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获奖
最后更新: 2023-10-09 20:07:33(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以表彰其增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
瑞典皇家科学院介绍,克劳迪娅·戈尔丁于194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197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戈尔丁首次全面介绍了几个世纪以来女性收入和劳动力市场参与情况,其研究揭示了变化的原因,以及剩余性别差距的主要根源。
介绍称,女性在全球劳动力市场中的代表性严重不足,而且当她们工作时,其收入低于男性。戈尔丁查阅档案并收集了美国200多年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她证明了收入和就业率方面的性别差异如何以及为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戈尔丁证实,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率在整个时期内并没有呈现上升趋势,而是形成了U形曲线。十九世纪初,随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已婚妇女的参与程度有所下降,但随着二十世纪初服务业的发展,已婚妇女的参与程度开始增加。戈尔丁将这种模式解释为结构性变化和关于妇女对家庭责任的社会规范不断演变的结果。
U形曲线:几个世纪以来,已婚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参与情况 瑞典皇家科学院供图
二十世纪,妇女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而在如今的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妇女的教育水平已经远远高于男性。戈尔丁证实,获取避孕药为女性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新的机会,并在加速这一革命性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二十世纪实现了现代化、经济增长和女性就业比例不断上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女性和男性之间的收入差距几乎没有缩小。戈尔丁认为,部分原因是影响一生职业机会的教育决策是女性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做出的。如果年轻女性的期望是由前几代人的经历形成的——比如她们的母亲,直到孩子长大后才回归工作——那么年轻女性的职业发展就会很慢。
成为父母后,女性与男性的不同收入变化。瑞典皇家科学院供图
从历史上看,收入方面的性别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教育和职业选择的差异来解释。然而,戈尔丁表明,如今性别收入的差异大部分都出现在从事同一职业的男性和女性之间,而且主要是随着第一个孩子的出生而出现的。
“了解女性在劳动中的角色对社会很重要。得益于克劳迪娅·戈尔丁的开创性研究,我们现在对潜在因素以及未来可能需要解决的障碍有了更多了解。”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委员会主席雅各布·斯文森(Jakob Svensson)说道。
克劳迪娅·戈尔丁 资料图 图源:哈佛大学网站
据《北大金融评论》此前介绍,克劳迪娅·戈尔丁是哈佛大学史上第一位女性终身教授,也是全球最有名的女性经济学家之一。作为一名经济史学家和劳工经济学家,戈尔丁的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收入不平等、性别经济学、技术变革、教育和移民等。她的大部分研究都注重结合大量的经济史数据,通过过去的视角来解释现在,并探索当前关注问题的根源。
戈尔丁最为人所知的是她关于美国经济中女性角色的历史研究。她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论文涉及女性追求事业和家庭的历史、高等教育中的男女同校、“避孕药”对女性职业和婚姻决策的影响,教育水平对女性婚后随夫姓的影响,以及妇女就业的新生命周期等。戈尔丁认为,生活中女性总是在不断地支付或多或少的“性别成本”,这源于女性被轻视的历史以及人们对女性错误的认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范维 
-
前8月,韩国自华进口电动汽车电池总额超去年全年
2023-10-09 19:41 三八线之南 -
哈马斯称以方空袭致4名以色列被俘人员丧生
2023-10-09 19:37 -
以色列防长:全面封锁加沙
2023-10-09 18:34 -
以色列集结10万预备役部队,双方死亡超1100人
2023-10-09 17:12 巴以恩仇录 -
“战”至纽约,巴以支持者街上对骂
2023-10-09 16:42 巴以恩仇录 -
巴以冲突升级,外交部密集回应
2023-10-09 16:36 巴以恩仇录 -
外交部:提醒中国公民暂勿前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2023-10-09 16:31 巴以恩仇录 -
中方回应舒默涉巴以冲突言论
2023-10-09 16:20 巴以恩仇录 -
一名中国血统的以色列女子被哈马斯绑架?外交部回应
2023-10-09 16:12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将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
2023-10-09 15:53 中国外交 -
哈马斯称已劫持大量人质,要求换囚
2023-10-09 15:32 巴以恩仇录 -
沙特外交大臣同美国务卿通电话,讨论巴以局势
2023-10-09 15:21 巴以恩仇录 -
多名公民丧生,布林肯泽连斯基发声
2023-10-09 11:55 巴以恩仇录 -
“布林肯要求阿拉伯国家谴责哈马斯,被拒”
2023-10-09 11:43 巴以恩仇录 -
以色列要把矛头指向伊朗?
2023-10-09 11:34 巴以恩仇录 -
阿拉伯国家纷纷表态,多国要求以色列停止挑衅
2023-10-09 10:44 巴以恩仇录 -
德国争论是否暂停对巴勒斯坦援助
2023-10-09 10:38 德意志 -
音乐节变“射击场”:发现至少260具遗体
2023-10-09 10:35 巴以恩仇录 -
巴以新冲突已致1100多人死亡,美国舰机将靠近以色列
2023-10-09 08:51 巴以恩仇录 -
阿富汗地震已致2445人遇难,中国红会提供20万美元紧急现汇援助
2023-10-09 08:25 阿富汗
相关推荐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01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82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6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