情况可能很复杂,我们或将面临三角博弈。”崔洪建解释道,欧盟可能试图与美国找到共同点来与中国打交道,但特朗普不一定接受这种做法,因为“欧洲对特朗普的影响力很小”。
上个月在特朗普尚未当选时,他就扬言,如果他在11月5日的大选中获胜,欧盟将因没有购买足量的美国出口商品而“付出巨大代价”。竞选期间,特朗普已多次宣称,一旦他重回白宫,他将对从所有国家进口的产品加征10%至20%的关税,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60%的关税。
为应对特朗普威胁,崔洪建预计,如果特朗普同时对中国和欧盟征收关税,欧盟可能会试图通过指责中国“产能过剩”来影响特朗普团队,将目标转移至中国,就像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对钢铁和铝关税所做的那样。不过,“这可能行不通”,特朗普已经表达了他对美国从欧洲进口的汽车的不满。
崔洪建说,欧盟正在与特朗普过渡团队保持联系,希望通过谈判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但同时,若特朗普坚持征收关税,欧盟也在准备报复措施。他们希望向特朗普传递一个强烈的信息,即这将是一场双输的游戏,最终可能会使中国受益。
崔洪建 北京香山论坛官网
“目前中美欧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如果特朗普对欧洲不好,那么欧洲可能会倾向于中国,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崔洪建补充说,尽管欧盟目前能力有限,但其最终目标不是在中美之间来回摆动,而是希望加强自己能力,以支持其“战略自主”的雄心。
“在短期内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欧盟对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采取了去风险的策略。”他说道。
欧盟的目标是成为中美之外的第三大力量,但崔洪建指出,这条路很长,路上面临着许多问题,而欧盟的时间不多了。他进一步分析道,特朗普可能采用的策略是将经济问题与安全联系起来,将其用作对付欧洲的杠杆,这可能会导致欧盟暴露出更多安全方面的弱点。因为欧盟可能会陷入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依存的问题中,其中一个领域的让步可能会导致另一个领域的需求。
崔洪建预计,双方都会在一开始密切关注对方的动作,中国如何应对、如何抵消关税将引起欧洲的兴趣,反之亦然。中欧之间可能存在可以合作的领域,但认为欧洲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是“非常不现实的”。同时,不考虑中国影响力去评估美欧关系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希望新的欧洲机构可以提供改变的机会。”崔洪建说,“中欧围绕制裁问题进行的有意义的讨论中存在一些障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会为双方消除这些障碍、开辟合作前景提供紧迫性。”
特朗普已成功当选为第47任美国总统,同时其所在的共和党也一举夺得联邦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多数席位及控制权。竞选期间,特朗普再次扬言对自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而欧盟也不断放风称,正在制定“胡萝卜加大棒”的应对策略,寻求尽快同美达成贸易协议,增加进口特定的美国商品,并对美国进行有针对性的报复,以回应特朗普的关税威胁。
前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前欧盟贸易专员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甚至向港媒建议,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贸易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和欧盟应化解彼此分歧,在世贸组织内部建立一条反对美国保护主义的统一战线,以抵御特朗普所推行的贸易措施,共同捍卫全球贸易。
10月,欧委会通过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提案。当月底,欧委会不顾中方反对,在理由完全站不住脚的情况下宣布结束“反补贴调查”,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
自11月以来,中欧技术团队在北京进行了多轮磋商,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取得了进展。路透社11月23日报道称,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兰格(Bernd Lange)在接受德国NTV电视台的最新采访中透露,欧盟同中国正接近就取消对华加征的进口电动汽车关税达成解决方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赖家琪 
-
回应西方施压,伊朗:已经启动先进离心机
2024-11-25 16:46 伊朗局势 -
停在丹麦瑞典之间海峡的中国船只是自愿停留还是被扣?外交部回应
2024-11-25 16:11 -
拜登政府将公布新的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外交部回应
2024-11-25 15:53 中美关系 -
美日正商讨涉台紧急状况计划?中方回应
2024-11-25 15:53 台湾 -
欧尔班、菲佐……下一个欧盟“刺头”会是他?
2024-11-25 15:52 欧洲乱局 -
“我当时一无所有,不该报名的…”
2024-11-25 15:51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回应对日试行免签:希望日方同我们相向而行
2024-11-25 15:44 中日关系 -
“特朗普的关税或加速中企全球化进程”
2024-11-25 14:00 -
中越海警将开展本年度第二次北部湾联合巡逻
2024-11-25 13:54 -
普京签了:禁止变性合法国家的公民收养俄儿童
2024-11-25 13:21 俄罗斯之声 -
“那太难了!还得是中国制造啊”
2024-11-25 13:15 日本 -
借口“台湾有事”,美军计划在琉球和菲律宾临时部署导弹部队
2024-11-25 12:35 -
为劝阻特朗普再下黑手,美媒急得搬出钱学森
2024-11-25 11:24 中美关系 -
“让一万名士兵手持武器在纽约行进,太可怕,我反对”
2024-11-25 10:57 美国政治 -
外商疯狂囤货,“今年中国出口或创新高”
2024-11-25 09:57 中美关系 -
以媒称以方已原则上同意以黎停火协议草案,以官方尚未回应
2024-11-25 09:46 -
“美国留下的真空,中国试图填补”
2024-11-25 09:17 -
塞尔维亚著名钟楼遭中文涂鸦,中使馆提醒
2024-11-25 09:04 -
他张口就来:俄罗斯若给中国潜艇技术,美国主导地位就没了
2024-11-25 08:26 中美关系 -
墨西哥总统称要替换中国制造,但...
2024-11-25 08:13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115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52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124“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97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8最新闻 Hot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国家发改委干将龚桢梽,“空降”广东
-
广西东兰干旱“农民求雨”?当地回应:视频系摆拍
-
外媒继续紧盯:中国,70天了…
-
中央巡视组刚进驻吉林,正厅级赵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飞机退回美国”
-
巴西毛遂自荐:听说中国停了近400家美国牛肉商…
-
“特朗普破产过6次,想用这样的手段吓中国?”
-
“毛主席总讲,既要看到它是‘纸老虎’,又要看到它是‘真老虎’”
-
泽连斯基猛批美国特使:散布“俄罗斯叙事”
-
就因两张超速罚单,日籍博士被美国吊销签证
-
果然,特朗普对中国船只动手了!
-
“有人觉得需要跪?毛主席曾让国人读不怕鬼的故事”
-
CBA处罚:山西男篮核减15万经费,广东队多人被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