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溪”管道事件爆料记者:中俄要求彻查,美主流媒体只关注八卦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25:11(观察者网讯)在抛出“美国总统拜登下令炸毁北溪管道”猛料的一周后,北京时间2月15日,美国资深调查编辑、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发回了一则简短的“战斗报告”。
赫什表示,尽管他的爆料引发全球舆论高度关注,但截至目前,《纽约客》、《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仍未发布任何只言片语;对于中俄等国要求全面调查的呼吁,这些媒体也不理不睬,比起战争与和平,更关心八卦。赫什称,美媒的反应并不令他感到意外,他呼吁读者保持关注,因为他的爆料“尚处于第一垒”。
赫什再发文,暗示将继续爆料
在这则发布在个人网站的“战斗报告”中,赫什将自己在8日的爆料描述为“总统做出的一个非常危险的决定”。他重申,按照以往惯例,他在发布类似“重磅新闻”时不会、也不能透露消息来源。
赫什随后回顾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首次“高光时刻”——揭露美军在越南战争时期的“美莱村大屠杀”暴行。他说,在当时那段“可怕的时期”,他的爆料不被允许刊登在美国主流媒体,媒体编辑们对此感到“非常不安”;同时,他受到了来自美国政府和军方的“超越政治界限的敌意”。
“(美国)主流媒体的反应是有规律的”,赫什称,在他揭露北溪管道事件的真相后,他曾经供职的《纽约客》和《纽约时报》均没有对此发表任何评论,“甚至没有报道白宫对于我的爆料的回应”。他还说,白宫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回应此事时,表现出了“漫不经心的不屑”。
赫什在文章中指出,他发布爆料文章后,俄罗斯和中国等国的官员公开呼吁对北溪管道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尽管如此,美国媒体依旧不理不睬,关心八卦多过关心国家安全或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拜登总统(下令摧毁管道)的决定,防止了德国在今年冬季恢复购买低价的俄罗斯天然气”,赫什在文章最后告诉读者,在这个故事上,“可能还有更多值得了解的地方”。
“请继续关注。我们现在只是在一垒……”
西摩·赫什(资料图)
西摩·赫什是美国资深调查编辑,现年85岁,曾为美媒《纽约时报》和《纽约客》撰稿。
1969年,赫什因揭露美军在越南战争时期的“美莱村大屠杀”的暴行,在美国新闻界展露头角,并于1970年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新闻奖。
20世纪70至90年代,赫什相继为《纽约时报》报道水门事件、美军对柬埔寨的秘密轰炸等事件。2004年,他还报道了美军在伊拉克战争时期的虐囚事件。赫什因持续揭露美国政府丑闻,获得过两次美国国家杂志奖、五次美国乔治·波尔克奖、一次英国乔治·奥威尔奖等权威新闻奖项。
在赫什曝出美国总统拜登下令炸毁北溪管道后,不少西方媒体以文章中的匿名消息源为由,质疑消息的准确性。2月13日,赫什接受网络播客对话时回应说,他不会听从西方媒体公开信源的要求,他有责任保护自己的线人。他还表示,自己所报道的内容“并不难查”,他很震惊,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CNN等媒体都成了拜登政府的“掩护”。
2月15日,赫什告诉德国媒体《柏林报》,美国方面为这次破坏行动准备了很久。他进一步爆料称,但然在去年6月安好炸药后,即将下命令的最后一刻,拜登说他不敢这么做;于是方案改为远程操控起爆,并推迟了3个月,最终安放的8枚装置中只有6枚爆炸。
另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安斯基15日表示,俄方已经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于2月22日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北溪管道事件。此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透露,俄方将要求联合国就此事进行调查,但联合国方面回应称“他们没有调查的相应授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齐倩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国停运3500枚炸弹,向以色列发出明确反对信号”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抱怨:俄罗斯TikTok玩太溜了,我们也要加把劲
2024-05-08 11:39
相关推荐 -
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198“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评论 179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83“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10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