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中期选举让我们赢,明年我给国会提交的第一个法案就是…
-
张照栋32号星期八
(观察者网讯)“我对你们承诺,明年我提交给国会的第一个法案就是将‘罗诉韦德案’编纂为法律。”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10月19日报道,11月的中期选举即将来临,美国总统乔·拜登为了给民主党拉票,公开许诺如果民主党能拿下中期选举,继续控制国会,他将在明年1月签署一项法律,赋予美国女性堕胎权。
报道截图
报道称,拜登18日出席了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在华盛顿举办的一场活动,他站在“恢复罗案(罗诉韦德案)”的巨大标语前向选民拉票。
“我请美国人民记住,你们在‘罗诉韦德案’在50年后被推翻的那天的感受,你们的愤怒、担忧和难以置信。”拜登说道,“我希望你们记住,最后的决定权并不在法庭上,也并不取决于国会中的极端共和党人……这取决于你们。”
“如果你们在乎选择的权利,那你们就得投票。”拜登开始拉票,他以堪萨斯州公投保护堕胎权的例子举例道,“‘罗诉韦德案’的裁决实际上是在鼓励女性勇往直前,发挥领导作用,让她们的声音被听到。堪萨斯州是一个保守的州,但该州选民决定性地击败了共和党领导的剥夺堕胎权的努力。”
拜登称11月的中期选举是美国的“转折点”,“阻止这些危及妇女健康的极端法律”的唯一办法是国会在联邦政府层面立法保护女性堕胎权。拜登说,“目前我们还缺少几张选票”,无法做到这一点,他督促选民们下个月投票给民主党。
“我向你们和美国人民承诺,明年我提交给国会的第一个法案就是将‘罗诉韦德案’编纂为法律。”拜登公开许诺道,“当国会通过它后,我将在明年1月签署,也就是‘罗诉韦德案’历史性判决的50年后。”
10月18日,拜登出席活动就堕胎权议题发表讲话 图源:澎湃影像
罗诉韦德案是197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于女性堕胎权裁决的“里程碑”案例。最高法院当时裁定:女性拥有堕胎的权利,该权利受到宪法保护。
今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1973年“罗诉韦德案”的历史性判决,自此正式取缔对女性堕胎权的宪法保障,交由各州的法律自行决定。
这个决定甫一公布,立刻引发美国堕胎支持者的强烈不满。大规模抗议活动席卷美国,从华盛顿最高法院外,到市郊大法官托马斯家,再到纽约、凤凰城、洛杉矶、芝加哥、丹佛、旧金山、波特兰、西雅图……
路透社报道称,民主党人乐观地认为,对“罗诉韦德案”被推翻的愤怒将推动民众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给他们投票。白宫和民主党把选举拉票的重点放在保护堕胎权的议题上,希望以此来激励女性和独立选民给他们投票。
但是路透/益普索18日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当前美国民众最关心的议题是高通胀而非女性堕胎权。全美范围内只有8%的美国人认为禁止堕胎权是影响他们11月投票最重要的议题,27%的选民则认为影响他们11月的投票倾向的最重要的议题是美国的通货膨胀。
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华盛顿邮报》上月公布的民调显示,84%的选民关注的首要议题是经济,62%的选民认为堕胎权也同样重要。
根据美国劳工部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今年9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8.2%,较8月份上升0.4%,高于美国经济学家的预期。美国核心通胀率从8月到9月上升了0.6%,同比上升了6.6%,核心通胀率达到40年来最大增幅。
彭博社10月17日发布最新预测,美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内陷入衰退已经“板上钉钉”,概率达到100%。
彭博社报道截图
此外,路透社的民调结果还显示,拜登的支持率仍接近他担任总统以来的最低水平,仅有40%的美国人认可拜登的工作表现,与一周前持平。
路透社称,拜登支持率持续低迷助长了共和党将在中期选举赢得国会众议院控制权的观点,专家分析称,民主党保住参议院控制权的机会更大。不过,共和党只需拿下众议院的掌控权,就能阻止拜登的立法议程,让他成为“跛脚鸭总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照栋 
-
朝鲜向韩朝缓冲区域开炮,中方回应
2022-10-19 17:20 朝鲜现状 -
“乌军派30多艘登陆艇抢夺扎波罗热核电站,被击退”
2022-10-19 17:11 乌克兰之殇 -
领奖台上演“展旗大战”
2022-10-19 16:56 -
意大利公墓建筑坍塌,十来具棺材悬在空中
2022-10-19 16:29 -
她的四种政治结局,都给备好了…
2022-10-19 16:28 不列颠 -
芬兰要在芬俄边境建围栏,130-260公里
2022-10-19 14:47 欧洲乱局 -
欧盟外长终于憋出一句道歉,还甩锅美国人
2022-10-19 14:34 欧洲乱局 -
BBC被曝已制作好秘密广播脚本以备英国今冬大停电
2022-10-19 14:20 -
被指“通俄”后,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局长被解雇
2022-10-19 14:11 欧洲乱局 -
-
“前线形势总体紧张,赫尔松局势令人不安”
2022-10-19 13:35 俄罗斯之声 -
抱怨坐飞机被夹在“俩胖子”中间,美国女子被批有“肥胖恐惧症”
2022-10-19 13:21 -
“在西方派驻那么多外交官无意义,不如转向亚非拉”
2022-10-19 12:00 俄罗斯之声 -
美国一航班惊现活蛇,乘客尖叫连连
2022-10-19 11:12 -
“我爸批评沙特在利雅得被抓,美国官员还冷嘲热讽”
2022-10-19 11:10 美国一梦 -
李显龙警告:对华“脱钩”或破坏世界稳定
2022-10-19 10:51 中美关系 -
拜登照着提词器,连标点都念出来了…
2022-10-19 10:43 -
沙特办“沙漠达沃斯”,未邀美国官员
2022-10-19 10:43 -
德国外长:东欧伙伴警告过,忽略了
2022-10-19 10:38 德意志 -
美欧威胁制裁伊朗,俄方否认使用伊朗无人机
2022-10-19 09:20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