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议长候选人退出,美国国会再次陷入混乱
-
李泽西欢迎一切建议和意见 [email protected]
【文/观察者网 李泽西】
20日,美国众议院再度举行议长选举,由于共和党依然无法统一意见,选举再度失败,众议院共和党随后在一次秘密选举中投票剥夺了吉姆·乔丹(Jim Jordan)议长候选人的资格。这是共和党过去十天内第二个退出选举的议长候选人,自前议长麦卡锡3日遭到罢免以来,美国众议院已经近3个星期没有正式的议长。
在过去一周内,乔丹已连续输掉三次议长选举,期间不断流失支持者,从第一次的200票支持,到第二次的199票支持,到20日的194票支持,党内质疑声音也越来越大,许多反对乔丹的温和派议员纷纷呼吁乔丹退出选举。20日晚些时候,众议院共和党举行了一次秘密选举,决定是否保留乔丹的议长候选人资格,尽管乔丹在当天议长选举中只遭到25票共和党反对,但是这次秘密选举中只有86人支持乔丹,112人反对乔丹,乔丹的议长候选人资格随即遭到剥夺。
20日晚,乔丹表示自己议长候选人资格遭到剥夺(图源:NPR)
乔丹此前曾称自己致力于夺得议长席位,“不管投到第几轮”,20日早上还强调麦卡锡通过多轮选举才得到议长席位。前议长麦卡锡承认,此刻是众议院共和党的“至暗时刻”,并再次谴责了此前投票支持罢免自己的8名共和党议员为“8名疯子”。
一些美媒报道对于乔丹同意安排这一“秘密投票”感到不解,因为乔丹竞选议长部分依仗的是右翼选民向共和党温和派议员施压,许多对乔丹投反对票的议员遭到自己和家人的个人信息全网曝光,甚至有多名议员家属称收到右翼乔丹支持者的恐吓信息,CNN报道称一名议员的妻子遭到威胁“如果你的丈夫不支持乔丹,我们就会跟踪你和你们的孩子,骚扰你们”;然而,“秘密投票”却给了许多对乔丹“敢怒不敢言”的议员一个完美的“宣泄”平台。
多名反对乔丹的议员表示,乔丹“默许”支持者采取的“恐吓拉票”手段坚定了自己的反对立场。尽管乔丹本人19日发推谴责恐吓议员的做法,但是他的一些政治盟友,如斯科特·佩里(Scott Perry),却在表达诸如“议员遭到选民唾骂是自己做出的选择的后果”等被认为在为此类做法“正当化”的言论,其他支持乔丹的议员更是质疑“恐吓信息”的真实性。乔丹的一些政治盟友还指控温和派议员是在“宣泄对麦卡锡遭到罢免的不满”,但是认为乔丹没有支持罢免麦卡锡,温和派议员不应“迁怒”乔丹。一些温和派议员则认为,如果乔丹获得议长席位,支持罢免麦卡锡的声音将获利,不希望“奖励极端行为”。
《纽约时报》对于温和派表现出来的坚决反对姿态感到惊讶,表示这些议员过去不断屈服于党内右翼人士的压力,甚至被认为是“软柿子”,这次“出人意料的站起来了”,认为这也变相体现了乔丹是个多么极端和“拉仇恨”的人。
乔丹是司法委员会主席,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他的“政治打手”风格也被认为与特朗普较为相似。不过,在过去几天内,为乔丹背书的特朗普发表的言论主要涉及巴以冲突和自己的总统选举共和党初选选情,除了17日简单重申了一句自己背书乔丹以外,没有再提及众议院议长选举,也没有媒体报道表明特朗普为乔丹提供过任何实质性的支持。他目前尚未就乔丹结束参选做出表态。一些共和党人士曾提出让特朗普担任议长,但是由于特朗普遭到多项起诉,担任议长的资格存疑,加上特朗普此前对乔丹的背书,这些声音逐渐减少。
乔丹20晚对于这一次机会表达了感激,并提出接下来的工作是选出下一个共和党议长候选人,但他没有表示,自己支持谁参选。在乔丹正式退选后,共和党众议院“三号人物”汤姆·埃默(Tom Emmer)宣布参选,立刻得到了前议长麦卡锡的支持,美媒认为埃默因具有较为广阔的关系网而有较大优势,但仍面对需要拉拢极右翼的挑战。共和党极右翼得到最多支持的是拜伦·唐纳兹(Byron Donalds),唐纳兹在年初就曾多次投票反对麦卡锡担任众议长。
此前竞选议长的共和党国会“二号人物”史蒂夫·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表示自己不会再度尝试竞选议长。11日,斯卡利斯曾以14票的优势击败乔丹获得共和党的议长提名,虽然他得到了乔丹的公开支持,但是许多支持乔丹的议员公开表示绝不会支持斯卡利斯,而麦卡锡的政治盟友也在散布对斯卡利斯不利的旧闻——麦卡锡据悉与斯卡利斯有个人矛盾。面对不利局面,斯卡利斯12日宣布退选,乔丹13日被提名为共和党议长候选人,但是过程中也有81人投反对乔丹的“抗议票”。
史蒂夫·斯卡利斯(左)和吉姆·乔丹(右)
临时议长帕特里克·麦克亨利(Patrick McHenry)称已安排23日的一次共和党候选人座谈会,24日安排了党内选举,争取选出本月第三个共和党议长候选人。
一些温和派的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曾提出赋予临时议长麦克亨利更广泛的职能,使他在未来几个星期内掌握更接近正常议长的权力,绕过选不出议长的困局。据美媒报道,这一想法得到了前议长麦卡锡的支持,一度也得到乔丹的支持——乔丹支持的理由据悉是为了给自己更多“缓冲”时间来慢慢拉拢反对者——不过在许多乔丹支持者表示坚决反对后,乔丹又公开表示反对这一提议。
目前,麦克亨利只被允许安排正常议长的选举。共和党反对人士一方面批评麦克亨利的温和立场,另一方面则担心,如果临时议长被赋予更多的权力可能会开启糟糕的先例,未来加剧国会“争夺继承人资格”的阴谋内斗,甚至出现“继承人背刺提名自己的议长”。
临时议长麦克亨利
在一旁“看热闹”的民主党则一直在强调共和党的“极端”和“不负责任”。民主党众议院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Hakeem Jeffries)谴责乔丹是“极端MAGA的领袖”和“混乱的代言人”,呼吁两党达成妥协方案。他对于“赋权麦克亨利”的提议没有表示反对,但也没有表示支持,只是称“需要考虑”。在过去三次众议长选举中,民主党全员保持团结,一致投票支持杰弗里斯,有的民主党呼吁四到五名共和党人士投票支持杰弗里斯,从而结束混乱局面。不过,一些温和派共和党人士批评称,麦卡锡之所以被罢免,也是因为所有民主党议员与8名共和党议员一同通过罢免决议。
美国国会持续瘫痪期间,依然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美国总统拜登提出一项为以色列、乌克兰和美墨边境提供1000亿美元的紧急拨款,但是需要国会的通过。
与此同时,美国9月30日通过的短期支出法案只将维持政府运行至11月17日,如果众议院无法通过新的短期支出法案或者他们本应通过的正常财政预算法案,美国政府将陷入停摆,但有些美国政治分析人士悲观的认为,众议院在11月17日前可能都无法选出议长,更别提通过一项预计争议巨大的财政法案,毕竟麦卡锡遭罢免的直接原因就是短期支出法案上达成的妥协。被认为是触发共和党右翼对麦卡锡不满的债务危机也在日益加剧。
拜登19日呼吁国会拨款支持以色列、乌克兰和美墨边境
标签 共和党-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到底算“逃兵”还是“俘虏”?美军有决定了
2023-10-21 10:07 美国一梦 -
“北溪2.0”发酵,这国威胁“封锁俄船只”
2023-10-21 10:02 欧洲乱局 -
柏林多发示威集会存在激化、暴力风险,中使馆提醒
2023-10-21 08:50 德意志 -
以色列确认:哈马斯放了
2023-10-21 08:23 巴以恩仇录 -
王毅:中方始终站在广大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正当诉求一边
2023-10-21 08:16 中国外交 -
以方通知联合国机构撤离五所学校
2023-10-21 08:02 巴以恩仇录 -
中方将派团出席巴勒斯坦问题开罗峰会
2023-10-21 07:49 巴以恩仇录 -
以色列驻欧盟大使:欧盟该学她
2023-10-20 22:58 欧洲乱局 -
他俩一见面,北约、美国都急了
2023-10-20 22:26 俄罗斯之声 -
涉中企99年租约,澳政府终表态:没必要取消或更改
2023-10-20 21:58 观察者头条 -
瑞典环保少女表态:与加沙站在一起
2023-10-20 21:39 巴以恩仇录 -
“封杀”半岛电视台?以色列紧急通过新规
2023-10-20 21:01 巴以恩仇录 -
土耳其力求取代“印欧经济走廊”,还提到加强与中国合作
2023-10-20 20:37 -
“俄方撤销批准‘禁核试条约’数小时后,美国进行了核爆试验”
2023-10-20 20:19 凉战 -
古特雷斯在拉法口岸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吁停火
2023-10-20 20:19 巴以恩仇录 -
“今天不惩罚以色列,明天他还这么干!”
2023-10-20 19:33 巴以恩仇录 -
“美方安排,巴总统拒了”
2023-10-20 19:24 巴以恩仇录 -
哈马斯发言人被以色列逮捕,此前曾被以方关押24年
2023-10-20 19:19 巴以恩仇录 -
出于安全考虑,以色列已撤离所有驻土耳其外交官
2023-10-20 18:04 巴以恩仇录 -
马哈蒂尔狠批拜登:“怎么敢明目张胆地撒谎?!”
2023-10-20 16:14 巴以恩仇录
相关推荐 -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48“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3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4“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