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震天灾无情,美国不愿放弃对叙利亚制裁更无情
最后更新: 2023-02-14 09:41:26【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 编辑/郭光昊】当地时间2月6日,土叙边境地区一天之内发生两次7.8级强震,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已有超2.3万人不幸遇难,受伤受灾者更是不计其数。
震后,相比于土耳其,叙利亚无论是获得的关切程度还是救援力度都相对较少。更加令人揪心的是,当地异常复杂的政治格局,也加大了灾后救援难度。此时,以往“格外关注”叙利亚的西方国家,突然“集体忽略”起这个饱经苦难的国度。
更有甚者如美国,依旧不愿放下手中挥舞的“制裁大棒”,这无疑戳穿了其“人权卫士”的假面。面对这场人道主义危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暗示,拒绝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并声称这不会妨碍对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对此,叙利亚外交部严厉驳斥美方的说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在推特上揭露美西方政客的伪善行为。
国际舆论重压之下,美国宣布暂时放宽对叙利亚的制裁措施,但仅限与叙利亚地震救灾赈灾需求相关的交易,时限180天。叙利亚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政府就“部分和暂时冻结”其对叙利亚人民实施的单边、胁迫性制裁,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性决定,旨在显示其虚假的人道主义形象。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东问题专家李国富告诉观察者网,美国先前所谓“制裁不影响救灾”的说法显然是不属实且虚伪的,无论平日里多么鼓吹“人道主义”、“民主”、“人权”,但到关键时刻仍是地缘政治和美国利益优先,其目标就是推翻阿萨德政府,因此未来美国对叙利亚长期实施单边制裁的情况不可能有所缓解。
尽管此前俄罗斯的介入根本性地改变了叙利亚局势,使得美国从直接推翻阿萨德政府转为实施制裁,但美国在该地区并未完全收手。此次地震,在对叙利亚民众遭遇人道主义危机置若罔闻的同时,美国也打起“人道主义”的旗号,要求叙政府开放边境,其实质就是想向叙反对派继续提供援助支持。
土叙边境地区2月6日发生强震,在两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搜救行动持续进行中,幸存者待在帐篷内过夜。图自澎湃影像
叙利亚内战十余年,美国因目标难达成而改变策略
若论当前叙利亚局势,应该追溯到2011年。受“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叙利亚当年年初爆发的反政府示威活动,逐渐演变成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支持者同叙革命反对派之间的武装冲突。随后十余年间,美国、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以及阿拉伯各国等多股势力纷纷介入该地区局势。
有统计数据显示,持续十余年的叙利亚内战,已导致49万至61万人死亡,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与此同时,战争导致当地民生凋敝。即使幸免于难,叙利亚民众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
长期以来,美国对叙利亚实施了多项单边制裁。其中“集大成者”就是特朗普在2019年签署的所谓《凯撒叙利亚平民保护法案》(简称《凯撒法案》)。这项法案以“保护平民”为借口,扩大对叙经济和政治制裁范围,几乎覆盖了关乎叙利亚国计民生的所有行业。
此次土叙大地震发生后,叙利亚驻中国大使穆罕默德·哈桑内·哈达姆就表示,在大地震的冲击下,美国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是致命的,它让该国更加难以获得药品和人道主义物资。“美国对叙利亚的经济封锁和制裁是我们痛苦的根源,在大地震的打击下,这一痛苦更加剧烈和明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东问题专家李国富表示,随着叙利亚内战时间推移,美国开始对叙利亚实施制裁,最主要的制裁就是不允许国际社会在叙利亚战后重建中予以支持,特别是参与阿萨德政府主导的战后重建工作。
虽然在内战早期,周边国家就有介入,但美国的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2015年俄罗斯介入后,叙利亚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意识到推翻阿萨德政府的目标可能无法实现,随着当地局势渐趋平稳,同时战后重建又迫在眉睫,美方最终改变策略并实施制裁。
无论战后重建还是抗震救灾,美国都不愿解除制裁
李国富指出,美国主要是担心在战后重建过程中,阿萨德政府会利用安置难民等问题巩固其政权,获得越来越多的民众支持。一旦如此,美国想要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拿掉俄罗斯“战略堡垒”的愿望就会破产,因此美国用制裁这种手段来阻止国际社会参与叙利亚战后重建。
正是由于美国发动制裁加以阻扰,叙利亚历经内战后,战后重建和国内民生的恢复工作困难重重。诸如一些海湾国家愿意出资援助,但因担心美国的“二级制裁”望而却步。
此次叙利亚遭遇大地震这样的人道主义危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Ned Price)2月6日曾就是否会放宽对叙制裁以向人道主义援助活动提供便利一事回应称,西方制裁不针对人道主义活动,也不妨碍人道主义活动进行,美国会通过“非政府组织形式的合作伙伴”在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支持,并暗示不会解除对叙的制裁。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 视频截图
对于普莱斯的上述说法, 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巴萨姆·萨巴格 (Bassam Sabbagh) 予以斥责,他认为这充分暴露出华盛顿的立场,即“美国试图将每个问题都政治化”,哪怕是放在地震这样人命关天的天灾问题上也一样。
“如果推翻不了你,就以此(制裁)作为谈判筹码,让一些反对派和美方支持的人与阿萨德讨价还价,或是分权、分管国家等等。”无论是战后重建还是抗震救灾,美国迟迟不愿解除对叙制裁,李国富点出了美方的那一套逻辑。
美国声称“制裁不影响救灾”,疫情时也曾不顾百姓安危
近年来,美国针对叙利亚的制裁层出不穷。就在此次大地震发生前不久,当地时间1月16日,叙利亚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对叙医疗部门施加新的制裁措施。该措施包括限制向叙利亚儿童医院等公立、私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支持、售卖医疗器械等。
叙利亚外交部表示,以最严厉的措辞谴责美国向叙利亚人民施加新的非人道措施,称这严重违反国际法,阻碍叙利亚政府和国际组织为改善叙利亚人民的生活条件,以及为叙人民提供医疗服务所做的努力,呼吁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制止该敌对行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瑞士政府冻结81亿美元俄罗斯资产
2023-02-14 09:06 -
日本计划部署高超音速导弹,俄方:一旦出现威胁,立即回应
2023-02-14 08:23 俄罗斯之声 -
奥防长重申主权:不会为乌提供“豹2”坦克培训
2023-02-14 08:11 乌克兰之殇 -
多支中国救援队坚持搜救:不到最后不会放弃
2023-02-14 07:36 地震 -
土耳其:愿开放叙边境口岸运送援助,排除库尔德控制区
2023-02-14 07:05 -
法国外交部呼吁该国公民立即离开白俄罗斯
2023-02-14 07:03 -
两个月内,俄罗斯天然气管道再次发生爆炸
2023-02-14 06:54 俄罗斯之声 -
俄乌冲突消耗惊人,北约将要求成员国增加弹药储备
2023-02-13 22:40 乌克兰之殇 -
“自行升级”F-16V战力如何?台军斥巨资请美国人赴台验收
2023-02-13 22:38 -
尹锡悦:应在不阻碍韩中交流前提下考虑防疫措施
2023-02-13 21:44 三八线之南 -
土叙强震遇难人数已达3.6万人
2023-02-13 20:38 地震 -
山上彻也将以数罪被追加起诉
2023-02-13 19:52 日本 -
卡德罗夫:有人企图毒杀我的助手
2023-02-13 19:24 -
《黑豹2》这一情节,法国防长大怒:抹黑法国士兵形象!
2023-02-13 18:20 -
菲律宾海警指责中方,外交部发布事实回应
2023-02-13 17:22 -
美国敦促公民立即离开俄罗斯
2023-02-13 17:16 -
外媒试图就气球事件下套,汪文斌:不要做无端的猜测和联想
2023-02-13 16:55 中国外交 -
中美是否就气球问题进行谈判?外交部:双方保持着必要沟通
2023-02-13 16:50 中美关系 -
“去年以来,美方高空气球10余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
2023-02-13 16:25 观察者头条 -
俄外长:美长期破坏俄和原苏联加盟国的友好关系,使俄乌成敌人
2023-02-13 16:00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6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