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官员抱怨:拟定联合声明时,美方每两句话就要把中国写进去
最后更新: 2024-04-07 14:22:10(观察者网讯)
当地时间周五(4月5日),美国与欧盟宣布延长在“识别半导体行业的干扰活动”方面的行政合作,欧盟将配合美国去年年底展开的涉华供应链审查,也对欧盟国家企业采购中国制造芯片情况展开调查。香港《南华早报》5日对此称,美欧对中国在传统制程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感到担忧,正为此联手制定对策。
不过,不少媒体也观察到,这对跨大西洋盟友在应对中国问题上的“团结”实际十分脆弱,双方各自难掩分歧。“政客”新闻网欧洲版5日引述匿名欧洲外交官披露,在拟定联合声明时,美方几乎要求“每两句话就把中国写进去”,欧洲方面则力图淡化涉华措辞,因为他们仍想与中国保持商业联系。
4月5日,比利时鲁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韦斯塔格出席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TC)第六次部长级会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5日在比利时鲁汶结束第六次部长级会议,据《南华早报》5日报道,欧盟委员会负责数字政策和竞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韦斯塔格在会后说:“我们将(与美国)协调开展一项自愿调查,这样我们就能解决一些相同的问题,以便进行比较。”
根据双方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美国和欧盟计划共享关于“非市场政策与实践”的情报,并协商制定解决“全球供应链畸形”的具体计划。《南华早报》称,此次欧盟将通过调查了解中国在传统芯片领域的巨大产能会如何影响欧洲市场,以评估该行业的“可信度”。调查结果预计今夏公布。
在会后发布会上,韦斯塔格说:“你会发现这些必不可少的芯片随处可见。它们应满足怎样的标准才能适得其所且安全地安装在所有这些不同的电器中呢?”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则声称,目前大约60%的传统芯片由中国制造,“我们知道,中国政府对该行业提供了大规模补贴,这可能引发市场严重扭曲,这正是我们关注此问题的原因”。
雷蒙多还宣称:“中国人每天醒来都在试图找出如何绕过我们的出口管制,这样他们和他们的军队就可以接触到我们包括芯片在内的最先进的技术。这意味着我们每天醒来都必须有动力保护我们国家的公民,我们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就是欧洲合作。”
《南华早报》介绍,TTC成立于2021年6月美国-欧盟峰会期间,被广泛认为是西方与中国竞争制定未来全球经济技术标准的一种方式。不过,由于美国总统大选和欧洲议会选举将近,曾破坏欧洲信任的前总统特朗普有可能重新入主白宫,这场会议也被一些观察人士视为该机制的最后一场会议。
“欧盟和美国誓言联手对抗中国,但难掩裂痕”,“政客”新闻网欧洲版5日以此为题报道,与许多高级别会议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布鲁塞尔和华盛顿之间的分歧在峰会召开前的几周,在起草联合声明的来来回回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尖锐。
报道称,如何与北京打交道是双方争论的焦点。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洲外交官坦言:“华盛顿要求‘每两句话就把中国写进去’,一直在将中国这颗钉子敲打进去(联合声明)”。另一边,欧洲各国政府都力图淡化针对北京的措辞,因为他们渴望与北京保持商业联系。
无独有偶,《南华早报》也提到,据会议现场人士透露,在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期间,美国官员将中国问题列在每份声明的首位,并在每场讨论中都将中国放在突出位置。但欧洲人对这一话题却不太感冒,在讨论中更倾向于避免针对特定国家。欧盟消息人士说,欧盟成员国并不热衷于在文件中点名中国。最终这份12页长的联合声明中仅有三处提到中国。
有分析认为,美欧此次针对协同调查的结果可能对那些用于制造传统芯片的工具或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即依赖所谓“友岸外包”,从包括印度在内的地缘政治盟友那里制造和采购,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对此,有声音担心这些限制措施可能损害西方芯片制造商。
英国芯片咨询公司Future Horizons首席执行官马尔科姆·佩恩 (Malcolm Penn)对德媒表示: “制裁只会延缓中国在该领域取得主导地位,但没法阻挡它。”他举例说,例如尽管西方在俄乌冲突升级后对其向俄罗斯的出口实施了制裁,但出口商和俄罗斯买家通过第三国找到了规避制裁的办法。
佩恩认为,在互相进行贸易制裁的情况下,西方国家将无法以足够快的速度提高芯片产能,来弥补中国芯片的进口短缺。他警告:“即使今天就决定进行更多的国内生产投资,至少要等上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第一批芯片产出——这还是在建厂过程没有出现延误,也找到了有能力的运营者的前提下。”
去年12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将收集中国生产传统半导体的信息,以追踪美国企业对中国技术的依赖程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时回应表示,全球产供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干预,将经贸问题工具化、武器化,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加剧全球产供链安全风险,最终受损的是包括美国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利益。美方应当切实尊重国际经贸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针对所谓中国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一说,中方也早已多次予以驳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曾指出,这种说法既缺乏国际经贸规则依据,也与事实完全不符。从全球来看,存在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也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发挥政府作用有效结合的成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蓉 
-
法国推光伏新规,“和我们对中国电车所做的一样…”
2024-04-07 11:47 能源战略 -
抗议人群高喊内塔尼亚胡“有罪”,汽车高速撞向抗议人群……
2024-04-07 11:37 巴以恩仇录 -
“针对中国”,菲美日澳今日在南海举行首次联合军演
2024-04-07 10:45 南海局势 -
“依我看误击不奇怪,以色列人通常先开火再问发生了啥”
2024-04-07 10:22 巴以恩仇录 -
“亲俄总理的盟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议长赢得总统选举
2024-04-07 09:12 -
曾叫嚣中国是“刺客”,如今他对华软化:可以做生意
2024-04-07 08:55 观察者头条 -
以军证实:无人机在黎巴嫩南部上空被真主党击落
2024-04-07 08:41 巴以恩仇录 -
厄瓜多尔外长:进入使馆前,已与墨西哥充分对话
2024-04-07 08:26 -
塔吉克斯坦外交部:有关乌使馆在塔招募雇佣军参加反俄活动的指控不实
2024-04-07 07:26 俄音乐厅恐袭 -
哈马斯将派代表团前往开罗参加停火谈判
2024-04-07 07:14 巴以恩仇录 -
尼加拉瓜宣布与厄瓜多尔断交
2024-04-07 07:09 -
点名巴基斯坦,印防长放话会“越境追杀”
2024-04-06 23:38 印度惊奇 -
泽连斯基会见美国国会代表团,期待美国会尽快决定
2024-04-06 23:06 乌克兰之殇 -
中国车企“低调”投资墨西哥,美国坐不住了
2024-04-06 20:38 新能源汽车 -
谁还在硬着头皮给以色列供武?
2024-04-06 20:37 -
伊朗官员放话:全军高度战备,必以直接行动回应
2024-04-06 18:22 伊朗局势 -
马克龙称俄罗斯肯定会试图干扰巴黎奥运会,俄方:不可接受
2024-04-06 18:21 俄罗斯之声 -
中国海警回应菲律宾侵闯鲎藤礁
2024-04-06 18:21 南海局势 -
“大众在中国跟不上,能保住10%份额已经很棒了”
2024-04-06 18:11 新能源汽车 -
何立峰同耶伦会谈:中方就美方对华经贸限制表达严重关切
2024-04-06 15:08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81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5“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6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