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最后更新: 2024-04-24 15:58:52【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Bill Nelson)作为唯一证人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针对NASA的“2025财年预算申请听证会”,为争取预算,他再度渲染“中美太空竞赛”论调,声称中国正将太空计划军事化。
然而,直到一周后的4月23日,X平台、YouTube等社交平台突然出现许多视频片段,他在这场听证会尾声阶段的一番言论引发网民热议,让人听完“惊掉下巴”。
当被问及“中国人在月球背面做什么”时,尼尔森竟声称“月球背面永远都是黑暗的,美国人不打算去那里,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去”。许多普通网民指出,月球背面显然并不永远处于黑暗之中,并感叹———这不仅仅是滑稽可笑,而且还是美国今日之象征,NASA负责人甚至都不了解天文学最基本事实,“这表明了他的无能”。
尼尔森出席听证会视频截图
以炒作渲染“中国威胁论”为拿手把戏,借此不断要求美国国会“打钱”,堂堂NASA局长尼尔森自上任以来,政治操弄“玩得溜”,可专业知识积累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这段最新曝光的视频,出自听证会现场一名提问众议员与尼尔森的问答。
众议员:“中国在月球背面做了什么?你有什么见解吗?”
尼尔森:“(中国人)将在月球背面发射一个着陆器,也就是始终处于黑暗中的一面(that the far side of the moon is always dark),我们不打算去那里。”
众议员:“为什么不去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尼尔森:“我们不知道月球背面有什么,所以这将是他们会发现的东西,但我们的决定是,去月球南极(对美国人来说)更有利可图,因为我们认为那里有水。”
众议员:“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作出如此决定?我很好奇。”
尼尔森:“我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去月球背面)。(I have no idea.)”这段视频4月23日在X平台、YouTube等社交平台被广泛传播,引发许多网民热议。
“这实在太可笑了,而且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反映了美国今天的状况:NASA局长甚至都不懂最基本的天文学知识。”一名个人认证为企业家的网民在X平台复述了尼尔森的这段问答,并指出,月球的另一边绝对不总是黑暗的,它被称为“月球暗面”,是因为月球的同步自转,它只是我们从地球上看不到的那一边,它接收阳光的模式与我们看到的近侧相似。
另一个网名中带有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的天文爱好者,也转述了尼尔森的问答内容,并发文科普称,“月球阴暗面”这个短语并不是指没有光的“黑暗”,而是指未知的“黑暗”,即在人类能够发射环绕月球的航天器之前,这个地区从未被看到过。实际上,近地面和远地面平均接收到的直接阳光几乎相等。
这名网民还发布了一张月球背面完全被阳光照亮的照片,并同时介绍称,中国刚刚才发布了世界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该地质图集历时10年时间才制作完成。
事实上,美国媒体也曾在2019年对“月球背面是否真是黑暗”这一问题做出过解释。报道称,这种错误认识可以追溯到华特迪士尼公司1955年的一档电视特别节目,该节目谈到月球另一面总是黑暗的,还谈到幻想中的未来宇航员投掷照明弹。1973年英国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发表了著名的《月之暗面》专辑,让“暗面”这个词流行起来。哈佛大学天文学家阿维·洛布解释说:“月球的另一面有时会见到太阳。另一面并不暗,只是远。这一直是个误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最为基本的天文学常识,曾担任过律师、佛罗里达州众议员和参议员,并在1986年乘坐哥伦比亚号进入太空的尼尔森,竟然在发言时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实在是让人汗颜。也许,他的心思早已不在钻研科学本身,而是工于政治。
在4月17日的那场听证会上,尼尔森向众议院解释NASA的预算请求时开门见山,直接拿所谓“中美太空竞赛”说事儿,称中国在太空领域进行了大力投资,并无端揣测中国利用民用项目掩盖军事目标,以增强其太空能力。
尼尔森声称,NASA认为,“中方的民用太空计划很多都是军事计划”。他继续渲染中国威胁,告诉国会议员们中美“实际上正在进行一场竞赛”,而美国必须保持警惕。他表示,美国应在中国之前登月成功,因为他担心,如果中国率先登月,美国可能会被迫排除之外。
随后,尼尔森提到了关键的预算问题。他进一步称,尽管他相信美国不会失去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全球优势”,但“必须现实一点,中国确实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他们的预算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他强调:“我认为我们最好不要放松警惕。”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根据会议记录和英国《卫报》报道,今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向国会提出总额为7.3万亿美元的2025财年联邦政府预算草案,其中NASA预算为254亿美元,较上一财年上涨约2%。
近年来,美国持续捏造渲染中国“太空威胁”,同时加速推进太空军事化、搞太空联盟“小圈子”。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曾回应称,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坚决反对将太空武器化和战场化,反对任何形式的太空军备竞赛。这一立场没有变、也不会变。
目前,成功实现登月目标的只有四个国家:苏联、美国、中国和印度。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指出,21世纪以来,只有三个中国航天器和印度的“月船3”号探测器在月面着陆成功,来自以色列、俄罗斯、日本以及印度的其他着陆器都坠毁了。
美国于2019年启动了重返月球的“阿耳忒弥斯”计划,试图在2025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但却遭遇挫折。
今年1月8日,美国“游隼”月球着陆器在月球上软着陆失利。次日(9日),NASA宣布将原定于2024年进行的“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任务推迟至2025年9月,将原定于2025年进行的“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计划推迟至2026年9月。
相比之下,中国的月球探索计划则进展顺利,载人登月发展稳步推进,近年来已经进行了多次绕月探测和取样任务,为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奠定基础。
去年7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师张海联在武汉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披露,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美参议院通过对TikTok“不卖就禁”的法案,中方回应
2024-04-24 15:57 中美关系 -
美参议院通过涉华法案是否影响布林肯访华议程?外交部回应
2024-04-24 15:54 中美关系 -
俄国防部副部长涉严重贪腐被拘
2024-04-24 15:48 俄罗斯之声 -
朝鲜对外经济省代表团访问伊朗
2024-04-24 15:39 朝鲜现状 -
中国进口贴标“美国制造”,这家高端美企要被罚惨了
2024-04-24 14:28 -
美太平洋舰队司令来华参会:2019年后来华最高级别军官
2024-04-24 14:26 中美关系 -
欧洲急着减排,却发现实现目标得依赖中国
2024-04-24 14:17 欧洲乱局 -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2024-04-24 11:56 观察者头条 -
这是他访华的“筹码”?美官员忙否认
2024-04-24 11:38 中美关系 -
美参议院通过涉TikTok法案,拜登声称将立即签署
2024-04-24 10:56 大公司 -
伊朗总统警告以色列:若再来犯,让你“寸草不生”
2024-04-24 10:31 伊朗局势 -
对华出口同比下降 4.3%,美中贸委会给美国立法者敲警钟
2024-04-24 09:48 中美关系 -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2024-04-24 09:37 美国一梦 -
“中国到2030年每3辆车中就有1辆电动车,当之无愧全球领导者”
2024-04-24 09:26 新能源汽车 -
欧盟事先未通知“突袭”中企:控制员工手机,要求获取数据
2024-04-24 09:19 欧洲乱局 -
美澳紧盯,所罗门群岛与中国建交后首次选举结果揭晓
2024-04-24 07:53 -
澳门特区政府:罔顾事实,坚决反对
2024-04-24 07:18 中美关系 -
俄副防长伊万诺夫涉嫌受贿被拘捕
2024-04-24 06:52 俄罗斯之声 -
“美国的这个谈判筹码,能奏效吗?”
2024-04-24 06:45 中美关系 -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第一根界桩设立
2024-04-23 23:01
相关推荐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4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0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8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8“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