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赤军”前领袖重信房子出狱
最后更新: 2022-05-29 10:20:58(观察者网 讯)据日本放送协会(NHK)5月28日消息,日本新左翼活动家、极端组织“日本赤军”前领袖重信房子,于5月28日在日本服完20年刑期出狱。
日本赤军前领袖重信房子出狱,为当年恐袭罪行致歉。来源:NHK
据报道,现年76岁的重信房子1974年参与法国驻荷兰大使馆的“海牙事件”,因涉嫌谋杀未遂和其他罪名被日本法院判处20年监禁。
重信房子28日获释后,女儿前来迎接她出狱,当场约20名支持者手持“我们爱房子”的标语到场迎接。重信房子获释后接受采访,先为给不相识的人们带来了伤害道歉,并称“半世纪前,因为优先考虑我们的战斗,例如劫持人质等,我们对素昧平生的无辜民众造成伤害。”
重信在服刑期间接受了4次癌症手术,还表示:“在未来,我会专心治疗(癌症),我想专注于治疗和康复,去了解世界和日本,学习新的生活方式”
现年76岁的重信房子(戴黑帽) 图自共同社
在被释放前,日本官方还发表了一份她向受害者道歉的备忘录。在备忘录中,她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和道歉,称“我在无意间给与政治意图无关的人造成了伤害”
备忘录回忆称,重信房子认为为了革命的正义和事业可以采取任何策略,并称:“再次为给与政治和军事没有直接关系的人造成损害和不便表示歉意。作为时代的见证者之一,我将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重信房子于2000年11月身份暴露,在日本大阪被捕后入狱,2001年宣布解散“日本赤军”。因1974年“海牙事件”等3起案件,东京地方裁判所(法院)作出判决,判处重信房子20年有期徒刑。重信房子在审判中就该事件的杀人未遂罪等主张自己无罪。
2000年,重信房子被捕时影像。来源:《读卖新闻》
目前仍有7名“日本赤军”成员在逃,日本警方已公开7名成员影像等,呼吁民众提供情资。日本当局持续关注“日本赤军”前干部今后动向,并保持警戒。
日本警方表示,“日本赤军”作为恐怖组织的危险性不会改变,将继续关注重信房子的未来动向。
据NHK介绍,重信房子建立“日本赤军”的主要导火索来源于1960年岸信介与美国艾森豪威尔签署新的《日美安保条约》,当时的日本人民极其反对该条约,众多学生上街抗议。
在重信房子大学时期,日本民间依然有不少反美的运动,她在被捕后回忆当时的日本青年:“他们有共同的回忆与怀念,共同的愤慨与激情,反对越南战争,反对王子野战医院为美帝服务,突入防卫厅,反对学费上涨。”
重信房子早年影像。来源:维基百科
当时的重信房子也积极参加了“反美反帝”的学生运动,反对日共采取的和平道路,决定进行武装斗争。后来,一些左翼青年组织结合起来,成立了“赤军”。
“赤军”成员主要由20世纪60年代末学生运动中的一些成员组成。其宗旨以城市游击战为手段,用暴力推翻日本皇室和日本政府,进行“世界革命斗争”。
“赤军”各派别相继在1969年到1971年之间成立。其中存在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一支就是1971年由重信房子在黎巴嫩创立的“日本赤军”。早期曾有“阿拉伯赤军”、“赤军派阿拉伯委员会”、“革命赤军”等名称,1974年定名为“日本赤军”。
“日本赤军”长期活动在中东,与巴勒斯坦武装团体合作,多次策划针对以色列和美国等目标的恐怖袭击。1972年,“日本赤军”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向旅客发动袭击,造成24人死亡,78人受伤。
1974年,“日本赤军”发动海牙事件、1975年,发动占据驻马来西亚美国大使馆等地的吉隆坡事件、1977年,发动劫持日航客机的达卡事件等恐袭,并借恐袭要求释放被监禁成员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英外相鼓噪所谓“助台自卫”,中使馆驳斥
2022-05-29 08:51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朔尔茨向普京提要求:释放亚速钢铁厂战俘
2022-05-29 08:40 乌克兰之殇 -
构成形式相似,为何欧洲国家最后没走“中国式”道路?
2022-05-29 08:23 -
美国新增感染25430例,死亡100例
2022-05-29 07:35 美国一梦 -
泽连斯基:反对任何加入欧盟的替代方案
2022-05-29 07:23 乌克兰之殇 -
伊朗就扣押希腊油轮声明:两国关系不应被第三方破坏
2022-05-29 07:23 伊朗局势 -
俄驻华大使:国际社会干预中国新疆事务是不可接受的
2022-05-29 06:59 俄罗斯之声 -
“联合国人权高专走访喀什,深入棉花种植田间地头”
2022-05-28 23:06 中国外交 -
美国警察终于“认错了”
2022-05-28 22:43 美国枪击案 -
拜登给他们“布置任务”,目标南海
2022-05-28 22:28 中美关系 -
美国给中国设局,中国该如何破解?
2022-05-28 22:17 中美关系 -
澳外长来访,斐济总理提醒她一句话
2022-05-28 21:53 -
你没听错,他还鼓吹:禁枪会害死更多儿童
2022-05-28 21:15 美国枪击案 -
王毅:我们愿公平比一比,谁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2022-05-28 20:15 中美关系 -
高福入选英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2-05-28 20:11 抗疫进行时 -
德媒:德政府拿人权说事,拒绝担保大众在华投资
2022-05-28 19:29 德意志 -
“美国精神分裂,妄想征服中俄”
2022-05-28 19:10 -
“医生,我好朋友被枪杀了”“啊?那是我女儿”
2022-05-28 19:03 美国枪击案 -
乌军称恐弃守卢甘斯克最后阵地,泽连斯基:战局极其艰难
2022-05-28 17:10 乌克兰之殇 -
吃土豆、武器差、没支援…顿巴斯前线乌军军官爆料后被逮捕
2022-05-28 16:40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赴美只为学技术”,归国后他研发50多款尖端芯片 评论 136美英拒签、中国签了,“美国更被孤立” 评论 222殖民复辟?他宣称将“占领”加沙 评论 151美国已陷入宪法危机?马斯克炮轰:这些人在搞政变! 评论 245“特朗普一顿操作,美国人都得吃素” 评论 109最新闻 Hot
-
“赴美只为学技术”,归国后他研发50多款尖端芯片
-
BBC:其实,一开始叫“中国海”
-
马斯克首次公开自辩,抱怨就像每天接受“肛肠检查”…
-
高盛、德勤也“跪了”
-
德媒直说了:如果中国只卖玩具、纺织品就好了,最多就手机电脑
-
这是演技综艺还是“劣迹演员洗白大会”?
-
民主党人嚷嚷:马斯克与中国关系密切,构成国安威胁
-
欧盟怒了
-
鲍威尔怼马斯克:我们是工作过度,不是人员过剩
-
特朗普:再裁一个!
-
美英拒签、中国签了,“美国更被孤立”
-
“印尼@苹果公司:看看人家中企,学会了吗?”
-
“到那时候,又要被中国震撼,我们就玩完了”
-
莫迪访美,“中国话题将贯穿始终”
-
泽连斯基提议:与俄罗斯互换被占领土
-
强硬表态后,冯德莱恩扭头对万斯说“我们是盟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