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非洲农场逸云 :为什么良田万顷的非洲国家也会吃不好饭?
-
李焕宇力量与荣耀 个人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各路朋友
【文/观察者网 李焕宇】晴朗无云的蓝天、一望无际的平原、黝黑发亮的土壤......在有着悠久农业史的中国,这样一片土地总会激起人们无限想象。
其实,这种“梦中情田”在非洲东南部并不少见,但坐拥这些良田的国家却面临着粮食缺口。以其中的莫桑比克为例,农业部数据显示该国有超过160万人正在遭受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其大米产量仅可满足该国总需求的28%,年进口量超300万吨。
另外,因为鲜有外国资本愿意过来投资粮食这样的民生产业,使得这些国家空有良田沃土却始终难以充分发挥其地力,老百姓连吃好一顿饭都成了问题。
不过,有个“外国”是其中的例外,他们在种粮方面的积极援助让非洲东南部的国家看到了解决本国粮食缺口的希望,这便是中国。
近期,观察者网采访了在非洲东南部运营着某国第二大农场的B站UP主,中国人@非洲农场逸云 ,请他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非洲农业困境、粮食自给问题、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看法。
逸云所在农场的稻田,有2万5千亩,总种植面积5万亩
自然优势VS工业化劣势
非洲东南部在农业生产上有很多先天的优势。
逸云称,这里是热带、亚热带草原气候,同中国国内相比,不仅雨热同期,而且它的雨不是国内那种连续的阴雨,什么梅雨或回南天这边基本是没有的。由于当地对流很强,阳光很好,一般是先热一个礼拜,然后当地的蒸发量就上来了,开始形成雨云,下两三天的雨,然后又开始热,如此循环。
“这是特别好的一件事情,雨水比其他任何水源都要好。理想状态下,我们把种子撒下去,苗刚长几天估计要缺水的时候这里差不多就要下雨,当然实际上会有偏差,所以还是需要抽水、灌溉。”
还有就是这边几乎没有水稻的病虫害。虽然他不确定这是因为他们种的时间不长还是因为这边的生态总体比较好,总之他们在非洲这些年没有大规模喷过杀虫剂,也没有喷过国内基本都要打的防治稻瘟需要的药,只需要在养苗阶段打除草剂。
农场员工喷洒除草剂
另外,这边的阳光特别好,温差也很有利于水稻生长,比如在水稻成熟期,当地的温差大概在10-15度左右,属于非常理想的温度。
土壤方面,他们农场所在的地方原来是片沼泽地,有着深达两米的黑土,养分包括盐碱含量特别高。不过,因为是黏重土壤的关系,排水不畅,适合的农作物有限,还不是最好的那种土。
农场的土壤
然而,尽管本地区在自然条件上十分优越,但当地老百姓在种地时能够依仗的,往往也就这些自然条件了。
首先,由于本地区工业落后,意味着生产资料匮乏,像化肥和除草剂,这两个是农业生产必须要有的东西,现在只能靠进口。
“很多网友议论我们,说我们怎么打除草剂,还要用化肥种水稻,实际上这很无知,没有化肥和除草剂,就算是中国可能也要有一半人得饿肚子,不然就得让所有人都去种地,自己把自己的口粮种出来。”
其次,进口来的生产资料价格高昂,尽管逸云所在的水稻农场可以消化这一成本,但本地人就要犯嘀咕了。
“他们觉得,我粮食还没收回来,你就让我加大这么多投入,一旦(成本)收不回来,要卖的粮食却从200斤变到800斤,这不就亏大了吗?”
另外,当地的土地平整度也不尽人意。虽然乍一看很平,但对种地而言一块地的高差不能超过5公分,尤其是水稻,地不够平的话有的地方可能还没水别的地方就已经淹了,哪怕是逸云所在的农村面对这种情况也很头疼。
农场在平整土地
还有就是基础设施的问题,中国农场采用的是机械化生产,但由于道路状况不尽人意,一旦下雨,负责在田间运输稻谷的拖拉机就有陷入泥泞的风险;而且,本地的水利设施基本没有,农场为修建自用的灌溉、防涝设施不得不在前期投入巨资......
在田间运送稻谷的拖拉机
逸云坦言,当地人基本就是“靠天吃饭”,也就在除草上可能会投入些人工。
不过,虽说问题这么多,但这些其实都指向了一件事——工业化。
逸云认为,现代农业本质上是工业的延续,因此哪怕本地区仅具备生产化肥和除草剂的工业能力,也能把农业的生产成本拉低不少,这样先进生产资料的推广就能容易很多。而像平整土地、水利设施这些,说白了,只要当地的工业能力上去,都是不难解决的问题。
“农业还是工业的延续,因为技术方面除了特别高精尖的东西,比如育种,其他都区别不大。那种特别高精尖的东西,包括育种、品种改良、除草剂的研制这些,普通国家也干不了什么。”
“像发达国家,人家的农业实际上就是用工业往里砸钱搞的,你地不平我我就上设备把地搞平,不管是什么自动的半自动的,我搞平就完了。然后把水利设施我全搞成硬化的,或者搞成真厉害点的,可以搞成自动的,我在家里坐着按个按钮闸门就打开了,水就进去了,这其是还是工业能力的问题。”
- 责任编辑: 李焕宇 
-
“打脸”拜登政府?纽约市长承认“经济衰退”
2022-07-30 15:40 美国政治 -
台媒:至少5场军演,解放军“警告意味浓厚”
2022-07-30 15:37 中美关系 -
正要加速,撞翻30多人…
2022-07-30 13:26 -
俄乌互相指责对方袭击关押乌军的战俘营
2022-07-30 11:56 乌克兰之殇 -
美日将建下一代半导体联合研发中心,日媒:目标2nm
2022-07-30 11:54 -
佩洛西临行前自称“兴奋”,多家主流外媒发出警告
2022-07-30 11:43 观察者头条 -
非洲三国签备忘录,要建4000公里管道跨撒哈拉沙漠向欧洲供气
2022-07-30 11:13 欧洲乱局 -
俄乌冲突后,美俄外长首次通话
2022-07-30 09:44 乌克兰之殇 -
人民日报钟声:处理中美关系必须加强沟通避免误判
2022-07-30 09:14 中美关系 -
韩国总统尹锡悦支持率首次跌破30%
2022-07-30 09:06 三八线之南 -
“个别国家强调乌主权,却就台湾问题不断挑战中国”
2022-07-30 07:51 观察者头条 -
美国新增感染162228例、死亡651例
2022-07-30 07:39 美国一梦 -
美众院通过禁止销售攻击性武器的法案
2022-07-30 07:35 美国一梦 -
巴西、西班牙分别确认首例猴痘死亡
2022-07-30 07:30 抗疫进行时 -
“禁运俄罗斯天然气?不可能”
2022-07-29 22:33 欧洲乱局 -
美肯塔基州洪水已致15人死亡,拜登宣布该州进入“重大灾难”状态
2022-07-29 22:26 美国一梦 -
美国会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商务部:部分条款会扰乱国际贸易
2022-07-29 21:14 -
“约翰逊下台是报应,谁让他批评堕胎权裁决”
2022-07-29 21:02 美国政治 -
泽连斯基称“美国通胀不是事”,美媒主持人:骗钱
2022-07-29 20:56 乌克兰之殇 -
CNN:苹果为何离不开中国?
2022-07-29 19:35
相关推荐 -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35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9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38“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7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