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北溪”管道泄露的幕后黑手?各方众说纷纭,美国回应
最后更新: 2022-09-28 12:15:33【文/观察者网 齐倩】9月26日,“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遭到3处破坏,随后泄漏区域发生水下爆炸,瑞典监测到有震感。次日,相关消息陆续传出,引发欧洲各国恐慌。美媒直言,此次“前所未有的”事故,让本就气荒的欧洲各国冬季前获得俄气供应的希望彻底破灭。
德国、丹麦、瑞典正在就事故原因展开调查。截至目前,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方均认为北溪管道泄漏“可能是蓄意破坏”。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誓言将做出“最强烈回应”。
但对于可能的幕后黑手,各方众说纷纭:有乌克兰官员将矛头对准俄罗斯;欧盟方面反应则较为谨慎,表示现在推测事故原因还为时尚早。一直对俄强硬的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拒绝置评;波兰前防长、前副外长则在社交媒体写了一句“感谢美国”,随后被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转发。
值得一提的是,据德媒《明镜周刊》27日报道,几名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几周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就曾警告德国政府“位于波罗的海的天然气管道有可能会遭到袭击”。
而就美俄双方而言,美国务卿布林肯27日表示初步报告指向“蓄意破坏”,但未经美国证实,若管道真的遭到破坏,则“不符合各方利益”。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早前的回应中表示事故的性质还不清楚,需立刻调查。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弗拉基米尔·贾巴罗夫则警告:若美国参与其中,局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丹麦国防网站发布泄露海面航拍,视频截图
美媒:欧洲冬季前获得俄气的希望破灭
综合路透社、BBC、CNN等媒体报道,丹麦方面称,第一次泄露发生在当地时间26日下午,“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发生泄露。不久后,“北溪1号”管道又发现两个泄漏点,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附近水域。
与此同时,瑞典监测站记录了两起明显的爆炸,分别发生在当地时间26日零时03分和17时04分,其中一起震级达2.3级。
瑞典地震学家指出,这些数据表示毫无疑问曾“发生过爆炸”。丹麦军方表示,最大的一起爆炸造成了直径超过1公里的地表扰动。丹麦和瑞典海事局已发布航行警告,要求船只应避开附近的区域。
丹麦能源署负责人克博特佐(Kristoffer Bottzauw)表示,泄漏量非常大,天然气可能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泄露结束。他警告称,现在“海面充满了甲烷,这意味着该地区发生再次爆炸的风险增加”。
“北溪1号”管道于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北溪2号”管道去年建成,走线与“北溪1号”管道基本平行,目前尚未投入使用,但仍有部分天然气封存在管道内。公开资料显示,俄罗斯通过管道向23个欧洲国家供应天然气。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27日指出,这次事件将欧洲可能在冬季之前通过“北溪1号”接收天然气的剩余预期化为乌有。目前,欧洲各国正在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
彭博社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信号,表明在欧洲要在没有俄罗斯大量天然气输送的情况下,挺过这个冬天。石油管道已经停止运转,但任何关于莫斯科可能在某个时候重新打开管道的希望,现在都破灭了。
“北溪”管道遭到3处破坏,BBC制图
各方一致认为管道遭“蓄意破坏”
27日晚些时候,负责建造与运营“北溪”管道的北溪AG公司(Nord Stream AG)发表声明称,北溪管道3条支线同时遭到破坏“前所未有”,目前还无法估计恢复天然气输送基础设施的时间。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即“俄气”)尚未发表评论。
同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到破坏的消息令人担忧。事故的性质还不清楚,但是发生这一情况尚属首次,需要立即展开调查。在调查结果公布之前,不排除任何选项。
欧洲方面,德国、丹麦、瑞典正在就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据瑞典电视台27日报道,据政府评估,“北溪”管道的泄漏可能是故意行为造成的。瑞典首相安德松表示,“这可能是一起破坏事件,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事件”,同时强调这不是针对瑞典的袭击。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27日晚表示,根据综合评估,“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并非“事故”而是“蓄意破坏”。丹麦能源署署长也说,天然气管道出现泄漏是“极其罕见的”。
波兰总理同样认为,“北溪”管道数起泄漏事故“可能是因为人为破坏”,同时补充说,这“或与乌克兰局势的下一步升级有关”。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7日发布推文称,欧盟正就泄露事故与丹麦当局交谈,“现在最重要的是展开调查,查清事故原因”。她还说,任何对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蓄意破坏”都是“不可接受的”,欧盟将就此采取“最强烈的回应”(the strongest possible response)。
“有一些迹象表明这是蓄意破坏”,一位欧洲安全消息人士表示,现在就谁是幕后黑手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你必须要问:谁会从此获利?”
冯德莱恩誓言将采取“最强烈回应”
德媒:数周前,CIA曾向德国政府发出预警
尽管如此,但对于可能的幕后黑手,各方众说纷纭。
首先,乌克兰官员第一时间站出来将矛头对向俄罗斯,但并未提供任何证据。
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雅科(Mikhaylo Podolyak)27日发布推文声称,“北溪”管道泄露“无非是俄方策划的恐怖袭击和对欧盟的侵略行为”,因为俄罗斯想要“破坏欧洲经济形势并在冬季前引发恐慌”。波多利雅科还呼吁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做出“最佳响应”——向乌克兰提供坦克和投资。
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雅科将矛头对向俄罗斯
相较之下,欧盟方面则反应谨慎。欧盟27日回应称,现在推测事故的原因还为时过早,欧盟正在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管道事故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安全产生任何影响。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泄漏事故是由于对基础设施的“有针对性的攻击”,确定“不是因材料老化或自然事件导致”,目前德国能源供应没有受到影响。但他拒绝就幕后黑手进行猜测。
值得一提的是,德媒《明镜周刊》援引几名知情人士的话称,早在几周前,联邦政府就收到了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警告,称位于波罗的海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可能会遭到袭击。德国政府拒绝就此置评。该国安全部门还认为,考虑到泄露的具体情况,很可能是“潜水员或小型潜艇”在管道上安装了地雷或炸药,而“只有国家行为体”才能做到这一点。
另据俄新社报道,波兰前防长、前副外长、现欧洲议会议员西科斯基(Radoslav Sikorsky)27日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北溪”管道泄露的图片,配文:“谢谢你,美国”。俄新社认为,这代表西科斯基感谢“美国破坏了管道”。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随后转发了西科斯基的推文,并写道:“这是关于恐怖袭击的官方声明吗?”
西科尔斯基用波兰语在推特写道,对“北溪”的破坏“缩小了普京的回旋余地”,意味着俄方如果想恢复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将不得不与乌克兰和波兰谈判。“干得好!”他如此总结道,随后还转发了美国广播公司(ABC)今年2月份发布的一篇推文。
据ABC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时警告道,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那么就不会有北溪2号……我们将结束它”。被问及如何做到这一点时,拜登回答:“我向你保证,我们有能力做到。”
拜登2月曾公开表示: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北溪2号”将不复存在
“若美国参与,局势将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27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与印度外长举行的联合发布会上,就“北溪”管道泄露一事作出回应。
布林肯称:“有初步报告表明,管道泄漏可能是由于攻击或破坏。但这些都是最初报告,我们还没有证实。”他表示,如果这一消息得到证实,“显然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他还说,美国准备向进行调查的欧洲国家提供支持。
布林肯强调,美方及其盟友正“日以继夜”关注欧洲能源安全问题,并称“(管道)泄漏不会对欧洲能源韧性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弗拉基米尔·贾巴罗夫在社交平台Telegram警告,“如果调查证实美国参与了‘北溪1号’和‘北溪2号’的爆炸事故,那局势将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到时候,从美国向欧洲供应液化天然气或成为美国人永远的噩梦。难道我们的对手完全失去理智了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齐倩 
-
美媒:这一幕令人不安
2022-09-28 11:36 -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王储穆罕默德被任命为新首相
2022-09-28 10:46 -
受飓风“伊恩”影响,古巴全国停电
2022-09-28 10:03 极端天气 -
耿爽:国际社会要以务实态度同阿富汗临时政府保持接触
2022-09-28 08:46 阿富汗 -
波兰新天然气管道开通:自挪威输气,规模与此前俄气相当
2022-09-28 08:27 欧洲乱局 -
佩斯科夫:克宫不掌握多少俄公民已经离境
2022-09-28 08:18 俄罗斯之声 -
丹麦首相称“北溪”管道泄漏系“蓄意破坏”所致
2022-09-28 08:13 欧洲乱局 -
受飓风“伊恩”影响,美国会大厦骚乱事件听证会推迟
2022-09-28 07:44 美国政治 -
顿涅茨克等四地入俄公投结果公布
2022-09-28 07:24 乌克兰之殇 -
中方:当务之急是尽快打开乌克兰问题政治解决的大门
2022-09-28 07:05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感染52942例、死亡585例
2022-09-28 06:52 抗疫进行时 -
“意大利政坛地震,白宫有震感”
2022-09-27 22:52 欧洲乱局 -
28锤,“美国梦碎”
2022-09-27 22:02 -
特拉斯新政“失控”,英媒很不安
2022-09-27 21:44 -
巴铁代表近70国在联合国发声,支持中国
2022-09-27 20:42 巴铁 -
“欧洲经济前景正愈发黯淡”
2022-09-27 20:21 欧洲乱局 -
孟加拉国一船只沉没,已致61人死亡
2022-09-27 19:27 -
前所未有!北溪管道发现3处“神秘泄露”
2022-09-27 19:12 俄罗斯之声 -
拜登“口头干预”降油价,美媒看出了小心思
2022-09-27 17:45 美国经济 -
背后一阵尖叫,塞尔维亚球员回头傻眼
2022-09-27 17:3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否认“暂缓”,美股“过山车” 评论 4“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评论 94“看看美国关税大棒,再看看中国海南…” 评论 54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评论 740“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评论 31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否认“暂缓”,美股“过山车”
-
“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
“特朗普早年不学好惯用敲诈勒索,展示实力才能对付他”
-
刘满仓,被开除党籍
-
“美国经济衰退倒计时”
-
特朗普对等关税“留后门”,这些都在豁免之列
-
万斯用词“中国乡巴佬”令人震惊,网友:粗鲁且无知
-
特朗普考虑暂缓90天征关税?白宫否认:假新闻
-
德国副总理:这是软弱的表现,马斯克怂了
-
特朗普放话:欧洲必须从美国购买能源
-
泽连斯基首次承认乌军在俄别尔哥罗德州作战
-
“尹锡悦别再扮演总统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准备解除武装,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
美媒紧盯:中国,60天了…
-
美部长:百万美国工人将“拧着小螺丝”造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