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大使:10月23日起驻韩使领馆全面取消签证预约
最后更新: 2024-05-09 01:53:56据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8日,邢海明大使接受韩国纽斯频通讯社对话,就便利中韩人员往来、加强中韩人文经贸合作等发表看法,并宣布10月23日起中国驻韩使领馆将全面取消签证预约。对话全文如下:
1.自2023年1月初,中国全面开放疫情管控后,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提高外国人访华便利性。请介绍一下中国目前采取了哪些政策以及其成果如何。
今年以来,中方出台了一系列便利措施,全力保障外国人来华渠道稳定畅通。1月起,恢复审发多次签证、口岸签证和过境免签政策;3月中旬起,全面恢复旅游签证、区域性免签及疫情前的多次签证入境功能;8月10日起,对符合条件的一次或两次入境的商务、旅游、探亲、过境、乘务类签证申请人阶段性免采指纹;8月30日起,取消赴华人员入境前新冠病毒检测要求;9月20日,经优化调整后的新版签证申请表正式上线,申请人填表时间将大幅缩短。
上述措施取得积极效果,中国驻外使领馆签证签发量快速回升。截至9月底,我们使馆签证发放量已超过去3年总和。中韩人员往来逐步恢复意味着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正在恢复常态,我对此感到高兴,期待两国人员往来尽快恢复并超过疫情前水平。
2.一些韩国人认为,相较以前,获得中国入境签证变得更困难一些。中国的签证政策是否发生了变化?此外,未来在签证政策方面是否有新的计划?
正如上面所说,中方出台一系列措施后,获得中国签证更容易了,而非相反。如果说中国签证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那就是变得更加便利化了。借此机会,我宣布一条重要消息,10月23日起,中国驻韩使领馆全面取消签证预约,实现应收尽收、即到即办。韩国朋友去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申请签证,最快能在第二个工作日拿到签证,基本上能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中韩是搬不走的友好近邻,双方人员往来规模庞大,疫情之前已达千万人次。为更好满足韩国朋友赴华需求,使馆和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经常加班加点受理签证申请。我们将继续为便利中韩人员往来作出积极努力。
3.在韩国社会,有不少人期望中韩之间的人文交流和经济合作扩大,两国关系更加友好。您认为为实现这一目标,双方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建交31年来,人文交流、经贸合作一直是中韩双边关系的重要支柱。可以说,中韩既是以利相交,也是以心相交。中韩毗邻而居,共享东方价值观,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缔造者,有着数千年交往历史,这些构成了中韩“共同语言”,也是两国人文交流的动力之源。只要双方多走动、多往来,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两国人文交流必能实现和谐共振。中韩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经济联系密切,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双方要做大合作蛋糕,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挖掘高新技术、绿色低碳等合作新增长点,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今天中国政府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有望实现全年5%左右的目标。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也于今天在北京开幕,韩国政府派出高级代表出席论坛。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一带一路”合作深入推进将为全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中方愿同韩方在双边和“一带一路”合作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共享发展红利。
4.今年是中国放开疫情管控的第一年,中方也恢复了赴韩团队旅游。最近中韩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状况如何?明年的展望如何?
中韩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互为主要旅游目的地。随着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国旅游业时隔三年迎来春风。有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中秋、国庆假期出境游的整体订单同比增长了20倍。中国公民赴韩团队游刚一恢复,来韩机票、酒店预订量就同比增长近10倍,现在明洞能听到越来越多的中文。中国旅游业界估算,目前中国出境游市场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左右,明年有望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韩国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措施,力争今年内吸引200万中国游客。同样,韩国中秋假期期间,有许多韩国朋友去中国旅游、探亲,其中不少人去杭州观看亚运会比赛。我希望两国游客常来常往,为两国友好注入更多活力。
5.作为韩国人,我在疫情期间因工作原因在北京生活了3年6个月。对我来说,中国的生活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是比较满意的。您认为,目前在韩国生活的中国人有什么困扰或难处?
在韩长期工作、生活、学习的中国公民约有80万至100万人,他们是中韩间的重要桥梁,也为韩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一直以来,韩方为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外国公民提供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我对此表示感谢。希望韩方今后对所有在韩外国人一视同仁,帮助中国公民更好融入当地社会,让两国民心相通之桥越发坚固。
6.最近,麻辣烫和糖葫芦等中国美食在韩人气颇高。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喜欢除了炸酱面以外的现代中国美食。美食文化是促进中韩两国民间交流的好方式。如果中国驻韩大使馆在韩推广包括美食在内的日常中国文化,以此促进中韩民间友好,将对两国都有好处。您对此有何看法?
中国人讲“民以食为天”,韩国人说“金刚山也是食后景”,饮食文化在中韩两国民众日常生活中均占据重要地位。麻辣烫、羊肉串、糖葫芦、火锅等中国美食在韩风靡,还有不少韩国民众在家DIY复刻中国味道。事实上,除了上述人气单品,由点及面,两国民众能更直观地体会到两国文化紧密相连的共通之处与各具特色的和而不同。首尔有中国文化中心,欢迎韩国朋友前去体验饮食等中国文化。我本人和大使馆将继续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增进民间友好作出不懈努力。
7.大多数韩国人对中国充满兴趣,想进一步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也有部分韩国人对中国持有偏见。您对韩国民众有何寄语?
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也是分不开的伙伴。中韩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相扶相济的传统源远流长。400多年前,朝鲜半岛爆发壬辰倭乱,两国军民戮力同心、并肩作战,有力击退外敌侵扰。上世纪,面对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两国人民同仇敌忾、倾力相援,取得了各自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建交后,两国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交融格局,助力各自国内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也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一段时间以来,中韩两国人民彼此存在一些误解。中国有句古话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还有句话叫“百闻不如一见”。如果两国民众多走动、多沟通,亲身感受一下真实生动的中国和韩国,相信许多误解会自然消除。当前,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欢迎韩国企业赴华投资兴业,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土人情皆具特色,欢迎韩国朋友多去走一走、看一看。中国始终欢迎韩国各界友好人士。
纽斯频通讯社成立于2003年,系韩最大综合性民营新闻通讯社,在中国设有分社。
- 责任编辑: 范维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11“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74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29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86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