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亚非司司长介绍中方促成沙伊复交细节,信息量很大
在中方支持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10日,沙伊两国达成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4月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见证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签署联合声明,沙伊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中国成功斡旋沙特阿拉伯、伊朗复交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外交部亚非司司长王镝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介绍了中国积极斡旋并促成沙伊复交的背景与过程,以及未来中国将在中东地区发挥何种作用。
以下是外交部亚非司司长王镝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全文。
问:沙特和伊朗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沙伊复交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此次斡旋的背景是什么?能否介绍一下斡旋过程中的细节?
答:中东是世界上热点问题最集中的地区。这些热点问题由来已久,各种矛盾盘根错节,要找到妥善解决办法十分不易。与此同时,一些域外大国挑动中东各种矛盾,故意制造阵营对抗,谋取私利,导致中东长期动荡不宁,给中东人民带来巨大苦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求和平、谋发展、自已掌握前途命运成为中东地区人心所向。包括沙特伊朗在内的中东国家有意愿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期待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劝和促谈,促进中东长治久安。
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接待伊朗总统莱希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亲自做两国领导人工作,支持沙特伊朗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在斡旋沙伊对话、推动沙伊复交进程的具体过程中,中方发挥了不偏不倚、公正平衡的调解人作用。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在沙伊对话闭幕式上,中沙伊三方代表团的座位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种安排体现了中国一贯倡导的国与国之间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立场。
又比如,在3月10日沙伊北京对话闭幕式合影环节,王毅同志分别握着沙伊双方代表团团长的手,象征着在中方支持下沙伊关系实现“破冰”。4月6日沙伊外长北京会晤时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同沙伊两国外长三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象征着沙伊关系实现“融冰”。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借用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名言“求知,哪怕远在中国”,赞叹“求和平,哪怕远在中国”。
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的斡旋努力得到沙伊双方充分认可,受到地区国家和地区人民普遍欢迎。中国将继续帮助沙伊持续迈出改善关系的坚实步伐,共创美好未来,共促中东地区安全与发展。
问:中国能够斡旋成功的独特优势是什么?为什么中国提出的倡议能够得到两国的积极响应?
答:长期以来,中国中东外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积累了显著的政治优势、道义优势。一是坚持公平正义。中国始终强调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尊重中东国家主权独立,尊重中东人民自主选择,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二是鼓励团结自强。中国积极发展同中东各国关系,积极劝和促谈,支持他们自主探索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三是追求合作共赢。中国和中东国家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各领域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实现了更高质量、更加深入的利益融合。四是倡导包容互鉴。中国同中东国家加强文明对话,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共同反对文明冲突论、反对伊斯兰恐惧症、反对将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宗教挂钩,有力促进了民心相通。
这些努力使中国同中东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为中国赢得了广泛信任。包括沙特伊朗在内的中东国家信任中国是公平公道的斡旋者,愿意听取中国的建议主张。
问: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将沙伊复交的意义类比尼克松访华。基辛格说:“近年来,中国宣布它需要参与创建世界秩序。”“它现在已经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此次成功斡旋沙伊复交,是否意味着中国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更大更主动的积极作用?
答:沙伊握手言和的一小步,是人类跨越冲突、实现和解的一大步。对中国而言,成功斡旋沙伊复交是中国在中东方向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重大外交实践,彰显了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大国担当,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将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将继续根据各国的愿望,为妥善处理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不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新机遇。
问:沙特伊朗两国关系在历史上波折不断,不仅有政治上的纠葛,还有延续千百年之久的宗教和历史因素。您认为两国在中国斡旋下复交之后,双边关系还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未来中方将为促进沙伊两国关系和中东地区和平稳定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沙特和伊朗是一水相隔的近邻,在中东海湾地区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沙伊关系遭遇一些波折,但回顾两国绵延千年的交往史,友好交往是主流。特别是沙伊两国一道发起伊斯兰合作组织(OI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等重要机制,有力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团结和合作。
此次沙伊两国和解复交,翻开了两国关系新的一页,树立了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的典范,带动了中东地区和解对话的潮流,得到地区人民普遍支持,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们高兴地看到,沙伊宣布复交后,两国代表团已实现互访,筹备重开使领馆等事宜,两国元首相互发出访问邀请,进一步巩固了双方改善关系的势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阿拉伯谚语说“耐心行事的人,实现自己的愿望”,波斯语也有“唯有功夫与坚韧,桑叶方能变绸缎”的民谚。相信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沙伊关系会在睦邻友好的道路上继续迈出坚定步伐,中国愿意继续就此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中国也会继续在地区其他热点问题上主持公道,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建议、发挥中国作用,始终做中东安全稳定的促进者、发展繁荣的合作者、团结自强的推动者。
问:现阶段中国参与协调中东地区事务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主要采取什么样的运作方式?
答:中东战略枢纽位置突出,能源资源富集,热点问题众多,在全球政治、经济、能源、安全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不仅关乎地区人民的福祉,也关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是中东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双方政治互信基础坚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文明互鉴丰富多彩。目前,中国已同该地区12个国家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去年12月,首届中阿峰会成功举行,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水平。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促进中东的稳定和发展。近年来,中方提出中东安全稳定五点倡议、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四点主张、落实巴以“两国方案”三点思路,倡议搭建海湾地区多边对话平台,推动构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中东安全架构,这些努力得到了中东国家的欢迎和肯定。
未来,中国将一如既往尊重中东国家的主人翁地位,支持中东国家坚持战略自主,加强团结协作,反对外部干涉,做支持中东和解、和平、和谐的力量。中国也将同中东国家共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携手促进中东的安全稳定、发展繁荣、包容和谐。
(人民日报客户端 林芮 倪涛)
标签 沙伊复交- 原标题:外交部亚非司司长介绍中方促成沙伊复交细节,信息量很大
- 责任编辑: 贾明冬 
-
“第一共和银行可能步硅谷银行后尘”
2023-04-29 11:49 美国经济 -
欧空局木星探测器出现故障,雷达天线未能完全展开
2023-04-29 11:22 航空航天 -
“只要我还是总统,塞尔维亚就不会加入北约”
2023-04-29 10:38 欧洲乱局 -
金与正:对实力过于自信,使拜登表现出“过于轻率和不负责任的勇敢”
2023-04-29 10:29 朝鲜现状 -
他警告西方:与中国脱钩将犯下代价高昂的错误
2023-04-29 09:56 观察者头条 -
中国军舰搭载第二批人员将于今日抵吉达港
2023-04-29 09:56 中国外交 -
乌克兰粮食问题有解了:欧盟提供补贴,波兰等五国取消禁令
2023-04-29 09:49 -
普京:俄罗斯不会孤立自己,将扩大与友好国家的关系
2023-04-29 09:34 俄罗斯之声 -
216名巴基斯坦人搭中国军舰撤离,“感谢中国朋友!”
2023-04-29 09:24 巴铁 -
西方媒体在拉美影响力根深蒂固,有人担心中国成为美国
2023-04-29 08:44 金砖国家 -
日本公民涉嫌在华从事间谍活动,中国大使:将依法严肃处理
2023-04-29 08:15 中国外交 -
驻日大使:如果日本被绑上分裂中国的战车,日本人民将被带入火坑
2023-04-29 08:04 中日关系 -
近四分之三美国华裔曾遭受种族歧视
2023-04-29 07:38 美国一梦 -
俄罗斯暂停公布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汽油开采量统计数据
2023-04-29 07:38 俄罗斯之声 -
乌防长称反攻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
2023-04-29 07:24 乌克兰之殇 -
德国回应:不知有限制对华出口计划
2023-04-28 23:29 德意志 -
卷入“官商勾结”丑闻,BBC董事长请辞
2023-04-28 22:44 不列颠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严正声明:希望日本不要滥用出口管制措施
2023-04-28 22:40 中日关系 -
美《特别301报告》再次将我列为“重点观察国”,商务部回应
2023-04-28 22:39 中美关系 -
绍伊古:美国的目标是击败俄国、威胁中国,保持霸权
2023-04-28 21:44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26“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89“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