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XBB.1.5疫情迎拐点?美专家:病毒会继续演变,但疫情高峰没有之前凶猛
最后更新: 2024-06-07 15:47:44【文/观察者网 童黎 编辑/陶立烽】
还记得“蒙脱石散”冲上热搜,一夜脱销吗?这背后原因离不开那句“XBB.1.5毒株在美国登顶”。
自2022年10月被发现以来,XBB.1.5在“奥密克戎家族”里“左冲右突”,已经挤占美国东北部新增感染者的近四分之三,成为美国头号毒株。
此时新年换旧年,当春运开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出入境逐步恢复,XBB.1.5这个“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被投以了更多关注。
比如这串字母、数字、标点意味着什么,还有它那个广为流传的绰号;比如美国XBB.1.5疫情感染高峰能有多高,如今正当“上山”、“峰顶”还是“下山;比如医学界日益担心的另一个问题……
名副其实的“海怪”?
纽约一项研究显示,从发现新变异株,到感染者所占比例升至30%,新冠变异株BQ.1用了26天,XBB.1.5只用了17天。
2022年的最后一周,XBB.1.5在纽约迅速取代BQ.1、BQ.1.1、BA.5和XBB这些当地主流毒株,把新增XBB.1.5感染者比例猛地拉高到73%。无怪乎国际上对它产生了普遍共识——“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
纽约检出的新冠变异株比例 图自纽约市政府网站
无论是XBB.1.5这一串字母和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新变种肆虐的美国现状如何?还是全球会不会面临新一轮疫情……在国内多地宣布已过新冠第一波感染高峰之后,XBB.1.5成为互联网和媒体报道中的高频词汇,讨论皆围绕一个主题:该不该怕它?
而想了解XBB.1.5的“前世今生”,就不得不提“奥密克戎”这个名字。
2021年5月,世卫组织开始使用希腊字母命名新冠病毒变异株。这样命名简单且易于使用和记忆,避免了污名化和歧视性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名称,但不会取代病毒原有的科学名称。
图自《自然》网站
于是,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17.2被命名为“Delta”(德尔塔)。
而形如B.1.617.2的字母、数字和标点组合,来源于“Pango命名法”。英国爱丁堡大学进化生物学家、“Pango”组织成员安德鲁·兰博(Andrew Rambaut)说:“你可能都不会听说我们命名的大部分病毒谱系,因为它们无法与病毒的其它变异株竞争,已经消失了。”
全球新冠变异株监测情况 图自Nextstrain,数据自GISAID
“据上海浦东疾控介绍,这样命名的首字母代表病毒的谱系标签,标签的顺序从A到Z,然后从AA到AZ,BA到BZ,等等。后面的数字以句号分隔,表示该谱系的变异子代分支。
当某一分支的数字后缀超过3个时,将按照字母顺序使用一个新的字母作为谱系标签,如分支 B.1.1.1的第1个的子代支系不是 B.1.1.1.1,而是 C.1。”
图自上观新闻
2021年11月,南非首次报告的B.1.1.529被列为“需要关注”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并取名“Omicron”(奥密克戎)。此后,“奥密克戎大魔王”逐渐取代早期的新冠变异株,并衍生了许多更具传染性的“后代”。
XBB是奥密克戎BA.2衍生的2个变异株的重组毒株。“X”,代表重组。
在印度最早被检测到后,XBB很快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主要流行株,但它的亚分支XBB.1.5是2022年10月在美国首次发现的。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的伊万·哈里森(Ewan Harrison)认为,XBB.1.5可能是有人感染两种不同奥密克戎毒株时产生的。
为什么“XBB”、“XBB.1.5”以及我国本轮疫情主流毒株BA.5.2、BF.7没有自己的希腊字母名称?对此有疑惑的不在少数。它们常见诸媒体报端,大众却不见得能准确复述、区分其“真名”。
针对鼎鼎大名的“奥密克戎家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疾控原主任高福近日在凤凰网主办的峰会上说,奥密克戎在变,只是如果再按过去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的命名方法,恐怕24个希腊字母用两遍都不够。
世卫组织病毒学家洛伦佐·苏比西(Lorenzo Subissi)则在去年表示,奥密克戎亚变异株彼此之间的免疫逃逸能力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未来的研究证明,一种奥密克戎亚变异株相比其它亚变异株能够引起更严重的疾病,该机构的评估可能会改变。
不过这里有个小番外。XBB.1.5还有一个广泛传播的绰号:“Kraken(海怪)”。
“美国发现XBB.1.5变异株,其他国家却未对其采取措施”
“海怪”来自北欧神话,被一部分科学家定为XBB.1.5的“俗名”。
据英国广播公司援引专家介绍,XBB的一个突变能帮助它击败人体的免疫防御,但也降低了它附着在人类细胞上的能力。XBB.1.5出现了名为F486P的关键突变,可以恢复这种感染人体的能力,使得它更容易传播。
于是,“海怪”首先在美国东北部“兴风作浪”,感染者已经占到当地新病例的近四分之三。由于各地区所流行的毒株不同,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在截至1月14日的一周内,“海怪”估计占美国新冠病例的43%。一周之前,这一数字还是30%,高于美国疾控中心先期估计的27.6%。
在美国,XBB.1.5所占新增病例比例持续上升 图自美国疾控中心网站
- 责任编辑: 童黎 
-
菲方指责中方在仁爱礁阻止生病士兵撤离,外交部回应
2024-06-07 15:33 南海局势 -
通网9个月后,亚马孙土著部落“乱套”了
2024-06-07 15:28 -
王毅将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
2024-06-07 15:18 金砖国家 -
刊文谴责以色列后,美知名法律期刊网站被暂时关闭
2024-06-07 14:19 美国一梦 -
“美国授权了,但不允许乌军打击莫斯科或克宫”
2024-06-07 13:25 乌克兰之殇 -
“三星电子工会55年来首次罢工”
2024-06-07 11:15 三八线之南 -
担忧失去中国市场,阿斯麦新任CEO警告
2024-06-07 10:28 -
涉嫌绑票中国游客,菲四名警察被捕
2024-06-07 10:18 -
协议涉及对抗中国,“印度、越南还没对美国点头”
2024-06-07 10:02 中美关系 -
飞行途中发现氦气泄漏后,波音载人飞船已将宇航员送入空间站
2024-06-07 09:32 航空航天 -
“拜登的黑人选票,危了!”
2024-06-07 08:36 美国政治 -
多地披露地方行政编制精减比例,从2%到5%不等
2024-06-07 08:08 基层治理 -
-
美法官裁定特朗普前顾问班农于7月1日开始入狱服刑
2024-06-07 07:55 美国政治 -
王毅:赞赏古巴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支持中方正当立场
2024-06-07 07:55 中国外交 -
驻日大使:中国是14亿人口大国,没那么多钱搞补贴
2024-06-07 07:55 中国外交 -
也门胡塞武装:过去一周美英空袭已致至少15人死亡
2024-06-07 07:12 -
古特雷斯谴责以色列袭击加沙避难学校
2024-06-07 07:12 巴以恩仇录 -
丹麦等五国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2024-06-07 07:12 -
王小洪同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视频通话
2024-06-07 07:12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74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192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55“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18“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