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印交恶,外媒“拉印制华”的心凉了...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更新: 2023-09-21 11:58:16【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美国等国正向印度示好以制衡中国,但特鲁多的罕见攻击却让西方陷入尴尬。”不断靠拢的印度和西方,突因一起谋杀案掀起轩然大波。
路透社20日注意到,加拿大因锡克教领袖谋杀案点名道姓指控印度,这种案件通常会在加拿大的“民主盟友”中引发强烈反应,但这次情况却有些不同。报道直言,西方国家之所以选择低调,与中国不无关联,在加拿大公布更多确切证据之前,他们并不愿真正介入此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前在官方层面西方国家的表态有些“投鼠忌器”,但这场风波无疑给西方“拉印制华”论浇下了一盆冷水。印度在线媒体《公民报》20日指出,“印度与加拿大的裂痕可能演变成印度同整个西方的问题”,印度不会遵照西方的利益行事,美国对抗中国的“印太联盟”前途未卜。还有英国媒体直言,西方应从这场风波中吸取教训,一些人寻求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乃至利用其对抗中国,终究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没有盟友支持,加拿大的选择很有限”
路透社20日称,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8日对印度政府发出指控时,由美英澳新加组成的“五眼联盟”其实已经在讨论此事。结果到目前为止,这个情报联盟一直保持着沉默。美国方面表态说对案件“深感关切”,敦促印度“配合调查”;英国则拒绝公开批评印度,还表示双边贸易谈判将按计划继续进行。英国外相克莱弗利在一份关于此事的声明中甚至没有提到印度的名字。
9月18日,特鲁多指控印度政府或参与了针对加公民的谋杀/CBC
据《华盛顿邮报》早前披露,在上周于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加拿大曾试图推动一份谴责印度的联合声明,但遭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拒绝。不过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否认了这一消息,他说:“关于我们以任何方式拒绝加拿大的报道都是虚假的,我们将继续就此与他们协调和协商。”
至于西方盟友们为何“一反常态”选择低调,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妮·卡文(Stephanie Carvin)表示,“在西方制衡中国的算计里,印度很重要,加拿大则不然”。她说,这种情况确实会让加拿大与其他所有西方国家相比显得“越位”了。
英国查塔姆研究所的印度问题专家基耶蒂吉·巴杰帕伊(Chietigj Bajpaee)提到,英国处于一个困难的境地,既要支持加拿大,又要顾及到印度,因为英国希望印度成为贸易伙伴和盟友,帮助对抗中国。
“如果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表明印度参与其中,我认为英国可能会保持沉默。”巴杰帕伊说,如果能与印度达成自由贸易协议,将是英印两国的“重大政治胜利”。
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前局长理查德·法登(Richard Fadden)说,在缺乏盟国支持的情况下,加拿大无法对印度作出太多动作,在中短期内,加拿大只能指望印度不要再做同样的事情。
“考虑到与中国的关系持续紧张,而且每个人都有兴趣推进与印度的关系,我们的五眼合作伙伴不愿意真正介入此事,这是可以理解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市国际治理创新智库的韦斯利·沃克(Wesley Wark)形容,“这有点像一场等待游戏。如果加拿大能够拿出非常确凿的证据,证明印度政府参与了一起暗杀企图,我想我们会得到更多盟友的支持。”
“但现在,由于盟国不愿意考虑对印度进行任何形式的联合谴责,加拿大的选择如今很有限——至少在能够提供确凿证据之前是这样的。”他说。
9月18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里市悬挂着被害锡克教领袖尼贾尔的画像/路透社
在印度否认加拿大有关谋杀案的指控后,特鲁多正受到国内保守党反对派的压力,要求其公开已经掌握的证据。加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呼吁政府拿出证据证明印度政府与暗杀有关。
不过到目前为止,特鲁多政府官员并未说明为何认为印度可能与谋杀案有关。
加拿大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他们原本希望等待更长时间再发表指控印度声明,但由于一些国内媒体想要率先爆料,政府才觉得必须采取行动。
一位资深消息人士称,加拿大尚未公布其所掌握的情报,是因为正在对谋杀案进行积极调查,在将证据整理好之前,特鲁多永远不会“大声说出来”,但政府希望很快会有更多信息。
“在面临全球机遇的关键时刻,印度绝对需要负责任地处理这件事——这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补充道。
“拉印制华,难”
近年来,有关美英等西方国家“拉印制华”的消息屡见报端。在这段“蜜月期”里,美国不仅积极拉拢印度加入针对中国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许诺防务、航天、经贸、供应链等诸多领域的投资与合作,还在对俄制裁问题上对印度“网开一面”。如今加印突然撕破脸,也给热衷炒作“拉印制华”的西方媒体浇了一盆冷水。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禁用华为、中兴?德国运营商不干了
2023-09-21 11:52 德意志 -
“法国又推出一个将中国电动车排除在外的武器”
2023-09-21 11:39 -
日本8月对华食品出口暴跌41.2%,创近12年最大降幅
2023-09-21 10:07 日本 -
中国签署《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
2023-09-21 09:56 -
俄维和车辆纳卡地区遇袭,全员遇难
2023-09-21 09:45 俄罗斯之声 -
波兰总理:将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2023-09-21 08:50 乌克兰之殇 -
亚美尼亚指责俄“做得不够”,佩斯科夫:这是阿塞拜疆内政
2023-09-21 08:25 -
泽连斯基与卢拉举行会谈
2023-09-21 08:05 乌克兰之殇 -
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外发生枪击事件
2023-09-21 07:34 -
美联储按兵不动,预计年内再加息一次
2023-09-21 07:09 观网财经-海外 -
洪都拉斯外长雷纳:同中国建交是正义的选择
2023-09-21 07:09 -
-
“巴基斯坦是过去式,加拿大是印度的新头号敌人”
2023-09-20 21:42 -
“与中国走太近或丧失主权”?柬埔寨首相驳斥
2023-09-20 21:06 观察者头条 -
此前中方逮捕的一名日本公民被刑拘?毛宁回应
2023-09-20 20:56 -
克宫回应拜登涉普京言论
2023-09-20 20:50 俄罗斯之声 -
“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还很遥远”
2023-09-20 20:41 欧洲乱局 -
“违抗”民意修好关系,日韩领导人获“肯尼迪勇气奖”
2023-09-20 20:09 -
人权理事会特别报告员呼吁高度关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
2023-09-20 20:09 -
“乌克兰如溺水之人”,波兰威胁上了
2023-09-20 20:05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