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学生:坎贝尔好傲慢,就是想中国人被美国人文学科教育一番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中国学生学人文,印度学生学科学”——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近日一番言论再度暴露了美国人的狭隘与偏见。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6月30日评论文章指出,坎贝尔的言论让中国学生和家长“不寒而栗”,有中国学生直指其“傲慢”,仿佛“中国人需要美国人文学科教育一番”似的。还有教育行业人士警告说,坎贝尔之言可能是美方采取限制措施的前兆,但这不仅会影响中国学生,更会导致美国学术界人才外流和创新潜力下滑。
报道说,尽管受到新冠限制措施和中美关系紧张的影响,赴美中国学生数量已经连续三年下滑,但中国学生仍是美国大学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根据美国国务院和国际教育研究所发布的公开报告,2022-23学年有28.95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入学,而2019-20学年这一数字超过37万人。印度学生是第二大群体,2022-23 年该群体的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35%,达到26.89万人。
中国学生参加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新华网)
尽管可能受益于坎贝尔的政策倾向,但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传播系的中国学生茱莉亚·朱(Julia Zhu)表示,她认为坎贝尔的言论透露出“傲慢”的色彩。
“他的言论从优势地位定义了其他国家在国际秩序中的角色。他的观点是,印度已经是所谓‘民主国家’,所以印度人愿意到美国,为美国工作。相比之下,中国人需要接受美国人文学科教育一番。”
与此同时,她也不相信坎贝尔是“真诚欢迎”中国学生学习美国人文学科的。“言语是不可信的。我希望看到政策得到实际落实。如果他真的欢迎人文学科的(中国)学生,他至少能做的就是减免学费。”
曼迪·王(Mandy Wang)15岁的儿子是北京的一名中学生,她说她非常担心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技术竞争会恶化,计划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会成为受害者。她对中国学生受到美国更严格审查的消息感到不安。
“我儿子的梦想是在美国学习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他对数学和物理非常感兴趣,对造福全世界的革命性变化感到兴奋。”她说,“科学不应该有国界,也不应该受到任何狭隘的政治目的的影响。”
另一名中国学生李就读的学校被美国列入了“制裁清单”,这也导致他和同学并没有把美国学校纳入研究生申请名单中。根据他所在的大学去年发布的一份就业报告,只有不到70名学生选择了出国深造,其中大多数去了英国和澳大利亚。
李说,美国对中国学生动机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他们的导师忙于其他方向,不可能要求他们从其他国家“窃取知识产权”。
《南华早报》引述北京微臣教育(Weichen Education)董事总经理加里·帅(Gary Shuai)的话称,坎贝尔的言论可能预示着美国将采取新措施限制中国人进入某些领域,但对美国来说,严苛审查中国学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美国)可能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措施,限制中国学生在理工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其中可能包括更严格的签证审查和对研究项目的限制。”帅说,由于美国官员的相关言论,一些年轻的中国学生可能会考虑转向社会科学或商业研究,但其他学生可能会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
“中国学生为美国的科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限制不仅会影响中国学生个人,还可能导致美国科学界和学术界的人才外流,拉低美国的创新潜力。”他说。
资料图: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澎湃影像)
当地时间6月24日,坎贝尔对智囊团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说:“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学生来美国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而不是粒子物理。”他声称,美国应欢迎更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但他们应该来学习人文学科而不是科学。他指出,出于安全考虑,美国大学正在限制中国留学生接触敏感技术。
他表示,没有足够的美国人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美国需要在这些领域招收更多的国际学生,但要从印度这个美国日益重要的安全合作伙伴那里招,而不是从中国。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频繁对中国留学生实施打压限制,以及无端滋扰、盘查、遣返。
据《中国日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美方近年来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了30余名计算机相关专业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为硕博研究生,其中博士占比超过一半,多数来自美国知名高校,研究方向覆盖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网络安全、电气、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
今年3月8日,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遭盘查并被遣返一事时表示,美方的做法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执法范围,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严重侵犯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益,严重干扰中美正常人员往来,严重违背中美元首关于加强和便利两国人员交流的共识。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毛宁指出,美方一向标榜所谓开放、自由,口口声声表示重视美中人文交流,欢迎中国留学生,实际上却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留学生采取选择性、歧视性、政治性执法,本质上还是美方一些人的冷战思维在作祟。
毛宁强调,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打着所谓国家安全的幌子滋扰中国赴美留学人员,停止毒化两国关系的民意环境,停止阻碍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砍掉妇女部后,米莱又把剩下85%的雇员裁了
2024-07-01 10:08 -
极右翼首轮投票压制马克龙,法国再现“左右共治”?
2024-07-01 09:18 法国见闻 -
“中国航母现身菲律宾周边”
2024-07-01 08:29 南海局势 -
美国部分欧洲军事基地进入高度警戒状态
2024-07-01 08:08 -
白俄罗斯:将在受到威胁时使用非战略核武器
2024-07-01 06:54 -
美媒炒作:质疑拜登的声音太多恐“便宜”了中俄
2024-06-30 23:19 美国大选 -
一架米-8直升机在俄伊尔库茨克州硬着陆,机上人员均生还
2024-06-30 22:57 -
“在这场战争中,欧洲大陆一无所获,却会失去一切”
2024-06-30 21:39 俄罗斯之声 -
2名中国游客身亡,我使馆:要求马方尽快核查
2024-06-30 20:32 -
提高对华钢铁关税?“印度政府内部开展谈判”
2024-06-30 20:07 龙象之间 -
“尤以专营中国团队游的旅行社为重灾区”,韩政府要出手整治了
2024-06-30 19:40 三八线之南 -
泰国一警局大楼前发生爆炸,已致1死18伤
2024-06-30 19:00 -
涉及中美,马尔代夫驻美国大使表态
2024-06-30 16:44 -
习近平将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访中亚两国
2024-06-30 15:05 -
法国议会选举开始投票,或将出现三年动荡期
2024-06-30 15:00 法国见闻 -
美国最高法院判了:允许各地禁止流浪汉露宿
2024-06-30 14:50 -
继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后,美国又盯上这种车?
2024-06-30 14:19 中美关系 -
“66%的以色列人希望内塔尼亚胡退出政坛”
2024-06-30 13:44 巴以恩仇录 -
日本开发出适用于治疗部分类型胰腺癌的硼剂
2024-06-30 13:37 医学 -
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马奎塔利亚第二军”同意单方面停火
2024-06-30 11:34
相关推荐 -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4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0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8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8“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