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重申不会照搬美国对华政策:将捍卫本国经济利益
最后更新: 2022-11-24 17:42:27(观察者网讯)本周,欧洲官员接连表态不会照搬美国对华政策。
22日,继欧盟外长博雷利之后,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施赖纳马赫尔(Liesje Schreinemacher)在一周内两度强调,荷兰将做出自己的判断,捍卫本国经济利益。美媒认为,“面对美国煽动升级对华限制,荷兰表现抗拒。”
据美国彭博社11月23日报道,施赖纳马赫尔22日向议员们表示,在与美国和其他盟友讨论贸易规则时,荷兰将就阿斯麦(ASML)对华出售芯片设备一事做出自己的决定。“重要的是我们要捍卫自己的利益——我们的国家安全,还有我们的经济利益。”
她说:“如果我们把这件事与欧盟捆绑,再与美国谈判,那最后结果将是把深紫外线光刻机(DUV)送给美国,我们的情况会更糟。”
“荷兰表现抗拒” 报道截图
美媒注意到,拜登政府为全力遏制中国相关产业,正在向日本、荷兰等国施压,要求这些国家扩大对华出口限制。荷兰正是这场斗争的关键所在,因为它拥有全球最大的光刻机企业ASML。
彭博社认为,施赖纳马赫尔的表态进一步证明,荷兰不愿温顺服从于美国政府的对华企图,并且越来越反对美国拉它站队的相关主张,而是希望维持中国这个重要市场。
上周,这位荷兰大臣就表示,美国不应指望荷兰毫无疑问地跟风它对中国的出口限制。
“荷兰大臣说美国不能对荷兰对华出口政策发号施令” 报道截图
在荷兰《鹿特丹商报》18日发表的专访报道中,施赖纳马赫尔被问及荷兰在对华出口政策上的考虑因素。她回应称,荷兰“希望保持技术领先,避免形成战略依赖和使用一些不必要的技术”。作为一名外贸大臣,自己对保持开放的贸易负有责任,但也会“严格审查”对外贸易的商品。荷兰已经在对华出口政策上施加了限制,“我们将以更认真的态度对待相关交易”。
不过施赖纳马赫尔同时提到,在相关领域有90%关键原材料都来自中国。“我们会与美国、日本这样的伙伴国家进行协商,但荷兰不会‘一比一’照搬美国的政策,我们会做出自己的权衡判断。”
彭博社当时评论称,施赖纳马赫尔的声明“突显出美国说服盟国时面临的重大挑战”。
7月彭博社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官员一直在游说荷兰当局在禁止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极紫外线光刻机(EUV)基础上,进一步将禁售范围扩大到上一代技术深紫外线光刻机(DUV)的出口。由于无法获得荷兰政府的出口许可,ASML已经无法向中国出口其最先进、每台售价约1.6亿欧元的EUV光刻机。
美国商务部10月7日出台了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这是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制裁的再次升级。
7月,ASML在披露财报时曾发出警告,如果美国迫使该公司停止向中国大陆销售其主流光刻设备,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将面临中断。
今年上海进博会上的阿斯麦公司展台(ASML图)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7月6日表示,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美方一再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意识形态化,对别国搞“技术封锁”“技术脱钩”,只会让其他国家更加警醒。在技术上一味依靠美国行不通,这也将促使各国加快实现科技自主、自立自强。
“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赵立坚表示,希望有关方面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从自身长远利益和公平公正市场原则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决定。
另据我国外交部公开数据,荷兰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2020年,中荷双边贸易额918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其中,中方进口额127.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与此同时,中国正成为荷兰最重要的进口贸易国。荷兰中央统计局(CBS)11月14日公布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荷兰自中国进口额以每年8.7%的速度递增,超过荷兰约5.5%的总进口额年涨幅。
法国《回声报》上月刊登金融服务集团安联首席经济学家苏布兰(Ludovic Subran)文章称,欧洲无法与中国“脱钩”,中国既带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又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全球经济对中国制造产品的依赖明显增加。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8月不顾欧盟国家不满,出台《通胀削减法案》,计划为在其本土制造的电动车相关产业等提供高额补贴。法德两国日前终于决定抛开过往龃龉,同意欧洲应共同对华盛顿作出强硬回应,欧洲必须优先捍卫自己的利益。
目前距离该法案最终条款明年1月1日生效只剩下六周时间。据悉,欧盟将在下个月派遣工作组前往华盛顿,传达布鲁塞尔对于《通胀削减法案》的担忧。事实上,欧盟早已就此与美国成立特别小组展开谈判,但数周以来收效甚微。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22日称,《通胀削减法案》所带来的“现状”不可想象,美国冒着引发跨大西洋贸易战的风险出台该法案是不负责任的。他提出,欧盟方面可以出台“购买欧洲产品法案”(buy European act)作为回应,以捍卫欧盟内部的产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荷兰- 责任编辑: 童黎 
-
2027年市占率突破5%!韩国争当全球第4大军火出口国
2022-11-24 16:48 三八线之南 -
美再次延长中国防疫医用品关税豁免
2022-11-24 16:27 -
岸田文雄呼吁中方放宽防疫措施?我外交部回应
2022-11-24 16:02 中日关系 -
美再延长中国防疫产品关税豁免期
2022-11-24 15:49 中国外交 -
欧盟领导人近期将访华?外交部回应
2022-11-24 15:43 中国外交 -
中越组织第33次北部湾联合巡逻
2022-11-24 15:22 中国外交 -
朔尔茨自夸“正摆脱依赖中俄”,真能如愿?
2022-11-24 14:40 德意志 -
果然,欧盟还是没谈成...
2022-11-24 14:30 欧洲乱局 -
冲突得以避免!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当局最后时刻达成协议
2022-11-24 14:25 欧洲乱局 -
耿爽:管控危机外溢影响应成为国际社会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合作重点
2022-11-24 14:11 乌克兰之殇 -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宣布安瓦尔成为新任总理
2022-11-24 14:05 -
集体捂嘴抗议的德国队,输球后被无情群嘲
2022-11-24 11:56 2022世界杯 -
法德联手,要对美国补贴本国企业作强硬回应
2022-11-24 11:47 欧洲乱局 -
老挝人革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将访华
2022-11-24 09:44 中国外交 -
欧洲议会将俄列为“支恐国家”,扎哈罗娃回击
2022-11-24 09:38 欧洲乱局 -
约翰逊称德国曾希望乌政府迅速垮台,德方反驳
2022-11-24 09:32 乌克兰之殇 -
俄方回应:“支蠢机构”
2022-11-24 08:50 俄罗斯之声 -
印度成功试射一枚“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
2022-11-24 08:05 印度惊奇 -
乌克兰再遭大规模空袭:全境停电,基辅停水
2022-11-24 07:59 乌克兰之殇 -
我驻美使馆:高度重视俄克拉荷马州枪击案,死者或为中国公民或华人
2022-11-24 07:46 美国枪击案
相关推荐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06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201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评论 90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评论 29最新闻 Hot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
“美国这个想法乍一听很离谱,但我得提醒一下,他们是认真的”
-
印度外长谈中印冲突
-
普京提议:让联合国来管乌克兰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
“美国高校总想收中国的钱,得好好检查下”
-
特朗普汽车关税,“只会让中国电动汽车领先”
-
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
欧洲太想“上桌”了,但…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怪事!穷国用上先进技术,富国还在用落后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