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陷种族歧视争议,欧盟外长发文辩解:“花园丛林论”美国人也说过
(观察者网讯)欧洲是“花园”?世界其他地区多是“可能会入侵花园的丛林”?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上周的发言可谓是捅了大篓子,被批“种族主义”,甚至有人要求他道歉并辞职。10月18日,深陷种族歧视争议的博雷利终于发布声明回应此事。但他坚称自己的发言被他人“误读”,并顾左右而言他,称“花园丛林论”不是自己首创且美国保守派早就用过这种说法了。
博雷利为自己的“花园丛林论”发文辩解,推文截图
“‘花园’和‘丛林’的比喻不是我的发明……在我之前,这一说法已被美国新保守派使用。”
在发布于欧盟网站的回应声明中,博雷利第一句话并不是致歉,而是推卸责任。他补充说,“花园丛林论”几十年来一直存在于学术和政治辩论中,代指国际秩序的强权政治和“弱肉强食”概念。
博雷利还说,如今世界越来越像“丛林”,越来越不像“花园”。因为“在世界许多地方,强权政治正在侵蚀公认的国际规范”;如今,无序的“丛林”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包括现在的乌克兰。
博雷利进一步表示,这就是他此前谈到欧洲是“花园”的原因,即欧洲一体化进程始于对强权政治的拒绝。他呼吁那些希望建立和平合法秩序的“园丁”团结起来,共同击退“丛林”。
文中,博雷利多次表明,自己并非想借“花园丛林论”来表达“殖民主义的欧洲中心论”,他的讲话被“误读”了。他说:“如果有些人因此感到被冒犯了,我很抱歉……在我的一生中,我完全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任何人的蔑视和种族主义。”
博雷利发表于18日的声明,是对外界质疑他此前发表种族歧视言论的回应。
13日,博雷利将欧洲比作“花园”。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13日,博雷利出席欧洲外交学院的落成典礼时语出惊人,将欧洲比作“政治自由和经济繁荣的花园”,将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比作“可能会入侵花园的丛林”。
“世界的其他地方……并不完全是花园,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方都是丛林,而丛林可能会入侵花园”,博雷利告诉现场外交官们,作为“园丁”应该照顾好“花园”,不能仅仅是通过筑墙来防止丛林侵入,“因为丛林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围墙永远不会足够高”。
“今日俄罗斯”(RT)提到,这并非博雷利首次发表所谓“花园丛林论”。早在3月份,他就将欧洲比作“一座美丽整洁的花园”,周围是一片“混乱无序的丛林”,并表示,“如果我们不想自己的花园被丛林吞噬,就必须打起精神来”。
但现实是,各国民众对于博雷利的辩解并不买账,认为他最新声明中充斥了强词夺理。同时,有众多网民在博雷利推特评论区留言,要求博雷利引咎辞职。
“在诋毁西方以外的数十亿人之后,你认为只写一篇声明就可以侥幸逃脱?这恰恰表明你是多么的有优越感、不可救药和种族主义”,一名来自非洲的网民写道,“如果欧盟想要自己被当回事儿的话,就应该开除博雷利”。
摘自博雷利推特评论区,下同
另一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网民同样喊话博雷利辞职,同时附上六张欧美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对比图,以证明谁才是真正的“花园”和“丛林”。
“不,我们没有误读你的话!”看到博雷利的回应声明,一名非裔女孩感到十分愤怒。
她说:“我们本以为你至少会用一些巧妙的口是心非来掩饰真正的意图,但你没有,你自豪地把你是种族主义的这件事展示给全世界看!”
观察者网注意到,希腊前财长、著名经济学家瓦鲁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已在请愿网站发起请愿,称“鉴于博雷利对非欧洲国家的种族主义言论,我们要求他立即辞职”。目前,瓦鲁法基斯有关推文已获得超4000点赞、超2000转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齐倩 
-
BBC被曝已制作好秘密广播脚本以备英国今冬大停电
2022-10-19 14:20 -
被指“通俄”后,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局长被解雇
2022-10-19 14:11 欧洲乱局 -
-
“前线形势总体紧张,赫尔松局势令人不安”
2022-10-19 13:35 俄罗斯之声 -
抱怨坐飞机被夹在“俩胖子”中间,美国女子被批有“肥胖恐惧症”
2022-10-19 13:21 -
“在西方派驻那么多外交官无意义,不如转向亚非拉”
2022-10-19 12:00 俄罗斯之声 -
美国一航班惊现活蛇,乘客尖叫连连
2022-10-19 11:12 -
“我爸批评沙特在利雅得被抓,美国官员还冷嘲热讽”
2022-10-19 11:10 美国一梦 -
李显龙警告:对华“脱钩”或破坏世界稳定
2022-10-19 10:51 中美关系 -
拜登照着提词器,连标点都念出来了…
2022-10-19 10:43 -
沙特办“沙漠达沃斯”,未邀美国官员
2022-10-19 10:43 -
德国外长:东欧伙伴警告过,忽略了
2022-10-19 10:38 德意志 -
美欧威胁制裁伊朗,俄方否认使用伊朗无人机
2022-10-19 09:20 乌克兰之殇 -
李显龙:若中国加入CPTPP,好事
2022-10-19 09:02 -
美国新增感染40621例、死亡580例
2022-10-19 07:41 抗疫进行时 -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转移撤离指南
2022-10-19 07:38 乌克兰之殇 -
不满通胀高企,法国爆发全国性罢工
2022-10-18 23:28 法国见闻 -
“我们必须觉醒,美国人和中国人不会拱手相让!”
2022-10-18 22:33 法国见闻 -
乌外长提议:与伊朗断交
2022-10-18 22:28 乌克兰之殇 -
丹麦警方:“北溪”管道泄漏事故为强烈爆炸所致
2022-10-18 22:14
相关推荐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21“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41“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22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3“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5最新闻 Hot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