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国政要抨击美最高法院,保守智库人士称:这是干涉美国主权
-
周弋博冲冲冲!
【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判决的消息,不仅在美国本土掀起大规模抗议,就连国际社会都大受震撼。
当地时间6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连发多条推特抨击最高法院损害了女性的选择自由权,还直言此举让美国“沦为世界发达国家中的异类”。
据福克斯新闻网消息,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对此事表态,认为最高法院的决定将严重影响女性权利,同时强调本国法律正在或将要积极保障女性堕胎权。
不过,在右翼保守智库人士看来,无论是美国总统与高级官员还是外国政要,都不应该抨击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前者不尊重本国的“民主与法治”,后者则是在干涉美国国家主权。
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以5:4反的结果推翻了1973年“罗诉韦德案”的历史性判决,自此正式取缔对女性堕胎权的宪法保障,交由各州的法律自行决定。
“罗诉韦德从一开始就大错特错,”作为支持上述决定的支持者之一,保守派大法官塞缪尔·阿利托称,“该判决产生了破坏性后果……远未促成全国解决堕胎问题,而是激起了辩论并加深了分歧”
拜登当天立即做出回应反对,他直言:“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让美国倒退了150年”。
25日,拜登在推特发布的一份声明称,最高法院的这一决定表明,那些成为多数意见的保守派大法官们与美国大多数人的想法相去甚远,他们让美国“沦为世界发达国家中的异类”。
紧接着,拜登还连发两条推特,先是指出推翻“罗诉韦德案”对贫穷妇女和女孩的打击最大,随后又将矛头指向共和党与前总统特朗普,强调特朗普在任期内任命的三位保守派大法官“推翻了司法的天平,废除了这个国家女性的一项基本权利”。
据福克斯新闻网消息,“罗诉韦德案”判决被推翻的消息公布后,多国政要先后表态,一方面抨击该决定严重影响女性权利,另一方面则强调本国法律对女性堕胎权的维护。
“来自美国的消息非常可怕。”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我的心与数百万即将失去堕胎权的美国女性同在,我无法想象你们现在的恐惧和愤怒。”
“任何政府、政客或男人都不应该告诉一个女人她的身体能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我希望加拿大的女性明白,我们将永远支持你们的选择权。”
福克斯新闻网指出,虽然加拿大并未将女性堕胎权明确写入法律,但该国最高法院于1988年通过判例的形式使堕胎合法化。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推特发文称,“堕胎是所有女性的基本权利,我们必须保护它。我想表达我对美国所有女性的声援,她们的自由在今天被美国最高法院侵害了。”
今年2月,法国将允许终止妊娠的法定期限从12周延长至14周。
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在推特上称,“女性权利正在受到威胁,我们必须始终如一地保护她们。”
在德国,怀孕前12周或遭受性侵女性的可以堕胎,只不过要接受“堕胎前咨询”,即保证女性在决定堕胎时了解相关风险。
而且,就在“罗诉韦德案”被推翻的当天,德国议会投票决定废除刑法中禁止堕胎广告的第219a条款。
自此,德国的医生将能够告知公众他们提供堕胎服务,并提供实施堕胎的详细信息。
英国首相约翰逊直言,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是“一大倒退”,“我一直相信女性有选择的权利……这就是为什么英国有这样的法律。”
英国已于1967年实现女性堕胎合法化。根据英国政府的数据,在2021年,居住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女性有约21万次堕胎记录,这也是自堕胎合法化以来的最高数字。
“我们不能把任何权利视为理所当然。”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说,“社会成就总是有倒退的危险,而捍卫它们其实是我们的日常。女性必须能够自由决定自己的生活。”
今年5月,西班牙通过了一项法律草案,允许16岁至17岁的女孩在没有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堕胎,但该法案还需要经过议会批准程序才能生效。
今年3月,特鲁多(左起)、拜登、朔尔茨、约翰逊、马克龙在布鲁塞尔参加七国集团峰会
不过,在右翼人士看来,无论是拜登政府还是国际社会,都不应该抨击美国最高法院,为此还搬出了美国一直自我标榜的价值:民主与法治。
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的“玛格丽特·撒切尔自由中心”主任尼罗·加德纳(Nile Gardiner)就认为,美国高级官员抨击最高法院裁判的行为,“在根本上就是反美的(fundamentally anti-American)”。
“美国官员在世界舞台上为美国最高法院的决定道歉,这绝对是一种耻辱。”加德纳称,“这是对美国法治的完全不尊重,是对美国民主的蔑视。”
“所有这些对美国的谴责,大部分来自拜登政府,这反而积极地帮助了美国在世界各地的敌人。”加德纳强调,“外国政要就最高法院裁判对美国进行说教也是越界的,因为这是美国国家主权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加德纳是英国保守派评论员,曾担任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助理,如今正在为福克斯新闻网和英国《每日电讯报》撰稿。
目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保守派与自由派的比例为6:3,而在特朗普就职总统之前,这个数字还是5:3(时任大法官安东尼·肯尼迪为中立派)。
在推翻“罗诉韦德案”的裁判意见中,6名保守派大法官中的5名均表示赞同,分别为裁判文书的攥写者塞缪尔·阿利托,以及附议的克拉伦斯·托马斯、尼尔·戈萨奇、布雷特·卡瓦诺和艾米·科尼·巴雷特。
这五名保守派大法官均是由共和党总统任命的,其中阿利托由小布什任命,托马斯由老布什任命,剩余三人均由特朗普任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周弋博 
-
约翰逊:希望到2030年代中期,我还当首相
2022-06-26 14:27 不列颠 -
拜登签署美国30年来最重要控枪法案,但关键主张仍然落空
2022-06-26 14:11 美国枪击案 -
阿根廷总统:希望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
2022-06-26 13:33 金砖国家 -
美国一基督教反堕胎中心遭纵火:如果堕胎不安全,你们也不安全
2022-06-26 12:56 -
“我通常避免评论最高法院的裁决,但这一次……”
2022-06-26 11:30 -
卢卡申科:立陶宛封锁加里宁格勒无异于“宣战”
2022-06-26 09:56 欧洲乱局 -
拜登签署控枪法案,加强对21岁以下购枪者背景调查
2022-06-26 09:38 美国枪击案 -
普京:将向白俄罗斯提供“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
2022-06-26 09:21 俄罗斯之声 -
美国会警察逮捕2人,纽约逮捕25人
2022-06-26 08:35 美国一梦 -
中国将向阿富汗提供5000万元人道主义援助
2022-06-26 07:56 中国外交 -
俄军已完全控制乌东重镇北顿涅茨克
2022-06-26 07:49 乌克兰之殇 -
世卫:现阶段猴痘疫情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2-06-26 07:30 -
美国白宫:拜登不支持扩大联邦最高法院规模
2022-06-26 07:18 美国一梦 -
“若爆发三战先轰炸伦敦,世界威胁来自盎撒人”
2022-06-25 22:46 俄罗斯之声 -
好家伙,希腊官媒开始教人怎么偷油了
2022-06-25 21:12 -
伊朗南部5.6级地震,致1死31伤
2022-06-25 20:56 伊朗局势 -
又来抹黑:中俄走近很危险,要防中方袭击关岛
2022-06-25 20:08 中美关系 -
阿富汗地震致1500死,中方如何援助?外交部回应
2022-06-25 19:23 阿富汗 -
-
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2022-06-25 17:59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81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5“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6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