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庆祝”,拜登悄悄地签署债务法案
-
李泽西欢迎一切建议和意见 [email protected]
【文/观察者网 李泽西】
当地时间3日,美国总统在白宫签署了提高债务上限的《2023年财政责任法案》。《美联社》注意到,与历届总统庆祝两党达成重大协议的做法不同,这次拜登没有举办大规模的公开签署活动,而是在总统办公室内一个人“悄悄地”签署,认为这体现了时间的紧迫性,而签署各方都不完全满意的协议,几乎拖到最后才避免违约,确实也不值得特别庆祝。
拜登3日独自签署法案(图源:白宫)
财政部此前曾表示,若协议未能及时通过,美国将于本月5日违约。
拜登在当地时间2日晚间发表讲话,称赞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抬高债务上限、削减部分开支的法案。这是拜登首次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发表公开演讲。他表示“通过这项预算协议至关重要,风险是巨大的。没有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但美国民众得到了他们需要的。我们避免了经济危机和经济崩溃。”
据美媒报道,部分共和党人士对该协议尤为不满。共和党4月提出的债务方案对多项福利和政府开支进行了大幅削减,但最终协议的开支削减幅度据此甚远,引起共和党保守派批评共和党众议长麦卡锡“浪费了谈判优势”,称协议是“对美国民众的侮辱”。
个别共和党人士还提出就此对麦卡锡众议长席位发起挑战。麦卡锡1月竞选众议长时连续十余次都未能当选,做出的一项让步允许任何一位众议员对自己职位发起挑战。1月曾“一反到底”,一次都未投票支持麦卡锡的新晋共和党议员伊莱·克兰(Eli Crane)在众议院通过协议后发推指出,更多民主党议员支持这一“所谓的右翼胜利”,“真是个笑话”。
克兰推特截图
该法案于5月31日通过众议院,314票支持、117票反对,其中民主党有165名议员投票支持,46人反对,而共和党仅149名议员投票支持,71人反对。参议院1日投票时,这一差距变得更为明显:民主党有44名参议员投票支持,4人反对,亲民主党的无党派参议员中两人投票支持,1人反对,而共和党仅17名参议员投票支持,31人反对。
拜登2日称,在谈判过程中,他与麦卡锡“完全坦诚布公”、“彼此尊重”。实际上,直到5月,拜登一直拒绝就削减开支与麦卡锡谈判,强调“只应继续借钱,不应此时控制开支”,但最终在这一点上做出了妥协。民主党内的“进步派”人士除了对协议削减补贴、在环境问题上让步的条款感到不满,还批评拜登违背此前做出的“不谈判”承诺。
拜登还称,这一法案在众议院和参议院以“压倒性优势”得到通过。在众议院固然如此,不过参议院最终投票支持该法案的只有63人,少4票就无法达到法案所需的60票。而在参议院投票前,多名参议院提出要对法案进行“修正”,一度引美国媒体和股市担忧法案不能及时得到通过。
《金融时报》3日报道称,即使“人为制造”的债务上限危机得到了解决,但美国面临的其他问题依然严峻,许多投资人还担心通胀的“强势回归”,认为2023年对于大多美国投资人来说“基本上没有好消息”。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拜登2日发言中还不忘甩锅特朗普,称后者任期内美国债务规模上升了近8万亿美元,在自己任期则回归到“财政更负责的路线”。特朗普政府期间的8万亿美元债务一半发生于2020年疫情期间,此前债务确实因特朗普签署的减税法案等因素逐年攀升,不过到了2023年,美国的赤字规模依然比2019年赤字规模要大。
拜登强调,美国政府必须维护自己的信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本轮党争已对美国政府的信用造成了一定的打击,拜登签署法案也无法使“万事大吉”。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已在上周将美国列入负面观察名单。该机构2日表示,惠誉将维持美国政府“AAA”的信用评级,但由于美国在过去15年间的治理状况持续恶化,不会在今年第三季度之前将美国移出负面观察名单。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李海东教授告诉观察者网,美国就这一轮债务上限的整体争论中没有赢家,全是输家,各国对美国作为一个债务国是否能信守诺言的质疑在加深,而通过这次事件,全世界都见识到美国外交深受国内极端分裂,甚至道德底线不断拉低的政治所影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谢锋会见美副财长尚博
2023-06-04 09:01 中美关系 -
谢锋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百岁寿辰举行庆祝活动
2023-06-04 08:38 中美关系 -
美元“武器化”暴露三重风险,各国加速“去美元化”
2023-06-04 08:32 这就是中国 -
崔天凯:欧洲对自身安全管理不善,今后还得看我们亚洲
2023-06-03 22:44 欧洲乱局 -
谈及中美竞争,他表示:中国文明历史最悠久,一定能…
2023-06-03 21:56 中美关系 -
美称中国军援俄罗斯?军科院原副院长何雷:请拿出证据来!
2023-06-03 21:37 -
中韩防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双边会晤
2023-06-03 20:30 -
伊朗沙特等国将建“新海军联盟”,印巴也会加入
2023-06-03 20:26 -
卢沙野:我们提出和平主张,但无法强迫冲突各方接受
2023-06-03 19:29 中法关系 -
美专家对中国代表团贴国旗借题发挥,被嘲:怕美国人又脸盲认错人
2023-06-03 19:26 -
印度官方:已致261人死亡,现场救援结束
2023-06-03 18:39 印度惊奇 -
中日防长举行会谈,系去年6月以来首次面对面会谈
2023-06-03 17:59 -
印尼防长建议:俄乌就地停火,后撤建非军事区
2023-06-03 17:36 乌克兰之殇 -
澳总理:假定亚太将发生冲突是一种“危险的错误”
2023-06-03 15:13 -
美国会将给予莫迪“最高荣誉”,还集体给他写信
2023-06-03 14:53 -
美国海军真以为自己是表情包?
2023-06-03 14:44 -
美防长言毕,解放军高官反击!
2023-06-03 14:36 台湾 -
北约秘书长妄称中国“威胁邻国”,我驻挪威使馆驳斥
2023-06-03 14:30 中国外交 -
主动与中国防长握手后,美防长称:保持沟通渠道至关重要
2023-06-03 14:15 中美关系 -
印度铁道部长:罹难者家属将获100万卢比赔偿
2023-06-03 13:28 印度惊奇
相关推荐 -
-
“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评论 14“看看美国关税大棒,再看看中国海南…” 评论 48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评论 736“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评论 315“华尔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 评论 177最新闻 Hot
-
“尹锡悦别再扮演总统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准备解除武装,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
美媒紧盯:中国,60天了…
-
美部长:百万美国工人将“拧着小螺丝”造iPhone…
-
马斯克嘲讽“哈佛经济学博士”,纳瓦罗回怼:他就是个卖车的
-
华尔街铁粉变脸:特朗普,收手吧!
-
马来西亚总理领头:东盟要“抱团”
-
美“对等关税”没提俄罗斯,白宫回应
-
“欧洲200欧元,非洲才3美元,我们正面临‘碳掠夺’”
-
美财长试图安抚:股市短期波动,别慌
-
“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
一开盘,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庞呼吁支持者:效仿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财长:怪DeepSeek…
-
“特朗普这么做就是干涉法国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