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官员建议乌克兰暂缓反攻:等待美国军事援助到位
(观察者网讯)据英国路透社1月22日报道,美国官员正建议乌克兰暂缓对俄罗斯军队的反攻,等待美国新一轮军事援助到位及让相关人员完成训练。但美国官员同时重申,拜登政府坚持先前的决定,暂不打算向乌克兰提供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路透社报道截图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表示,在华盛顿方面看来,乌克兰为防守顿涅茨克地区的巴赫穆特投入了大量资源,但乌克兰军队很可能守不住这座城市。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乌军发起的攻势将无法给战场带来任何战略转变。
这名美国官员透露,乌克兰人考虑的问题是,在乌军准备对乌克兰南部地区发动反攻的同时,他们还需要投入多少精力来防守巴赫穆特。美国官员则希望乌方能够暂缓反攻,等待美国提供的新一轮军事援助到位,并完成对相关人员的训练。
美官员还建议乌克兰军队调整作战方式,不要试图与俄罗斯军队“比拼火力”,因为乌克兰不可能在消耗战中取胜。这名美国官员表示,这就是美国计划向乌克兰提供装甲车的原因,此类装备将帮助乌军“改变作战方式”。
他认为,如果乌克兰能够利用好这次军事援助和训练的机会,乌军的反攻将会“更加成功”。
巴赫穆特附近的乌克兰士兵 图自澎湃影像
美国国防部已于19日宣布向乌克兰提供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59辆“布雷德利”步兵战车、90辆“斯特赖克”装甲车、53辆防地雷反伏击车和350辆悍马装甲车。
但这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21日重申,拜登政府目前不打算向乌克兰提供M1艾布拉姆斯坦克,因为此类坦克成本高昂且难以维护。
在是否要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的问题上,美国和德国仍存在分歧。路透社称,德国总理朔尓茨对任何可能导致局势升级的举动持谨慎态度,他和新任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立场一致,强调德国只会与盟友“一致行动”。
皮斯托留斯20日表示,他不能断言德国何时会在提供坦克的问题上做出决定,但如果各盟国达成共识,柏林方面将会迅速采取行动,“所有的利弊都必须非常仔细地权衡。”
美国则一再拒绝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科林·卡尔日前表示,美国目前还没准备好为乌克兰提供M1艾布拉姆斯坦克,而他给出的理由是乌克兰无法负担这种坦克。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在带头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援助总额远远超过其他西方国家。美国国防部称,随着新一轮25亿美元军事援助在19日获得批准,美国自拜登就任总统以来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总额将达到275亿美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乌克兰- 责任编辑: 陈思佳 
-
伊朗宣布该国海军舰队将首次抵达美洲大陆
2023-01-22 10:15 -
瑞典首都街头这一幕,惹怒土耳其
2023-01-22 09:47 -
白宫办公厅主任被曝要离职
2023-01-22 09:33 -
国际机构负责人及多国政要恭贺新春
2023-01-22 09:15 -
公司账户被冻结,RT法国分部宣布停业
2023-01-22 08:52 -
布林肯拜年
2023-01-22 08:28 -
巴西陆军总司令被总统卢拉解职
2023-01-22 07:20 -
-
为应对“下一场战争”,马克龙要将法国军费提高三分之一
2023-01-21 22:29 法国见闻 -
玻利维亚总统盛赞:历史性的一天
2023-01-21 21:20 观网财经-海外 -
除夕当天,秦刚同阿临时政府代理外长通话
2023-01-21 19:47 中国外交 -
美国将认定俄“瓦格纳”为“跨国犯罪组织”
2023-01-21 17:38 乌克兰之殇 -
日本驻华大使馆:签证业务已恢复正常
2023-01-21 17:06 中日关系 -
德企业界拒对华脱钩:不能只和“价值观相近”的国家做生意
2023-01-21 15:39 德意志 -
布林肯:我认为中美紧张关系已“有所缓和”
2023-01-21 14:49 中美关系 -
“XBB.1.5不是终点,但如果退一步看……”
2023-01-21 13:40 抗疫进行时 -
瑞士驻华大使:中国游客在瑞士很受欢迎,在欧洲很受欢迎
2023-01-21 13:08 -
扎哈罗娃:这个消息对美国民主来说是“核爆炸”
2023-01-21 12:58 观察者头条 -
谷歌母公司裁员1.2万,全球知名科技企业两年裁员超20万
2023-01-21 11:18 大公司 -
“价格上限”又来了,这次是对俄成品油
2023-01-21 10:37
相关推荐 -
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81“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91“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179“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7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