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50万人参与!英国迎10多年来最大规模罢工行动
-
赵挪亚没有感情的写稿机器
(观察者网 讯)受能源价格上涨、通胀水平高涨的影响,近期英国多个行业陆续举行罢工。
据路透社2月1日报道,当天英国有50万人开始罢工,其中包括教师、公务员以及火车司机等。罢工的原因是大臣们继续拒绝工会提高公共部门薪酬的要求。
首相苏纳克当天就此事指责反对党工党,称工党正允许一种抗议文化,且无法“对抗工会领袖”,而自己所在的保守党站在学生这一边。“他们(工党)不能面对工会领袖,不能为学生说话。”
路透社:英国的教师和公务员周三(1日)参与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罢工
这是英国1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罢工,影响非常广泛。英国全境内,预计有30万名教师罢工,这是涉及最大的群体。英国全国教育联盟秘书长玛丽·布斯特德告诉路透社,她所在工会的教师们认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进行罢工,因为工资下降意味着大量的人离开这个行业,而留下来的人会更加艰难。
“过去12年,他们的工资确实出现了灾难性的长期下降。”布斯特德表示,“我身后的人今天都不想罢工,但他们非常不情愿地说,够了,事情必须改变。”
另一名叫做霍尼(Natasha De Stefano-Honey)也表示,此刻是她所记得英国教育领域“最糟糕的时刻”。“也许10年前,我真的会推荐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而现在我无法推荐。虽然我喜欢教书,但这实在太难了,实在太累了。我们没有足够的人,做所有需要做的工作。”
2月1日举行罢工的,还有来自120多个政府部门的10万名公务员,以及数以万计的大学讲师和铁路工人。当天晚些时候还计划举行集会,抗议一项遏制某些部门罢工的新法律。
罢工人员1日摆出横幅和标语游行 推特图
而在下周,护士、救护车工作人员、护理人员、紧急呼叫处理人员和其他医疗工作者将举行更多的罢工,消防员本周也支持全国性的罢工。罢工者要求高于通货膨胀率的加薪,以支付飞涨的食品和能源费用。他们说这让他们感到压力,感到自身价值被低估,入不敷出。
代表英国有组织劳工运动的英国工会大会(Trades Union Congress)此前估计,在考虑通胀因素后,公共部门雇员的平均月薪比2010年减少了203英镑。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0日,英国伦敦,大批民众在唐宁街外游行示威,抗议英国政府此前提交的反罢工法案 澎湃影像图
在2022至2023年,英国教师们获得了至少5%的加薪。但教师工会希望加薪幅度能够超过通胀水平,英国CPI涨幅目前仍高达两位数。他们表示,这将“纠正”多年来实际薪资不断减少的情况。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向边防部队工作人员提出了2022-23年度2%的加薪幅度,而包含边境哨所领域的公用事业与商业服务工会,他们的要求是加薪10%。
但英国政府方面仍坚持此前的立场。教育大臣教育大臣吉莉恩·基根1日称,罢工人员对大幅增加工资的要求作出让步,只会助长通货膨胀。“我们不能做的是给一部分劳动力提供破坏通货膨胀的加薪,而使每个人的通货膨胀变得更糟。这在经济上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路透社称,到目前为止,经济并没有受到罢工运动的重大打击。据英国咨询公司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估计,在截至1月的8个月里,罢工的成本约为17亿英镑(20.9亿美元),或约为预期GDP的0.1%。
但是,罢工可能会对首相苏纳克的政府产生政治影响。他的保守党在民意调查中落后于反对党工党约25个百分点,调查显示公众认为政府对罢工的处理很糟糕。
目前,仍没有迹象表明,英国政府部门将采取任何行动来解决与工会在薪酬问题上的僵局。而除非2022至2023年度的薪酬得到改善,否则工会正准备继续加大罢工行动。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现代英国历史学家罗伯特·桑德斯表示,“2023年英国的大规模罢工和‘不满之冬’非常相似。”
1978年11月至1979年2月,英国工人和公共部门工会举行大规模罢工,史称“不满之冬”。当时时任工党首相卡拉汉下令为减缓通胀将工人涨薪幅度限制在5%以下,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全国大面积罢工随之而至。“不满之冬”时期,英国总计损失了约790万个工作日的工时。
英国当前正遭受经济萎缩的困境。1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报告中将英国2023年GDP预期从增长0.3%下调至收缩0.6%。英国成为该报告中唯一预期收缩的七国集团(G7)经济体。
主要原因包括公共部门罢工讨薪和通货膨胀率仍在10%以上。而在IMF对其它七国集团(G7)国家的预测中,美国2023年GDP预期增长1.4%,德国预期增长0.1%,法国0.7%,意大利0.6%,日本1.8%,加拿大1.5%。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赵挪亚 
-
“普京没疯”
2023-02-01 21:50 -
韩国半导体出口额连续5个月同比缩水,尹锡悦急了
2023-02-01 21:30 三八线之南 -
美国指责俄罗斯不遵守核武协议,俄方驳斥
2023-02-01 20:11 俄罗斯之声 -
美国又准备20亿美元援乌军火,首次包括远程武器
2023-02-01 18:23 -
“用胶水修核潜艇”?英海军下令紧急调查
2023-02-01 18:03 不列颠 -
西班牙也打算应援乌克兰,4-6辆豹2
2023-02-01 17:59 欧洲乱局 -
捷克新任总统称:战争一结束,就该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2023-02-01 17:29 -
“用起来就像爸爸妈妈的枪一样”,议员怒斥:令人作呕
2023-02-01 17:07 -
“美国城市越来越危险!”亚裔记者街头采访遭人持斧狂追
2023-02-01 16:54 美国一梦 -
外交部回应英国考虑让日印加入AUKUS
2023-02-01 16:31 中国外交 -
他声称“今天发生在欧洲的事明天可能会发生在东亚”,中方回应
2023-02-01 16:31 中国外交 -
日本首相和北约秘书长声称担忧中俄军事合作,中方回应
2023-02-01 16:08 中国外交 -
外交部:我们不得不对等回应
2023-02-01 16:08 三八线之南 -
匈牙利一口气解职数百名高级军官
2023-02-01 15:50 -
波音CEO:希望布林肯访华带来新订单
2023-02-01 14:50 -
意大利放宽了
2023-02-01 13:19 -
担心嫌疑人扔刀,美国警察连开10枪击毙双腿截肢男子
2023-02-01 12:05 -
欧盟要“硬刚”,7国打起了退堂鼓
2023-02-01 10:57 欧洲乱局 -
美印达成新倡议,声称“将在AI等领域与中国竞争”
2023-02-01 10:47 龙象之间 -
相关推荐 -
-
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20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16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17“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4“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钱了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