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中国学贡献奖得主白永瑞:当我还是个大学生,反思韩国时,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兴趣
最后更新: 2023-11-30 15:10:3611月24日,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围绕主题“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400余名中外嘉宾参会。
大会还公布了2023中国学贡献奖。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白永瑞成为获奖者之一。
2023中国学贡献奖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组织评选,在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宣布并颁奖。该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世界范围内,为推动中国学发展,弘扬中华文明,促进海内外中国学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
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白永瑞
以下为白永瑞教授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能获得 “中国学贡献奖”,让我感慨万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我在反思韩国社会的过程中,对中国的革命产生了兴趣。不过,那时还处于冷战期,我们只能通过非常有限的信息去了解中国。生活在“分断的韩半岛”南侧的人们,因为无法直接接触中国大陆,所以就只能发挥“半国”的想象力。1992年中国和韩国正式建交后,人员、知识、物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以东亚为单位的地区性思考和实践也成为了可能。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提倡“东亚论述”,并从东亚视角去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我的研究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地的关注,得到了很多机会去和各地的学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进一步深化了我的思考。
目前中韩建交已经三十多年,相比当年,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全球性大转折的局面已经到来,但未来还将面临很多带有不确定性的复合型危机。所以,现在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局限性进行根本性思考,并由此摸索出文明转折的可能性。
我希望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和社会在走向“另一种普遍文明”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尊重彼此积累至今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对于这些“资源”,需要我们从各自的切身感受出发,加以批判性地探讨。因为只有我们不断探索,最大限度地充分加以利用,这些“资源”才能成为克服资本主义弊端的动力。
思考“另一种普遍文明”这一巨大的课题时,在具体的实践方面,我们仍然需要从自己所身处的生活现场出发。此时,心怀“以小成大”的态度将格外重要。成大事者,要先做好小事,但必须心怀大志,不拘泥于小节,这样就能获得更强的执行力。
我的学术生涯始于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后来扩大到对东亚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因为好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青年为什么参加革命,所以分析了他们的日常文化。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在文明转折时期经历身份认同上的危机后,形成了“社会变革的自我”。这就是我博士论文的内容。后来,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现代中国适应“国民国家”和克服“国民国家”的轨迹上,并将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进而发现东亚各国之间的相关性。
我之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希望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去完成探索“东亚共生社会之路”的课题。因此,我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拓展至解释东亚人之间的相互认识,尤其是历史认识。近来,在回顾自己的过往研究后,我又给自己增加了新的研究主题:考虑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中国”,而世界正面临全球性大转折的危机,因此我打算以“批判性全球本土主义”的视角,从比较和联动的角度去思考中国问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身在韩国的我之所以对中国产生兴趣,主要是希望通过借鉴中国去反思韩国。而现在的中国学,则需要整个韩半岛和中国互相借鉴,相互参照。当然,不仅是韩国,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中国学都会起到同样的作用。为此,我们首先要培养“聆听的能力”,也就是要深入地去“聆听”对方,由此反思自己以往的认识,进而升级自己的认识。我相信,如果“聆听的能力”得到有效发挥的话,那么能够孕育出“另一种普遍文明”,“共生的中国学”也将会应运而生。
非常感谢诸位关注并“聆听”我想通过研究成果所传递的一点浅见。获得这项殊荣,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也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机会去进行反思。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实施近3年后,商务部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双反”措施进行复审
2023-11-30 15:07 -
“临时停火再延长一天”
2023-11-30 13:54 巴以恩仇录 -
“我们不能让下一代美国学生不了解中国,不学汉语”
2023-11-30 13:43 中美关系 -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谴责美国会
2023-11-30 13:14 香港 -
韩国仅得29票,他们怒了
2023-11-30 12:12 -
泽连斯基被美媒评为“年度梦想家”
2023-11-30 11:49 乌克兰之殇 -
美气候特使克里:美国将在COP28上与中国合作
2023-11-30 11:00 -
“为什么澳大利亚军舰要去东海?中方采取的行动非常专业”
2023-11-30 10:49 中国外交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2023-11-30 09:53 观察者头条 -
中方主持安理会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
2023-11-30 09:41 巴以恩仇录 -
沙特阿拉伯对自中国、俄罗斯进口的磺化萘甲醛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3-11-30 09:30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
2023-11-30 08:56 巴以恩仇录 -
“遭美国延发签证,伊朗外长错过联合国巴以重要会议”
2023-11-30 08:50 巴以恩仇录 -
王毅:在战与和的十字路口,中方为和平尽责为正义发声
2023-11-30 08:45 巴以恩仇录 -
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2023-11-30 08:23 巴以恩仇录 -
以总理:停火结束后将继续加沙的军事行动
2023-11-30 07:58 巴以恩仇录 -
他俩跑卡塔尔会面,谈停火和人质释放
2023-11-29 22:57 巴以恩仇录 -
“俄乌打仗,这个北约国家怒赚300亿美元”
2023-11-29 21:52 乌克兰之殇 -
这国要改国旗:中间图案像向日葵,代表“善变和奴性”
2023-11-29 21:22 -
美国会也要对华敏感技术投资设限,结果在众院受挫了
2023-11-29 20:58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4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0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8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8“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