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就“顿巴斯市场遇袭事件”发布报告:证据显示由乌导弹造成
-
李泽西欢迎一切建议和意见 [email protected]
最后更新: 2024-05-09 01:03:19【文/观察者网 李泽西】
《纽约时报》18日发布调查报道,发现9月6日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康斯坦丁诺夫卡集市遭到的导弹袭击,很有可能实际上是乌克兰发射的,“误伤”自己人。6日恰逢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乌,集市袭击造成至少16人死亡和33人受伤,乌克兰和西方人士当时统一口径将此怪罪于俄军“惨无人道”的“恐怖主义行径”。
这是乌克兰4月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袭击。乌克兰就《纽约时报》的报道威胁对其发起调查。
6日集市爆炸现场监控视频
《纽约时报》指出,监控视频显示,在爆炸前一秒,多名现场居民突然朝西北方向望去,而一些车顶上也闪现一个类似导弹物体的倒影,从西北方向飞向集市。《纽约时报》对话的爆破专家称,现场爆炸痕迹也证实导弹来自西北。在康斯坦丁诺夫卡一带,与俄军的前线位于东部,西北为乌方控制区域。
康斯坦丁诺夫卡西北16公里左右,是个乌军地对空导弹发射阵地,《纽约时报》编辑6日就在该阵地附近,且在集市爆炸前的几分钟内恰好记录了乌军连发两枚导弹,还记录了其中一次发射的录音。当地居民证实了这一情况。
针对导弹本身,乌克兰称,这一导弹是俄罗斯S-300防空系统发射的。不过,《纽约时报》称,通过分析导弹碎片和弹孔形态,导弹更有可能来自乌克兰的“山毛榉”防空系统,具体是9M38导弹,多名《纽约时报》对话的导弹专家同意这一评估。虽然俄罗斯也使用前苏联研发的“山毛榉”防空系统,但是由于乌克兰坚称导弹来自S-300防空系统,这一细节也被认为是乌方说法有问题的证据。
《纽约时报》称,这样的“惨痛意外”可能有多重发生原因,包括电子系统故障、导向翼脱落等。“山毛榉”导弹最远射程约30公里,大约为疑似发射地点与巴赫穆特前线之间的距离。《纽约时报》称,现场的焦痕可能源自未燃尽的导弹燃油。
康斯坦丁诺夫卡周边地图(图源:《纽约时报》)
乌克兰和西方并没有等待调查结果就早已先下结论。6日事发后两小时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发文谴责了俄罗斯,形容此为“邪恶的”“恐怖主义”,称任何继续与俄罗斯交往的国家或组织都是忽视“惨无人道的现实”。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事发当时正在前往乌克兰的途中,期间宣布美国向乌克兰再提供10余亿美元的资金援助。他7日就此表示,“类似这样毫无意义的袭击,已成为乌克兰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法国也谴责俄罗斯“故意袭击集市”,“再次犯下了战争罪,必须为此承担责任”。
连联合国也第一时间掺和了进来。 联合国驻乌克兰人道主义协调员丹妮丝·布朗(Denise Brown)6日发布声明称,康斯坦丁诺夫卡集市遭遇到了“卑鄙的袭击”,虽然声明并没有直接称俄罗斯对此负责,但谴责了俄罗斯同日针对民用设施的其他袭击,并强调故意袭击民用设施是战争罪。不过,联合国官网转述她的声明时,直接称俄罗斯对包括康斯坦丁诺夫卡的集市发动了袭击。截至本文发稿,联合国尚未纠正这一说法。
实际上,《纽约时报》6日的报道中,也曾选择直接听信乌克兰的说法,称俄军袭击了集市,尽管自己实地报道的编辑本已记录下了与此不符的证据。全文没有给出任何俄军袭击的证据,甚至只随口提了一句“俄罗斯袭击了集市”后就忽略了本次袭击罪魁祸首是谁的话题,转而列举俄罗斯过去曾发动的袭击。几乎所有西方媒体在报道也直接称俄罗斯发动了袭击。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时报》原称“俄罗斯袭击”留下了“屠杀现场”,18日则称乌克兰袭击导致了“悲剧”。
《纽约时报》前后报道
《纽约时报》18日报道称,乌克兰起初试图妨碍其报道,包括阻挠其驻乌编辑前往事发现场,但后来编辑成功抵达现场,并对周边居民进行了对话。这一最新报道,引发了乌克兰愤怒的反驳,甚至威胁对其发起调查。
泽连斯基尚未发话,不过他的高级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Mykhailo Podolyak)19日发文称“某些外媒”质疑俄罗斯发动了针对康斯坦丁诺夫卡集市的袭击,是在“助长阴谋论”,因此“需要调查部门对其进行审查和法律评估”。他称乌克兰调查部门最终会发布报告,详细解释康斯坦丁诺夫卡集市袭击的具体细节。但是,他表示“无论如何”俄罗斯都对战争负责,而乌克兰的一切行动都是自卫。
据《乌克兰真理报》19日报道,一个匿名人士称乌克兰空军6日并没有运行“山毛榉”防空系统。
乌克兰战略宣传办公室19日发布声明称国家安全局正依法对集市袭击开展调查,由于调查正在进行,法律不允许就案件细节置评,并称任何相关说法都可能被俄罗斯宣传所利用。
在该声明发布后仅过了一个小时,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就发布声明称调查指向俄罗斯为凶手,坚称俄罗斯使用了S-300防空系统发动袭击,称这也是通过分析导弹碎片形态。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据此得出的结论与《纽约时报》截然相反。
《纽约时报》编辑对导弹碎片和弹孔进行测量
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瓦西里·内本齐亚(Vassily Nebenzia)12日曾向安理会表示,这次袭击是乌克兰“精心策划的挑衅”,本希望栽赃俄罗斯,但是网上流传的视频有力阻挠了乌方的企图,因此乌克兰试图“封锁相关消息”。他特别注意到了袭击与布林肯来访的时间恰好吻合。
一些乌克兰和西方网友则企图借内本齐亚的说法倒打一耙,称《纽约时报》的报道是在“抄袭俄罗斯宣传”,因此里面的一切内容都不可信。《乌克兰独立新闻社》报道称,乌克兰司法部等人员还对《纽约时报》报道的其中一名作者发起个人攻击,称他过去的文章时常指出乌军前线作战的问题,例如对居民区使用集束弹药、黑市倒卖坦克等,因此立场“一贯亲俄”。
不过,这篇文章共有六个作者参与联合撰稿。这名遭到乌克兰“特殊关注”的编辑此前已两度因“违反前线报道规范”而被乌克兰吊销报道许可证。
《纽约时报》报道发布后,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19日表示,乌克兰“自己炸自己”的做法,是其“一贯作风”,即便乌克兰不是故意的,此事也“证明了乌克兰去军事化的必要性”。
标签 乌克兰-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24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178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29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7最新闻 Hot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扎心了!日方送特朗普礼物,中国造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