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修·麦康纳呼吁控枪在白宫一度激动捶桌,记者:你在哗众取宠吗?
-
陶梦时间有限
最后更新: 2022-06-08 17:19:29(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7日,美国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前往白宫简报室,就美国枪支暴力问题呼吁做出“真正的改变”,并分享了他在家乡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发生校园枪击案后的亲身经历。
据多家美媒称,麦康纳在谈到遇难者只能通过一双绿色球鞋识别身份时,一度情绪失控,激动捶桌,当时他的妻子卡米拉坐在台下,拿着这双鞋。另外,在发表了约20分钟的演讲后,麦康纳拒绝回答问题直接离场惹恼了一些记者,有记者喊道“你刚才是在哗众取宠吗”,还有记者将矛头对准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让她承诺今后有名人来简报室时她要确保他们能留在台上回答记者的问题。
美国《国会山报》:麦康纳在情绪激动的白宫演讲中呼吁对枪支问题做出“真正的改变”
马修·麦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现年52岁,曾在2014年凭借剧情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罗恩·伍德鲁夫”一角,获得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第71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名声大噪。同年,他又凭借着科幻片《星际穿越》以及美剧《真探第一季》获得更多关注,跃升为好莱坞一线演员。
马修·麦康纳在电影《星际穿越》中饰演航天飞机驾驶员“库珀”
麦康纳出生于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Uvalde),今年5月24日,该市的罗布小学(Robb Elementary School)发生一起震动全美的大规模枪击案,18岁枪手萨尔瓦多·拉莫斯(Salvador Ramos)手持AR-15半自动步枪,射杀了19名小学生和2名教师。这起惨案发生后,麦康纳多次公开发声,并就此事为当地的报纸撰稿,之后他还接受了向全美发表演讲的邀请。
当地时间7日,麦康纳受邀来到白宫简报室,发表了约20分钟的讲话。演讲中,麦康纳讲述了小学枪击案遇难者的故事,敦促采取更多行动控制枪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价他的演讲,“充满激情,时而情绪激动”。《国会山报》也称他慷慨激昂地呼吁在枪支暴力问题上做出“真正的改变”。
据麦康纳称,在过去一周的大部分时间,他和妻子卡米拉·阿尔维斯(Camila Alves)都在与家乡遇难者的家人在一起。麦康纳和妻子带来了几件物品,是他们从受害者父母那里收到的。麦康纳说,他需要讲述他们的故事,以表明需要采取行动来纪念这些受害者的生命。
麦康纳举起在枪击案中丧生的10岁的阿莉西亚·拉米雷斯(Alithia Ramirez)的照片,“她的梦想是去巴黎的艺术学校读书,有一天能与世界分享她的艺术。”
麦康纳拿着遇难者拉米雷斯的照片
拉米雷斯的父母交给了麦康纳一幅画,并告诉他,“向别人展示阿莉西亚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会让她活下去。”麦康纳在演讲中向媒体展示了这幅画,情绪明显变得激动起来。
拉米雷斯的画作
之后,麦康纳又提到枪击事件的另一名受害者,10岁的梅特·罗德里格斯(Maite Rodriguez)。麦康纳称,罗德里格斯想成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她已经在与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柯柏斯克里斯提学院(Texas A&M University Corpus Christi)联系,为她“未来的入学”做准备。
“梅特穿着绿色高帮匡威鞋,(鞋子的)右脚脚趾处画着心形图案,因为这代表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麦康纳说,他的妻子坐在简报室里,双手放在腿上,拿着梅特的鞋子。
麦康纳妻子卡米拉手持遇难者梅特的绿色球鞋
“她脚上穿的这双绿色匡威鞋,结果在枪击事件后成为了唯一能确认她身份的明确证据,”麦康纳声音嘶哑地说道,并情绪激动地用拳头捶了身前的白宫讲桌。
据麦康纳随后称,遇难者的遗体需要“广泛的修复”,因为AR-15步枪造成的巨大射伤让大多数遗体残破不堪,只有经过DNA检测或是依靠这样的绿色球鞋才能辨认身份。
麦康纳还称,枪击事件发生后,遇难者亲属、得州游骑兵、边境巡逻队,以及那些不愿放弃第二修正案持枪权的枪支拥有者们,都告诉他:“我们想要安全的学校,我们想要枪支法律,让坏人不那么容易拿到这些该死的枪支!”
就此,麦康纳敦促国会议员通过几项措施,包括要求对所有购买枪支的人进行背景调查,将购买AR-15的最低年龄从18岁提高到21岁,设立全国性的等待期等。
麦康纳还抨击那些“未能采取行动”的当权者,坚称枪支管制应该是一个无党派问题。“尽管我们的国家存在分歧,但枪支责任问题是一个共识大于分歧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无党派问题。这不应该是党派问题。这些枪手的行动与民主党或共和党的价值无关。但当权者未能采取行动。”
随即,麦康纳呼吁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需要“超越现有的政治问题,承认我们面临着一个保护生命问题”。他还表示,如果议员们“只为连任而活”,他们就不可能“真正成为领导人”。
麦康纳的这次演讲持续了大约20分钟,据《国会山报》称,在结束演讲后,他拒绝回答记者的问题,直接离场。
《纽约邮报》称,麦康纳的这一行为惹恼了一些记者。“你刚才是在哗众取宠吗,先生?”麦康纳离开简报室时,一名男记者喊道。
在麦康纳离开后,美国广播公司(ABC)记者凯伦·特拉弗斯(Karen Travers)还对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要求称,“承诺,今后如果有嘉宾或名人来这里,你要确保他们在发言后留在讲台上,并回答记者的问题。”
“他们是客人,这不是我能保证的,”让-皮埃尔回答道。“他们是我们的客人。他们是否愿意回答问题取决于他们自己。我们尊重他们,尊重他们想做的事情。马修来过,他说了声谢谢就走了。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陶梦 
-
新西兰计划征收“牛羊打嗝费”
2022-06-08 17:02 -
斯里兰卡总统称中方未答复斯10亿美元贷款申请,外交部回应
2022-06-08 16:27 中国外交 -
俄媒:俄唯一航母再遭维修延误
2022-06-08 16:12 俄罗斯之声 -
他挺过“逼宫”,泽连斯基:我很高兴
2022-06-08 16:04 不列颠 -
王毅会见吉尔吉斯斯坦外长:推进中吉乌铁路建设准备工作
2022-06-08 16:03 中国外交 -
“他们都吸大麻,是巧合吗?”
2022-06-08 15:49 美国一梦 -
李明博申请中止服刑或将被特赦,尹锡悦:现在不是时候
2022-06-08 14:48 三八线之南 -
俄驻美大使:我收到一封策反信,还让我联系舍曼
2022-06-08 13:38 乌克兰之殇 -
汉堡王这波骚操作,外国网民都直摇头
2022-06-08 11:57 -
“博索纳罗答应出席,是有条件的”
2022-06-08 11:51 美国一梦 -
俄国防部长:亚速海两个港口已准备好恢复粮食运输
2022-06-08 11:34 乌克兰之殇 -
赴美参加美洲峰会前,他发长文指责美国“双标”
2022-06-08 11:28 -
立陶宛外长向日本取经:“印太”我们不熟,日本可提供帮助
2022-06-08 11:21 -
耶伦警告:美国不可接受的高通胀仍将持续
2022-06-08 11:07 美国经济 -
默克尔卸任后首次采访:对乌政策没错,我不会道歉
2022-06-08 10:43 德意志 -
乌克兰指控俄罗斯“偷粮食”,联合国:无法核实
2022-06-08 10:18 乌克兰之殇 -
德国外长访巴期间新冠阳性
2022-06-08 08:52 -
美国新增确诊135128例,死亡480例
2022-06-08 08:08 美国一梦 -
回国前做核酸现“假阳”?指定检测机构费用高?驻美使馆回应
2022-06-08 07:42 -
欧洲议会妄议中国在乌、台港澳等立场,中方驳斥:摆正心态
2022-06-08 07:33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01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82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6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