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命毒云漫天、民众生死撤离、记者被捕…美国小镇这起事件就这么结束了?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15:50(观察者网讯)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日前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后引发连日大火。因所载的氯乙烯可能引起爆炸,当地应急部门其进行“受控释放”,方圆数公里内的数千名居民被迫紧急疏散。
“这是一场噩梦,现在仍然是。”尽管当地部门已在本周三(8日)、亦即事故发生5天后解除了疏散令,但民众仍对可能遗留的化学污染忧心忡忡。公开资料显示,长期吸入氯乙烯可增加罹患癌症风险,但当前鲜有针对这种有毒气体短期内突然释放的危害的研究。当地政府则警告,吸入氯乙烯燃烧产生的烟气可能会致命。
俄亥俄州当地媒体9日报道直言,本次事故处理中“还有许多未被回答的问题”,例如恢复公众信任、确保信息透明度、更新铁路行业的公共健康与安全政策等。铁路通常被视作最安全的陆路运输方式,但有铁路工会人士指出,由于广泛裁员、人手不足,近年来这个行业正变得更加危险。
除此以外,事故简报会上的一起涉嫌“暴力执法”的插曲也从另一角度引起了人们的“不安”。8日,在俄亥俄州州长介绍事故最新情况的同时,一名美媒编辑因在现场直播报道被警察推倒在地、铐离现场,后续还面临非法入侵等指控……
当地时间2月4日,一列货运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现场冒出浓烟。图片来源:美联社
当地时间2月3日晚,一列货运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火光冲天。图片来源:美联社
跑出“毒圈”,一场“关乎生死”的撤离
综合美联社报道,出事货运列车有超100节车厢,其中约50节车厢当地时间3日晚在俄亥俄州东部邻近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东巴勒斯坦城(East Palestine)脱轨引发火灾。涉事列车共有20节车厢装载有毒物质,其中一半脱轨,当中包括5节运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
电视台和社交媒体画面显示,事故现场火光冲天、浓烟弥漫,滚滚浓烟甚至能在气象雷达上显示,还飘散到附近小镇。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已成立专责小组调查事故原因,联邦调查人员后来透露,列车工作人员在事发前不久收到了有关车轴机械故障的警报。
东巴勒斯坦城当局3日深夜在社交媒体发文,对事发地点周围1英里(约合1.6公里)范围内居民发布撤离令,并开放了当地高中和社区中心作为避难所,同时建议疏散区域外的居民避免外出。疏散区覆盖了小城逾4800名居民中的近一半。大火延烧数日,所幸未报告人员伤亡,但据当地官员称,有超过500人拒绝离家。
当地时间5日,铁路运营商诺福克南方公司通报称,工作人员当天发现5节装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释压装置停止工作,其中一节车厢内出现“急剧温度变化”,有潜在爆炸风险。为避免“灾难性”后果,诺福克南方公司6日决定在专家和应急人员协助下对上述5节车厢进行“受控释放”,把氯乙烯排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坑道内引爆并使其持续燃烧,避免这种有毒气体扩散到空中。
俄亥俄州和相邻的宾州随后下令将疏散范围扩大至事发地点方圆1至2英里内。宾州疏散令覆盖区域涉及大约20户家庭,当地警员挨家挨户敲门,确保居民在释放操作开始前撤离。
俄亥俄州州长办公室警告,吸入氯乙烯燃烧产生的烟气可能会致命,家中有未成年人但拒绝撤离者可能会被逮捕。当局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和预期释放流量划定了不同等级的受影响区域,留在红色区域内的人群将面临“重大死亡风险”,身处黄色区域者则会面临“严重伤害风险,包括皮肤灼伤和严重肺部损伤”。黑线代表在最坏情况下可能受到影响的整体受关注区域。
“你们必须离开,这关乎生死。”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万(Mike DeWine)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亲口敦促居民。他还告诉在现场报道发布会的编辑,发布会一结束就立即离开该地区。宾州州长乔希·夏皮罗(Josh Shapiro)也警告当地居民,情况“非常严重”,“我希望你们明白,如果我现在在那里,如果我的妻子和孩子在那里,我们会撤离……太危险了”。
“受控释放”可能影响的范围。图片来源:俄亥俄州州长办公室
当地时间2月6日,美国俄亥俄州列车脱轨现场浓烟升腾。图片来源:Cleveland 19
“未被回答的问题”
被疏散的居民当地时间8日被通知可以返回家中。俄亥俄州和宾州政府表示,在事故区域和周边居民区所采集的数百个空气样本中的毒素水平低于危险标准。一直在监测水质的俄亥俄州环保局则表示,有部分“物质”进入了河道等并“立即对鱼类产生了毒性”,但饮用水质量仍是安全的。不过,美联社指出,不少居民仍担心暴露在低浓度污染空气中的长期影响。
氯乙烯在室温下为无色易燃气体,工业上大量用作生产PVC塑料的单体,它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认定为致癌物质。美国疾控中心警告,长期吸入氯乙烯“可能与脑癌、肺癌和一些血癌有关”。氯乙烯燃烧时可产生光气和氯化氢,也是有毒气体。光气是一种剧毒气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用作化学武器,可致人呕吐和呼吸困难,在最急性接触中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氯化氢气味刺鼻,会刺激喉咙、鼻子和皮肤。
《华盛顿邮报》说,人们对于这种有毒物质与人体影响的了解大部分来自长期接触氯乙烯的工人的研究,至于此次燃烧的“突然释放”会如何影响附近居民,民众鲜少有了解。
据报道,有部分居民在疏散令解除后几个小时就回了家,但也有人要求先对其房屋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宾州哥伦比亚纳县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8日称,截至目前,该地区已经收到了大约300个家庭的空气检测请求。不少居民回家后对屋内进行了大扫除,全面清洗衣物和床单被套,并开窗通风。
“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你也不知道。”住在受影响区域的梅丽莎·亨利(Melissa Henry)说,“这是一场噩梦,现在仍然是。”她还透露,她早在4日的强制疏散开始前就已离开,带着两个孩子在父母家住了近5天,因为小儿子当时“眼睛变得像西红柿一样红,还一直咳嗽”。
俄亥俄州本地媒体WCPN当地时间9日报道直言,本次事故处理中“还有许多未被回答的问题”,例如恢复公众信任、确保信息透明度、更新铁路行业的公共健康与安全政策等。“数以千计的东巴勒斯坦城居民将在本周返回他们的家园……但没有人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再次发生。”报道写道。
- 责任编辑: 杨蓉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国停运3500枚炸弹,向以色列发出明确反对信号”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抱怨:俄罗斯TikTok玩太溜了,我们也要加把劲
2024-05-08 11:39
相关推荐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2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