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9日上演,“追日”飞机15000米高空收集关键数据
北美地区等来天文“大片”,日全食“科研盛宴”即将开场
据科技日报报道,北京时间4月9日,由太阳和月球联袂出演的日全食“大片”在北美洲上映。据悉,此次日全食带将跨越墨西哥、美国、加拿大境内的大片陆地区域,当地人或能观看到最长4分28秒的日全食过程。另据红星新闻,据报道,当地时间4月8日的日全食期间,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使用WB-57飞机和三枚探空火箭,在北美上空追逐日食,进行科学观测。
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北美地区等来天文“大片”
据科技日报,日全食是一种罕见而壮观的天文现象,当月球经过太阳正前方时,地球上的观察者能够看到太阳被完全遮盖的景象。
这场“天文秀”为科学家提供了一场难得的科学盛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副局长帕姆·梅尔罗伊在近日关于日全食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全食提供了“难以置信的科学机会”。美国要到2045年才能再次看到如此规模的日全食,因此NASA和很多科学家都在全力以赴。
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当罕见日全食在北美开场时,科学家将对日冕、地球电离层等开展深入研究,也将研究日全食对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日食期间,人们注意到地球动物曾出现过一些令人震惊的行为:长颈鹿开始奔跑,鸡和蟋蟀突然开始鸣叫。此外,动物对温度和风的敏感性也会在日食期间显著下降。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心理学教授保罗·皮夫表示,日全食似乎能将人类与比自己更大的实体联系起来。至于日全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教授唐纳德·雷德尔迈耶3月25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双周刊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在北美上一次日全食期间,美国致命车祸的数量明显增加。
此外,还有40个公民科学项目将围绕日全食开展。从使用手机应用程序记录温度和云量,到记录日食期间的环境噪音,整个日全食期间,人们将从各个层次不同角度充分享用这场“盛宴”。
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追日”飞机15000米高空探索太阳奥秘
据红星新闻,据报道,当地时间4月8日的日全食期间,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使用WB-57飞机和三枚探空火箭,在北美上空追逐日食,进行科学观测。这次日食将在墨西哥、美国15个州和加拿大形成一条对角线,WB-57飞机将在日食路径上空飞行,为科学家提供独特的观测和数据收集机会。
这些高海拔飞行旨在研究太阳的外层大气,即日冕,以及电离层的电学特性,以增进对太阳和大气动力学的理解。飞机上搭载的科学仪器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准确地测量日食,并收集有关日冕的温度、化学成分以及日冕质量抛射(一种巨大的太阳物质流出)的数据。这些信息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日冕的结构、太阳对地球大气的影响,并可能帮助寻找靠近太阳运行的近太阳小行星。
WB-57飞机将在约15240米的高空飞行,这使它们能够避免因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而错过日食。此外,由于飞机可以以大约74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它们能够将日食的全食时间延长约25%,达到约6分22秒。这将使科学家能够获得更长时间的观测数据。
这次日食不仅是一次视觉奇观,而且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科学家可以获取关于太阳和地球大气层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数据。
据新华视点,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我国虽然无法看到本次日全食,但感兴趣的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平台或现场摄影师的精彩图片来了解这一盛况,有条件的可赴美加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追日者”们一起观赏这场天文大戏。
当太阳、月球、地球三个天体处于同一直线上,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就可能出现日全食。当日全食发生时,月球在地球上留下的阴影大约是一条宽200千米左右的区域(全食带),如果你恰好位于其中,就可以非常幸运地看到日全食了。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说,当日全食发生时,天光会忽然变暗,环境温度也会略微有所下降,还会感到有些许凉意,大概几分钟的时间,白天几乎变成黑夜,几分钟过后,当月球的黑影缓缓移动,太阳逐渐又显露出它本来的光芒。
天文预报显示,这次日全食,全食带从大洋洲东部开始,经过太平洋东部、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极东南部,在大西洋西北部结束。全食带宽约200千米,全食阶段持续最长时间为4分28秒,在墨西哥境内。
“本次全食带穿越众多城市,交通和生活设施便利,相信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爱好者和游客前往观看。”修立鹏说。
修立鹏表示,我国上一次看到日全食是2009年7月22日,下一次则是2034年3月20日,不过只有新疆、西藏和青海的少数地区在日落前赶上一点尾巴,观测难度较大。而次年2035年9月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则非常值得期待,其全食带经过西北、华北和北京市区。
- 原标题: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9日上演,“追日”飞机15000米高空收集关键数据
- 责任编辑: 戴佳源 
-
“2021年7月至今,遭美方无端滋扰盘查遣返的中国公民近300人”
2024-04-09 07:17 中美关系 -
韩财长着急:要紧急适应来自中国的竞争
2024-04-08 22:20 三八线之南 -
TikTok在整个欧洲政界,真香
2024-04-08 22:04 观察者头条 -
“担忧被华卡脖子,欧洲军火商抢囤中国棉花”
2024-04-08 21:00 欧洲乱局 -
“伊朗告知美国:做到这点,将不会报复以色列”
2024-04-08 20:49 伊朗局势 -
财政部介绍耶伦访华情况,回应“产能过剩”
2024-04-08 19:21 中美关系 -
“中国造出了带轮子的手机,这就是他们的魔力所在”
2024-04-08 19:10 观察者头条 -
“一天遇袭三次”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核危险警告
2024-04-08 18:02 乌克兰之殇 -
美方诬称中方加深对俄军事支持,外交部驳斥
2024-04-08 16:44 中俄关系 -
铁矿石太过依赖澳大利亚?中企在北非重要项目已开工
2024-04-08 16:32 非洲之窗 -
“有人在乌克兰接应,还承诺给我们每人100万卢布”
2024-04-08 16:21 俄音乐厅恐袭 -
那边搞着联合军演,这边还声称想和中国对话
2024-04-08 16:18 南海局势 -
“俄宣已渗透我们共和党,在众议院都能听见”
2024-04-08 16:12 美国政治 -
美日菲领导人将讨论加强安全合作,外交部表态
2024-04-08 15:56 -
巴基斯坦总理每月亲自监督,“保护中国公民安全是首要任务”
2024-04-08 15:55 巴铁 -
美军计划在亚太部署中程导弹,中方回应
2024-04-08 15:54 -
日本拟加入“奥库斯”?中方:严重关切
2024-04-08 15:53 中国外交 -
耶伦重申:不与中国脱钩,脱钩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2024-04-08 15:48 中美关系 -
王毅会见越南副总理陈流光
2024-04-08 15:31 中国外交 -
马斯克怒批巴西法官下令封禁X平台账号:违宪可耻,辞职下台
2024-04-08 14:25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