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溪”事件后续?两艘可疑船只曾现身泄漏点附近
(观察者网讯)疑云重重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似乎有了新进展。
据“德国编辑部网络”(RND)13日援引美国《连线》(Wired)杂志报道,有卫星图像显示,在泄漏点被发现的前几天,两艘关闭了跟踪系统的大型船只曾出现在泄漏点周围。
卫星图像分析公司SpaceKnow并未公布相关图像,但有不愿具名的北约官员透露,北约方面已收到该公司的监测数据,这可能有助于调查。
报道截图
报道称,SpaceKnow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杰里·贾沃尔尼基(Jerry Javornicky)表示,该公司在分析了来自多个卫星系统的图像后发现,在“北溪”管道泄漏发生前的几周时间里,泄漏点附近数公里范围内累计出现了25艘船只,包括货船和大型多用途船只等。
其中,有两艘船长在95米至130米之间的大船没有打开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并恰巧在检测出气体泄漏之前的几天经过该区域。
贾沃尔尼基将这两艘船称为“黑船”。他说:“它们关闭了自己的信标,这意味着没有关于其动向的信息,它们试图对世界隐藏其位置信息和一般信息。”
报道指出,根据国际法规定,大型船舶都必须安装和使用AIS系统,以避免与其他船只发生碰撞。开启后,该系统将播报船只的名称、位置、行驶方向、速度等信息。
SpaceKnow则利用卫星上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检测出关闭了AIS系统的船只,这项技术在军事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通过金属对于微波的反射探测到许多海上伪装目标。
贾沃尔尼基与《连线》杂志分享了据称是上述“黑船”的图像,但补充该公司业务并非决定可能发生了什么或谁该为此负责,而是向当局提供数据。他表示,北约方面正要求该公司提供更多信息,一旦确认了这些船只与图像对应,该公司就将把其发现报告给北约。
北约发言人瓦娜·伦杰斯库(Oana Lungescu)对此表示不做评价,但重申北约认为该事件是“蓄意和不负责任的破坏行为”。不过,一位没有得到公开发言许可的北约官员向《连线》杂志透露,北约已经收到了SpaceKnow的数据,并表示卫星图像可能对调查有用。
瑞典安全局(SÄPO)发言人加布里埃尔·温斯特(Gabriel Wernstedt)则回应称,由于其调查行动的“保密性”,该局不能讨论其调查或透露是否正在查看卫星数据。但温斯特补充,瑞典安全局正在围绕“北溪”管道事件进行“严重破坏行为的刑事调查”,并就现场调查所查获的东西进行分析。
第四个泄漏点位于“北溪-2”管道,但和此前在“北溪-1”管道发现的两个泄漏点位置十分接近,位置介于在两者之间。 图片来源:英国天空新闻
不过,是否关闭了AIS系统,就代表“图谋不轨”呢?
非政府组织波罗的海安全基金会主任奥托·塔本斯(Otto Tabuns)表示,除非船只有机密军事任务或秘密目标,否则关闭AIS系统“并不是常见的做法”。他指出,波罗的海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是有着许多船只通行的航道“大动脉”,经过该地区的船只“有责任”打开AIS系统。
但英国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科学家安德烈·库雷金(Andrey Kurekin)也提醒道,船上的AIS系统有时也会出现故障,其信号还可能受到天气的影响。他说:“如果有一艘船,你可以在SAR图像中看到它,但它没有被AIS系统报告,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艘船有什么问题。”报道也指出,来自AIS转发器的信号也可以被操纵。
9月26日至28日,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海底管道“北溪-1”和“北溪-2”发现4处泄漏点,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专属经济区。丹麦和瑞典地震监测机构观测到泄漏点所在区域当天发生强烈震动,认为发生“爆炸”。两国政府和欧盟怀疑泄漏为“蓄意破坏”所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此前引述西方情报官员称,曾发现有俄方军舰出现在管道泄漏处附近。俄方则否认这一说法,并点名美国和英国。美国广播公司(ABC)也指出,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基萨奇山”号当时正在波罗的海参加国际军演。
另据德媒《明镜》周刊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事故发生几周前,德国政府就收到了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警告,称位于波罗的海的“北溪”管道可能会遭到袭击。
丹麦和瑞典先前各自对管道泄漏事件启动调查,但拒绝俄罗斯方面参与。“北溪-1”运营商稍后得到瑞典方面批准,10月底派出船只前往瑞典水域调查,本月初通报说完成初步数据采集,并说在海底发现多个受人为因素影响形成的坑和管道碎片。据路透社13日报道,丹麦地理数据局日前也已批准“北溪-1”运营商在丹麦专属经济区水域进行调查。
此外,俄罗斯总统普京上月底表示,俄天然气公司已经获准参与“北溪”管道泄漏事件的调查。11月14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表示,俄罗斯掌握对“北溪”管道实施破坏的情报。他说,俄罗斯与西方开展谈判是可能的,但需要确定某些条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北溪管道泄漏- 责任编辑: 杨蓉 
-
马克龙将在G20峰会后致电普京
2022-11-14 21:11 俄罗斯之声 -
-
如何让单身女性给共和党投票,福克斯主持人:让她们结婚
2022-11-14 21:00 -
是否继续竞选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回应
2022-11-14 20:45 -
教改3年后,法国高中恢复数学必修课
2022-11-14 19:27 法国见闻 -
习近平晤拜登:我们今天的会晤举世瞩目
2022-11-14 18:36 中国外交 -
“拉夫罗夫从新闻得知自己被送往医院”
2022-11-14 17:52 -
习近平同拜登在印尼巴厘岛会晤
2022-11-14 17:41 中国外交 -
开涮犹太人“不可冒犯”,黑人明星麻烦了
2022-11-14 17:35 -
美方质疑中国援柬云壤海军基地项目,外交部驳斥
2022-11-14 16:45 中国外交 -
G20期间中印领导人是否将进行会晤?外交部回应
2022-11-14 16:30 龙象之间 -
中方对中美领导人会晤有何期待?外交部回应
2022-11-14 16:25 中国外交 -
中日领导人17日会面?外交部回应
2022-11-14 16:25 中日关系 -
澳总理称明日将与中国领导人会面?外交部回应
2022-11-14 16:20 中国外交 -
伊斯坦布尔发生爆炸,中方回应
2022-11-14 16:19 -
“80%推特合同工突遭解雇”
2022-11-14 16:10 大公司 -
习近平即将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2022-11-14 15:12 中国外交 -
巴厘岛当地民众夹道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2-11-14 15:07 中国外交 -
“没有把中国军队藏在这里”
2022-11-14 14:19 -
IMF总裁警告:美中竞争威胁全球经济,美对华关税“适得其反”
2022-11-14 14:19
相关推荐 -
“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47“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194“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54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951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71最新闻 Hot
-
当着内塔尼亚胡的面,欧尔班宣布匈牙利退出ICC
-
美国被曝禁止在华公务人员与中国公民恋爱
-
“地球上没一个地方是安全的”,无人岛也要被征税
-
“美国是特朗普关税政策下的最大输家”
-
“对台湾地区冲击明显,非常可怕”
-
“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
谁被征了50%的最高关税?
-
四名共和党议员倒戈阻止对加关税,特朗普破口大骂
-
“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
特朗普发动全球关税战,美国VS全世界
-
结束全球化?“不是按个开关,美国就能摇身一变”
-
诺奖得主克鲁格曼:特朗普在贸易上已经彻底疯了
-
特朗普“汽车关税”也落地了,“日本GDP将萎缩0.3%”
-
“白宫已接近批准”,美方想租用算法?
-
提到日本关税还念念不忘:我说的话,安倍秒懂
-
“没有美国这么对朋友的!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