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佩克+减产,“对拜登的直接打击”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14:59【文/观察者网 齐倩】近一段时间,拜登政府一直敦促海湾国家提高石油产量,以降低油价、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欧佩克+在10月5日宣布的“重大减产计划”,着实令拜登措手不及,白宫直言“失望”,并暗示将有可能进一步释放石油储备。
多家美媒将欧佩克+此举视为对拜登的一个重大打击,在中期选举临近的时刻,高企的油价无疑会会让拜登及民主党付出政治代价。
美国《纽约时报》称,欧佩克+减产的决定是一个信号,表明拜登对海湾国家的影响力远低于他的预期。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认为,鉴于美国中期选举在即,此举是对拜登的“直接打击”。
美媒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10月5日,欧佩克+在维也纳召开第33届部长级会议,同意自11月起减产200万桶/日。这是自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石油减产措施,相当于全球石油需求的2%左右。
报道称,此举可能导致油价急剧飙升,对因深受高能源成本困扰的西方消费者带来进一步的压力,同时也会帮助俄罗斯在“特别军事活动”期间充实国库。与此同时,能源行业在俄乌冲突加剧以来便陷入动荡,石油价格一路飙升,美国能源市场也受到影响。如今,美国国内创纪录的高油价和高通胀已经影响到了拜登的选情。
《纽约时报》称,白宫的愤怒和惊讶程度显而易见。10月4日,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曾表示,拜登政府“不会考虑”释放石油储备;但在欧佩克+减产消息传出后,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迪斯在5日的一份声明中宣布,拜登将“继续酌情指导战略储备的释放”。
《纽约时报》认为,欧佩克+的决定,大大削弱了拜登在中期选举前避免油价上涨的努力,同时阻碍了他限制俄罗斯石油收入的努力。这也暴露了拜登与沙特王储“撞拳外交”(fist-bump diplomacy)的失败。
为了说服沙特增产,今年7月,拜登放下身段访问沙特,甚至同沙特王储会面。美国情报机构调查发现,沙特王储与记者卡舒吉于2018年被“肢解”杀害一案有关,而拜登曾公开称沙特为“贱民国家”。不过,沙特方面一直对软硬兼施的拜登政府“爱答不理”,致力于加强同中俄等国际伙伴的关系。
《纽约时报》援引专家分析称,欧佩克+减产将对全球石油价格产生很大影响,预计每加仑汽油上涨15至30美分,同时也让美国限制俄罗斯石油收入的努力陷入危险之中。而这对于拜登来说,时机再糟糕不过了,因为现在距离中期选举仅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再次表明,欧佩克+仍为自身利益行事,维持石油收入对其成员国来说远比让俄罗斯为‘入侵’乌克兰付出代价重要得多。”《纽约时报》评价道。
欧佩克+各成员国代表召开新闻发布会,图自外媒
《外交政策》5日的报道也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将削减石油产量,这对拜登构成打击。
该报道认为,尽管白宫提出了抗议,但削减石油产量的原因并不是政治性的。相反,人们担心的是,全球经济衰退将严重削减全球石油需求。上周,高盛将其对2023年油价的预测从早先的每桶125美元下调至108美元,原因是全球石油需求低迷。
报道这样写道:“不过,对于拜登领导的白宫来说,这个决定是一个打击。白宫今年曾向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国家示好,以确保石油的充足供应。”
《福布斯》则很直接了,5日报道的标题直言《欧佩克对拜登嗤之以鼻》。
但这一报道说出了一个事实:“我告诉人们,要理解欧佩克,你必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他们的目标是使地下石油的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与大多数美国政客和消费者的愿望直接相反,他们的愿望是获得廉价汽油。”
对于欧佩克+决定减产的原因,西方和沙特方面有不同解读。
“这绝对是政治性的(决定),这与金钱无关,”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海湾地区研究员比安科(Cinzia Bianco)揣测称,在拜登访问沙特后,沙特人对他们从美国得到的东西感到失望,因此采取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战略举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学者凯伦·杨(Karen Young)则认为,这是沙特的“权力举措”,是在向世人表明石油仍然很重要,且他们“有能力影响市场”。
沙特分析师驳斥了这种说法,坚称减产纯粹是出于技术原因。
沙特分析师谢哈比(Ali Shihabi)表示:“这当然不是敌对的、反拜登的行为。这与拜登无关,是为了将价格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决定。”他补充说,石油对沙特经济至关重要,“是王国的生命线和经济命脉”,以致于确保石油仍然有利可图胜过其他担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齐倩 
-
俄方驳斥“俄领导层内部动荡”:完全不属实
2022-10-09 11:06 俄罗斯之声 -
3秒,38枪…美国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国一梦 -
美国回应:已得知消息,不予评论
2022-10-09 09:59 俄罗斯之声 -
“先发制人”打击俄罗斯?美国重申:不会直接参与
2022-10-09 09:54 乌克兰之殇 -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后最新卫星图像
2022-10-09 09:35 俄罗斯之声 -
拜登渲染“核末日”,马克龙:说话该谨慎点
2022-10-09 08:39 乌克兰之殇 -
离谱!美顶级儿童医院称孩子“在子宫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别者…
2022-10-09 08:30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国一梦 -
克里米亚大桥恢复通车,普京下令加强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观察者头条 -
日韩称朝鲜9日发射弹道导弹
2022-10-09 07:23 三八线之南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中断事故初步确认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欧洲乱局 -
俄方:克里米亚大桥爆炸车车主系俄一边疆区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罗斯之声 -
德国北部铁路运输大规模中断,或被蓄意破坏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乌克兰国安局称:大桥在美丽地燃烧
2022-10-08 23:00 乌克兰之殇 -
俄国防部:苏洛维金出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
2022-10-08 22:13 俄罗斯之声 -
上一秒还在啃汉堡,下一秒就被美国警察的子弹狂追
2022-10-08 22:00 -
彭博社:中国持有正确的物种保护理念,西方应更开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楼:含中国产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贩冲进市政厅扫射:外墙布满弹孔,市长当场死亡
2022-10-08 20:35 -
被美国天价气“背刺”,德国拉日韩组“G7+”谈价
2022-10-08 19:38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评论 291“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评论 144“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评论 247美国扛不住了才打贸易战,但药不对症会治死 评论 126最新闻 Hot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
中国同意,西班牙:欢迎
-
美国特使:乌克兰可能会“像二战后的柏林一样”被分区驻军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间,美国不再是避风港”
-
美债抛售潮继续,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2001年来最大涨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