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气候问题上,美国又没法给中国做榜样了
-
李焕宇力量与荣耀 个人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各路朋友
【编译/观察者网 李焕宇】“美国不仅回来了,更期望展现以身作则的能力......表明我们的气候承诺不是空话。”2021年底,拜登领导的美国政府在气候峰会上展现自己了雄心,但两天前的一项裁决却给这一切打上了问号。
6月3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明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无权在州层面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不得要求发电厂放弃化石燃料转用可再生能源。
这使EPA丧失了控制发电厂气体污染的“最有效工具”,以至于拜登痛斥它“让国家倒退”,美国媒体则不得不承认,随着拜登政府的气候雄心在国内接二连三的“碰壁”,美国在气候议题上的影响力正被削弱。
但相比这些,美国媒体似乎更关心另一件事——中国人看了会怎么想。
在国内接连碰壁,美国的气候领导力遭质疑
全球三大通讯社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在其7月1日的一份报道里开篇就表示,拜登政府力图在美国领导下“拯救地球”的希望虽然可能还没完全破灭,但也不远了。
美联社报道截图
报道指出,凭借着由3名特朗普任命的保守派大法官获得的6对3的投票优势,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限制了EPA对发电厂的控制力。美联社认为,这一裁决让共和党占优势的最高法院继续阻止拜登和联邦机构限制化石燃料排放的可能性在增加了。
拜登政府曾承诺,在2020年前将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并在2035年前实现电力行业零排放。如今,最高法院的裁决不仅对拜登的承诺是一个打击,同时也表明,拜登政府在扭转“特朗普遗产”上可做的选择正越来越少。
报道指出,两党分歧严重的国会已经给拜登带来了他任期以来在气候问题上最严重的失败——由于煤炭州民主党参议员乔·曼钦(Joe Manchin)等两人的反对,拜登的“重建美好未来法案”(Build Back Better)已经在国会搁浅,而该法案的涉气候部分正是为了启动美国向电动汽车、清洁工业和节能建筑的转变。一位资深民主党议员已经承认,国会制定任何有意义的气候立法的希望很小。罗得岛州参议员怀特豪斯(Sheldon Whitehouse)更是坦言:“国会对这个烂摊子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
乔·曼钦 视频截图
当下的能源价格也不利于拜登推进清洁能源转型——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紧张已将天然气价格推至历史新高,这不仅让他不得不争取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也加剧了通货膨胀和选民对执政的拜登政府以及其他民主党人的愤怒。在这种情况下,拜登是否仍然认为自己有政治资本像他作为候选人和上任头几个月时承诺的那样,领导美国果断地转向可再生能源,也就不得而知了。
拜登在气候议题上接连“碰壁”带来的影响并不会仅仅局限在美国国内。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欧洲项目主任伯格曼(Max Bergman)表示,气候变化的决定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至少对欧洲民众有这样的影响:第一,这个国家不能把事情做好;第二,这个国家的国内发展方向非常怪异”。
报道甚至还很不客气地对比了拜登在北约峰会的成功和回国后在最高法院遇到的挫折,并不客气地指出,最高法院的挫败向美国盟友们强调,总统在包括在履行气候承诺在内的国内事务上是多么脆弱。
于是,对于曾目睹拜登豪言要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上领导全球的美国盟友而言,如今的问题是——美国还能否领导自己?
美国气候谈判代表:我完全有信心
显然,拜登政府还不打算放弃。
EPA前民事执法主任谢弗尔(Eric Schaeffer)表示,EPA仍需采取有意义的行动,但动作要快,包括:加快制定限制发电厂碳污染的新规定,对发电厂有毒气体排放标准进行更新,以及像拜登政府已经承诺的那样,加快对天然气行业中甲烷泄漏的打击。
EPA则在最高法院的裁决后承诺,将在明年年初之前为发电厂提出一项新的碳排放规定。
拜登也表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必须而且要继续下去”,他的团队将找到办法,根据联邦法律继续保护美国人免受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最坚定的表态则来自于拜登的气候谈判代表克里。他在7月2日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最高法院的这一决定……令人失望,但是……它不会剥夺我们做应做之事的能力”
克里 图片来源:美国政府
“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实现设定的目标……总统将继续争取国会立法......拜登总统有巨大的权力继续推进议程。我们将继续前进。我完全有信心,我们有能力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我们现在正在这么做。”
他表示,通过电动汽车和其他市场技术的进步,以及加州等其他几十个主要由民主党领导的州的努力,美国在减少化石燃料排放方面取得了进展;其他国家今年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也取得了进展,包括有更多的政府承诺加快减排,有更多的政府签署了美国支持的针对天然气行业泄漏、排放并燃除破坏气候的甲烷的承诺。
克里说:“我不会对此感到悲观,我只想说,我们要更努力地工作,更努力地战斗。”
尽管克里信心满满,但美联社指出:“与拜登一样,随着障碍的增加,克里对美国气候雄心的承诺变得更加温和。”
美国还能给中国做榜样吗?
尽管美联社的两篇报道都是聚焦气候问题在美国国内遇到的阻力,但在文末,两篇文章却不约而同地“关心”起了一个外国——中国。
在第一篇报道中,美联社认为,相比拜登在气候峰会上豪言要“以身作则”;克里要求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摆脱对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依赖的那段时期相比,最高法院的裁决削弱了美国的影响力。
而在对克里的采访中,美联社更是把这种担忧直接抛给了克里,问道:“当美国在为实现自己的一些目标而挣扎时,是否会要求中国和其他碳排大国迅速放弃化石燃料?”
正如美联社自己报道的那样,相比去年9月说“中方应在气候问题上做更多”的克里,如今的他做了“更温和”的表态。克里称:“他们会做出自己的分析。可以想象,这将对他们的决定产生影响......如果美国能够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方面取得更多的成就,而且速度还很快,那这将给很多国家带来很大的压力。”
对于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对中国的“额外关心”,外交部早有回应。发言人汪文斌在去年9月指出,中国提出“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的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搬掉中美气变合作道路上的“绊脚石”,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推动双方在气变等领域的协调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李焕宇 
-
北约为“续命”瞄准中国,我们该如何反击?
2022-07-02 22:07 凉战 -
驻英使馆驳斥:完全是一派胡言!
2022-07-02 21:02 -
俄军总参谋长赴前线视察
2022-07-02 19:19 俄罗斯之声 -
“下一步是把猪肉认定为‘乌克兰国菜’?”
2022-07-02 17:17 -
普京签令成立新公司接管“萨哈林2号”,日本紧张了
2022-07-02 16:08 日本 -
美国人要为“自由世界秩序”忍受高油价?拜登顾问这话惹了众怒
2022-07-02 14:48 美国一梦 -
乌克兰要求土耳其扣留悬挂俄国旗货轮
2022-07-02 14:30 乌克兰之殇 -
中国三大航一口气订购292架空客,波音:失望
2022-07-02 14:30 航空航天 -
尴尬!特鲁多和澳总理会面,迟迟叫不出对方名字…
2022-07-02 14:09 -
“俄乌冲突结果,有三种可能”
2022-07-02 11:01 乌克兰之殇 -
美国肯塔基州发生枪击事件,2名警察死亡
2022-07-02 10:23 美国枪击案 -
长期给孩子喂果蔬,一素食主义者妈妈致18个月大婴儿饿死
2022-07-02 10:15 -
8.6%!欧元区国家通胀创记录
2022-07-02 10:00 欧洲乱局 -
“德国政府严重低估中国对德繁荣作出的贡献”
2022-07-02 09:56 德意志 -
下半年刚开始,有些国家已经撑不住了
2022-07-02 09:42 -
伊朗清晨发生6.1、5.8级地震,已致3人死亡
2022-07-02 08:00 地震 -
美国新增确诊152029例、死亡513例
2022-07-02 07:47 美国一梦 -
我驻英使馆:奉劝英方认清现实,放下殖民主义心态
2022-07-02 07:41 不列颠 -
泽连斯基敦促议会采取措施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
2022-07-02 07:22 -
北约计划在阿尔巴尼亚建立海军基地
2022-07-02 07:15
相关推荐 -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20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76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53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6“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3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