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科研人员:中美正讨论如何保护人类在月球上的历史遗迹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更新: 2024-07-01 13:38:58【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6月29日报道注意到,一名中方研究人员近期在节目中披露,中国和美国正在讨论如何保护阿姆斯特朗留在月球上的足迹,以及首批登上月球的人类留下的其他痕迹。
“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面行驶
在央视网近日播出的一档纪录片中,当主持人提到“玉兔号”车辙是否会轧了阿姆斯特朗的脚印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正高级研究员、副总工程师李洪波表示,“暂时”不会出现这个情况。
但李洪波透露,自从中国登月探测器降落到月面,派出了“玉兔”这样的月球车进行勘探以来,美国政府谈判小组就“非常热心地”想跟中国专家讨论一个问题——如何保护人类在月球上的历史遗迹,其中就包括阿姆斯特朗的脚印和“阿波罗”11号飞船宇航员插在月球上的国旗。
“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李洪波看来,这反映了中国崛起为全球航天领军者之一。
“就是当你强大了,就会有人来找你协调。之前是不会有人来提这些问题的。”她补充道,“当登月只是美国独家的技术能力的时候,他不用去考虑月球上的矿产归谁,也不用去考虑谁有可能破坏掉我的历史遗迹。因为你们都上不去,都没有可能性。”
“但正是因为中国可以登月了,所以美国突然发现,这个矿产资源归谁的问题,需要讨论了。这个历史遗迹保护的问题,需要讨论了。因为我们强大了,所以我们发现,这些问题浮出水面了。”李洪波说。
2020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保护人类太空的一小步法》,宣告美国正式立法保护“阿波罗”登月时代美国政府在月球上留下的历史遗迹和人造物件。美国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颁布国内法以保护其太空遗产的国家。但该法律仅适用于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的少数几家公司。
1969年7月20日,执行阿波罗11号任务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上行走,留下了一系列足迹。图为奥尔德林的足迹。(NASA)
2013年12月,“玉兔号”月球车降落在月球表面,成为自1973年苏联月球车2号停止运行以来第一个在月表行驶的探测器,它在月球上运行了972天才最终完全停止工作,远远超过了三个月的预期寿命。其继任者“玉兔二号”2019年1月成为第一台着陆月背的月球车,至今仍在运行,是迄今寿命最长的月球车。
中国的太空计划还在不断开拓新天地。就在上周,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经初步测量,嫦娥六号任务采集月球样品1935.3克。
(视频截图)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图片来源:CCTV+(IC Photo)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形容,嫦娥六号带回了“来自远方的宝藏”,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对样品包含的信息寄予厚望。
“这是一座金矿……一个宝库!”美国布朗大学行星地球科学教授詹姆斯·海德说,“国际科学家对这次任务感到非常兴奋。”
至于美国科学家是否会参与研究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样本,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在6月2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在同美方开展航天领域合作交流上,中国一直持开放态度,曾经与美国建立过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的航天合作工作组,也曾与美国政府建立民用航天对话机制。应美方要求,我们还建立了中美火星探测器轨道数据交换机制,便于双方共同对探测器碰撞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双方的火星探测计划能顺利、持续进行。
“您问到美国科学家会不会希望共同参与我们月球样品的探索。我相信他们是希望的。”卞志刚说,美国的“沃尔夫条款”阻碍了中美两国正常的航天交流,但无法阻碍中国航天快速发展的步伐。如果美方真的希望能跟中国开展正常的航天交流,我觉得他们应当采取切实的措施清除障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嫦娥六号中法氡气测量仪完成探测任务,已成月球背面“永久居民”
2024-07-01 13:19 航空航天 -
我驻奥克兰总领馆:一名中国留学生遭持械袭击致面部严重损伤
2024-07-01 13:07 -
7月,韩国将成立人口部!
2024-07-01 12:26 三八线之南 -
美司法部被曝将指控波音欺诈:要么认罪,要么受审
2024-07-01 10:53 波音危机 -
“他好傲慢,就是想中国人被美国人文学科教育一番”
2024-07-01 10:23 中美关系 -
砍掉妇女部后,米莱又把剩下85%的雇员裁了
2024-07-01 10:08 -
极右翼首轮投票压制马克龙,法国再现“左右共治”?
2024-07-01 09:18 法国见闻 -
“中国航母现身菲律宾周边”
2024-07-01 08:29 南海局势 -
美国部分欧洲军事基地进入高度警戒状态
2024-07-01 08:08 -
白俄罗斯:将在受到威胁时使用非战略核武器
2024-07-01 06:54 -
美媒炒作:质疑拜登的声音太多恐“便宜”了中俄
2024-06-30 23:19 美国大选 -
一架米-8直升机在俄伊尔库茨克州硬着陆,机上人员均生还
2024-06-30 22:57 -
“在这场战争中,欧洲大陆一无所获,却会失去一切”
2024-06-30 21:39 俄罗斯之声 -
2名中国游客身亡,我使馆:要求马方尽快核查
2024-06-30 20:32 -
提高对华钢铁关税?“印度政府内部开展谈判”
2024-06-30 20:07 龙象之间 -
“尤以专营中国团队游的旅行社为重灾区”,韩政府要出手整治了
2024-06-30 19:40 三八线之南 -
泰国一警局大楼前发生爆炸,已致1死18伤
2024-06-30 19:00 -
涉及中美,马尔代夫驻美国大使表态
2024-06-30 16:44 -
习近平将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访中亚两国
2024-06-30 15:05 -
法国议会选举开始投票,或将出现三年动荡期
2024-06-30 15:00 法国见闻
相关推荐 -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01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3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