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尔茨坚持访华,德企纷纷“加码”中国,什么信号?
最后更新: 2022-11-07 14:19:16【文/观察者网 王慧、刘骞、张菁娟 编辑/冯雪】中德建交50周年、世纪疫情持续之际,德国总理朔尔茨带着“总裁团”于11月4日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一趟旅程举世瞩目,朔尔茨创下了三个“第一”:这是他上任后首次对中国的正式访问;他是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也是疫情发生三年来首位访问中国的G7国家和欧盟国家领导人。
然而,朔尔茨本人也因此面临承受了来自德国国内、欧盟内部,甚至美国方面的各种压力。
在这种非同寻常的气氛之下,朔尔茨为何坚持访华,他想通过这次访华达成什么目的,或释放什么信号?这次访问将对德国新对华战略产生哪些影响?又会如何影响未来的中德关系乃至中欧关系的发展?
众所周知,朔尔茨此行带了一个阵容华丽的商界代表团,大众、宝马、西门子、阿迪达斯、巴斯夫等众多中国民众熟知的德国品牌高管位列其中。此次随访企业的特点是什么,他们在朔尔茨此次访华行程中会发挥什么作用?
观察者网注意到,上述企业大多已经在中国有大量投资,并在近期加大了投资。德企对华投资似乎进入了新一轮高潮,这会给中德双方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针对上述问题,观察者网特邀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和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进行全面解读。
对朔尔茨来说,“访华可能一时不被理解,却是一种战略需求”
本届德国政府是朔尔茨为首的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建的联合政府。现政府内部在如何与中国打交道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绿党和自民党一直主张对华强硬政策。
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绿党)在朔尔茨出访前还在警告他,访华时不要忘记原则与表达强硬立场,要记住中国是“系统性的竞争对手”。
不少欧盟国家也批评朔尔茨访问中国是“单干独行”,仅仅为了德国的利益,他们希望欧盟以“一个声音”与中国对话。美国更不用说,自然不想德国与中国关系走近。
因此,可以说朔尔茨这次是在重压之下,力排众议,坚持开启了北京之行。
“正因为有这样的阻力,更说明了朔尔茨此次访华的重要性,”郑春荣说,现在德国国内和欧洲方面,要求减少对华依赖的声音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声音正逐步地转变为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主要针对投资、贸易方面的审查或限制。
“朔尔茨也知道如果再这么下去,德国和中国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后面他再想去做一些动作,可能会更难。他可能认为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所以哪怕有阻力也得来。”郑春荣说。
除了反对声外,姜锋强调,还要看到其中强烈的赞同声音,“特别是来自德国企业界的呼声,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他们认为,德国必须尽早与中国加强信息沟通,增强相互信任,从而开展更具战略意义的合作。中国在国际政治、经贸等各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德国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
当地时间11月2日,朔尔茨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文,阐述了自己对于此次中国行的一些想法。文章一开始就说此时距他的前任访华已经过去3年了,“现在,直接对话变得更加重要”。
从这篇文章中“能够看出朔尔茨的迫切”,姜锋说,他并不是仅仅想要在某个项目上获得什么好处,或者是做成某一笔生意。这是一种“战略需求”,反映出朔尔茨作为一个政治家,对符合德国战略利益事情的判断。
“这种战略层面上的考虑具有前瞻性,周围的人可能一时还不能理解,特别是一些反对者,他们的反对很多是出于党派利益、某一阶层或集团利益考虑,或者有些政客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曝光度。”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 图源:新华社
为何不带马克龙?
观察者网注意到,朔尔茨在10月21日欧盟峰会结束后就宣布,他将在11月初访华。而中国外交部在10月28日才正式确认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朔尔茨将于11月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双方正式宣布朔尔茨访华的时间前后相差了一个星期。
“朔尔茨要来访华这个事情,双方一直在磋商,谈了很久,可能具体时间一直没有确定,”郑春荣说,10月21日欧盟峰会闭门会议结束后,朔尔茨可能认为应该借这个场合表达一下姿态,说明自己访华的主动性,表明自己支持全球化,不能与中国“脱钩”。
另外,郑春荣表示,欧盟峰会的讨论可能对朔尔茨有所触动,让他觉得现在应该公布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朔尔茨给我的感觉是有点慢热,不是那种马上就能做一个决定的人。他比较稳健,但是真的到了要他做决定的时刻,他会觉得我得行动了,现在得说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张菁娟  刘骞 
-
“如果…不知道美国还能否再撑两年”
2022-11-07 14:16 美国政治 -
天文学家发现已知距地球最近黑洞,位于1600光年外
2022-11-07 14:09 天文 -
荷兰机场,环保人士和警察上演自行车追逐战
2022-11-07 13:27 -
裁错人?推特被曝重邀部分员工返岗
2022-11-07 13:01 大公司 -
联合国最新报告:过去8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8年
2022-11-07 11:26 极端天气 -
Meta被曝将裁员:18年来首次,失业人数或为科技行业之最
2022-11-07 10:51 大公司 -
乌大使又来要武器,德国网民怒了:无底洞!
2022-11-07 10:50 乌克兰之殇 -
马斯克又想挖YouTube“墙角”
2022-11-07 10:24 大公司 -
朝鲜试射数十枚导弹,出动500架战机
2022-11-07 09:08 朝鲜现状 -
“近几个月来,美俄进行了秘密对话”
2022-11-07 08:22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总统拜登与德国总理朔尔茨通话
2022-11-07 07:47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感染7025例、死亡10例
2022-11-07 07:46 美国一梦 -
坦桑尼亚客机坠湖事故遇难人数升至19人
2022-11-07 07:26 航空安全 -
德国法兰克福市长被市民投票罢免
2022-11-07 06:41 德意志 -
马斯克:可以骂我一整天,但要交8美元
2022-11-06 23:26 -
他为了1000万英镑退选?
2022-11-06 23:04 不列颠 -
华春莹发推:与中国脱钩?他们说不
2022-11-06 21:43 -
话刚落,一排美国国旗全倒了…
2022-11-06 20:21 -
中国船舶集团:进博会期间签约总金额达4.5亿美元,同比增长205.5%
2022-11-06 20:03 进博会 -
后疫情时代如何重启?中外科学家们这么说
2022-11-06 19:47
相关推荐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115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52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124“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97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8最新闻 Hot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国家发改委干将龚桢梽,“空降”广东
-
广西东兰干旱“农民求雨”?当地回应:视频系摆拍
-
外媒继续紧盯:中国,70天了…
-
中央巡视组刚进驻吉林,正厅级赵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飞机退回美国”
-
巴西毛遂自荐:听说中国停了近400家美国牛肉商…
-
“特朗普破产过6次,想用这样的手段吓中国?”
-
“毛主席总讲,既要看到它是‘纸老虎’,又要看到它是‘真老虎’”
-
泽连斯基猛批美国特使:散布“俄罗斯叙事”
-
就因两张超速罚单,日籍博士被美国吊销签证
-
果然,特朗普对中国船只动手了!
-
“有人觉得需要跪?毛主席曾让国人读不怕鬼的故事”
-
CBA处罚:山西男篮核减15万经费,广东队多人被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