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可复用航天飞行器缩比机完成进场着陆试验
-
王世怡高武德势力一般惺惺相惜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据印度快报4月3日报道,当地时间4月2日早上,由“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和“印度国防发展组织”(DRDO)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 (RLV) 成功完成了自主着陆飞行试验 (LEX)。
印度太空研究组织在推特上这样写道:“印度做到了!ISRO和@DRDO一起,成功执行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自主着陆任务(RLV LEX)。”
“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 是印度自行研制的两级构型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具备低成本将有效载荷运送到近地轨道的能力。印度计划2030到2035期间进行RLV的首飞实验。
“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 (RLV) 成功完成了自主着陆飞行试验 图源:ISRO
这架航天飞机缩比原型机于北京时间今早09点40分由印度空军CH-47直升机挂载起飞,在被送至4.5公里高度的空中后与直升机分离,而后自主滑翔飞行返回,在飞行约4.6公里后,于北京时间10点10分成功着陆在卡纳塔克邦奇特拉杜尔迦的航空试验场跑道。
ISRO表示,这次实验模拟了航天运载器从轨道返回大气层以后,在“高速、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进行精确着陆的情况。IRSO表示,RLV是一种具有低升阻比的太空飞机,需要以大滑翔角度接近着陆长,这就需要以350公里/小时的高速着陆。
“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 (RLV)是印度自行研制的两级构型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具备低成本将有效载荷运送到近地轨道的能力,印度希望利用RLV将航天成本降低80%。
其第一架缩比原型机RLV-TD曾于此前的2016年5月23日进行了一次亚轨道试飞,当时的飞行最大高度达65公里,而后成功完成了高超音速再入试验,返回时硬着陆于孟加拉海海面上。
预计印度预计还将开展后续飞行试验,分别是“轨道再入返回试验” (ORE) 和“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试验” (SPEX)。印度方面计划RLV的在轨飞行试验由印度GSLV-MK2运载火箭发射入轨,计划在2030至2035年间实现首飞。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王世怡 
-
沙特被曝将邀他出席阿盟峰会,“终结叙利亚地区孤立”
2023-04-03 11:29 -
“司法部掌握另一案新证据”
2023-04-03 11:28 特朗普 -
瓦格纳集团创始人称已占领巴赫穆特,乌方无回应
2023-04-03 11:26 乌克兰之殇 -
《纽约时报》不交钱失去蓝V,马斯克发推嘲讽:政治宣传没意思
2023-04-03 10:49 -
面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加拿大:还是得从中国买
2023-04-03 10:40 -
以色列炸死两名伊朗军事顾问,伊方:鲜血“不会白流”
2023-04-03 09:39 伊朗局势 -
再现暗杀?圣彼得堡咖啡馆发生爆炸,俄知名军事博主身亡
2023-04-03 09:36 俄罗斯之声 -
连日袭击叙利亚后,以军称击落一架从叙越境飞机
2023-04-03 09:20 -
OPEC+意外宣布减产,“因对美国改口感到恼火”
2023-04-03 08:59 能源战略 -
拉夫罗夫与布林肯通电话
2023-04-03 07:18 -
俄大使:核武器将被部署至俄白联盟国家西部边界
2023-04-03 06:51 俄罗斯之声 -
“加入上合组织我们将更强大,这是正确的选择”
2023-04-02 21:57 观察者头条 -
中国留学生在泰遭绑架后被弃尸,“3名中国籍嫌犯已逃回国”
2023-04-02 18:27 -
“美曾残酷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日本不应为虎作伥”
2023-04-02 17:46 中国外交 -
温网允许俄罗斯选手参赛,但条件是……
2023-04-02 16:08 -
两名伊朗女子未带头巾被泼酸奶 总统:戴头巾是法律要求
2023-04-02 15:42 伊朗局势 -
美加边境发现8名偷渡者遗体
2023-04-02 15:36 -
“纽约没有可信威胁”,但他出庭那天得封路
2023-04-02 15:29 -
韩国商品为什么在华不吃香了?
2023-04-02 15:08 观察者头条 -
印度宣布与马来西亚贸易可用印度卢比进行结算
2023-04-02 14:12 印度惊奇
相关推荐 -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51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6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2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39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仅靠美国休想”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