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反思:疫情尚未结束,现在该怎么办?
【编译 / 观察者网 沈玉萌】截至目前,美国因新冠疫情死亡人数已经超过百万。当地时间18日,美国《纽约时报》“争议”栏目刊发《疫情仍未结束,现在该怎么办》一文,栏目编辑斯宾塞·博卡特-林德尔综述了自2020年3月美国疫情大爆发以来,抗疫两年时期的感想,以及对于疫情未来道路的预测。
《疫情仍未结束,现在该咋办?》来源:《纽约时报》
2020年3月,正是欧美疫情大爆发时期,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在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上警告美国,需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福奇警告说,当时美国只有大约12.5万例确诊病例,随着疫情的蔓延,美国可能导致10万至20万名美国人死亡,即使在流感疫情蔓延最严重的年份,新冠病毒也远远会超过流感的年度死亡人数。
在当时的一些预测认为,死于新冠病毒的人数要高得多,可能将会有超100万的死亡病例。但福奇等众多医疗界人士认为,100万这个数字是无稽之谈。
然而,两年后,这个无稽之谈却实实在在发生在眼前。5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一份声明中宣布,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跨过了100万死亡门槛。
我们要如何应对疫情现状?如何减轻公众医疗资源的压力?
去年,《大西洋月刊》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疫情“紧急阶段”究竟何时才能结束?文章给出了一个衡量标准:“流感测试”,当新冠死亡病例日增数下降到100例以下之日,就是疫情结束之时。
一个简单的标准告诉你如何知道疫情何时结束。来源:《大西洋月刊》
然而,按照流感标准,美国疫情“紧急阶段”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过去的几周里,新冠病例和住院人数一直在增加,死亡病例虽然远低于奥密克戎高峰期,但死亡病例数量仍然每天徘徊在300例左右。
与此同时,全世界的病例最近也有所上升,这意味这我们要和疫情打上“持久战”,正如《泰晤士报》的乔纳森·沃尔夫(Jonathan Wolfe)最近解释的那样,研究估计,在感染新冠的人群中有10%到30%可能会出现后遗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嗅觉味觉丧失、疲惫以及呼吸短促。
市面上种种疫苗似乎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但究竟是否能持续治疗还是个未知数。
另一方面,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也迫在眉睫。
众多在美国的年轻一代,因疫情饱受抑郁症的折磨。来源:《纽约时报》
4月,在对1.8万多名美国人进行的一项调查中,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识至少一个死于新冠病毒的人,另外七分之一的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家庭人员死亡。
该调查还发现,27%的成年人开始呈现抑郁症状,在18至24岁的受访者中有一半报告有抑郁症状,并在2020年12月达到抑郁症确诊最高峰。
51%的成年人报告没有抑郁症状,23%有轻度抑郁症症状,26%有中度或更严重抑郁症症状。来源:covidstates
新冠病毒将何去何从?
自奥密克戎变异株最早在南非被发现和确定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扩散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且迅速成为主导毒株。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传播速度之快“前所未见”。
随后的一系列子变体BA.2亚型、BA.1亚型以及南非的BA.4亚型和BA.5亚型——正在把新冠疫情现状推向新的浪潮。
正如《泰晤士报》报道,奥密克戎及其子变体已经进化到免疫部分,这意味着对于已经接种疫苗的人来说,再次感染的几率可能成为常态,尽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现在感染新冠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但并不全是坏消息,由于疫苗的普及化和自然感染可诱导机体的可能性,感染率和死亡率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密相关。两项新研究表明,对于接种疫苗的人来说,感染奥密克戎可能会引发免疫反应,可以通过改变疫苗组成提供针对这些变异的保护。
新冠病毒激增是否变得更加可预测?奥密克戎新变体提供了一个提示。来源:《自然》
据《自然》5月6日报道,奥密克戎变异株并不像之前的阿尔法、德尔塔毒株,它的进化模式似乎遵循着不同的模式,从而进化出新的亚变体。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新冠很有可能将会变成像流感一样,成为一种常见的感染病。
当然,众多科学家认为不能小瞧奥密克戎的威力,据哥伦比亚大学的流行病学家杰弗里·沙曼 (Jeffrey Shaman)表示:”无论是否会出现新毒株,如果病毒能够继续进化,并且重新感染人。那就不会只是一年一次流感的问题了,就奥密克戎所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言,这不会是一个轻微的麻烦。”
政府和公众应该如何应对新毒株?
在短期内,随着病例的增加,保护弱势群体成为首要目标。对于因为新冠而导致免疫系统受损的人们来说,恢复“正常”仍然是不可能的。据《纽约时报》编辑莎拉·怀德曼 (Sarah Wildman ) 称:“如果我们不想迫使至少700万受感染的美国人永远不能在飞机场、剧院、学校和火车站出现,那么美国将需要创造一种新常态,每个人应该有机会参与日常生活。”
我们甚至没有尝试如何应对长期新冠治疗。来源:《大西洋月刊》
目前看来,创造防疫新常态可能意味着演员上台演出需要带着口罩、居家办公、餐厅必须遵守疫苗规定等等。
从中期来看,是否以及如何改进疫苗和治疗的问题将引起激烈争论。目前,莫德纳(Moderna)和辉瑞(Pfizer )已经展开相关研究,目前正在准备在2022年秋季推出奥密克戎专用疫苗。据密歇根大学的病毒学家亚当·劳林表示:“奥密克戎专用疫苗听上去是个好主意,但也许在某个时间段,奥密克戎再次变种为更强毒株。病毒正被迫不断地自我改造,没有人知道它接下来会换上什么‘新马甲’。”
美国即将在下一个冬天进行一场“豪赌”(奥密克戎专用疫苗)来源:《大西洋月刊》
不仅仅是劳林担心这个问题,明尼苏达大学流行病学家迈克尔·奥斯特霍尔姆 (Michael Osterholm)也表示,按照现在毒株的变异速度,我们是时候要后退一步了:“我认为我们现在必须退后一步,并为出现全新变体的可能性做好准备。”如果只是为了一个新毒株,花费大量人力金钱开发奥密克戎专用疫苗,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不会退缩?”
据《大西洋月刊》5月10日报道,尽管在新冠护理方面取得了所有进步,但长期新冠治疗方案仍然是一个未知数,美国一直在忽略长期新冠疫情的影响,而该影响却渗入了美国医疗体系的方方面面。
泰晤士报专栏作家泽伊内普·图菲克希(Zeynep Tufekci)指出,从长期来看,需要国家和国际委员会来设定防疫标准,准确的指出在防疫期间的各种错误行为,以及如何应对未来的疫情。
图菲克希写道:“如果我们能够使这一愿望实现,虽说无法弥补在过去两年中所遭受的所有损失和苦难。但我们至少可以说,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从中吸取教训,并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努力抗疫的印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俄罗斯士兵认罪了,克宫回应
2022-05-19 16:51 乌克兰之殇 -
欧美多地暴发罕见猴痘病毒,或已出现社区传播
2022-05-19 16:31 -
美司法部门起诉四名中国“情报人员”?外交部回应
2022-05-19 16:31 中国外交 -
顿涅茨克领导人:亚速钢铁厂内过半乌军已放下武器投降
2022-05-19 16:31 乌克兰之殇 -
澳酒商:宁夏云南葡萄“有前途”,将推出“中国制造”产品
2022-05-19 16:23 -
塞尔维亚确定19个“炸弹威胁”邮件地址,8个在波兰
2022-05-19 16:11 -
英媒:不负“推土机”之名…
2022-05-19 16:09 -
杨洁篪通话中警告美方的“危险境地”指什么?外交部回应
2022-05-19 16:08 中美关系 -
仅3周,拜登政府“信息打假”行动夭折
2022-05-19 15:52 美国政治 -
14国在爱沙尼亚参加北约军演,距俄边境仅60公里
2022-05-19 15:42 乌克兰之殇 -
商务部回应美财长主张取消部分对华关税
2022-05-19 15:28 中美关系 -
“对伊拉克发动野蛮入侵...对不起,我是说乌克兰...”
2022-05-19 15:23 美国政治 -
韩春霖出任驻罗马尼亚大使,曾任山西长治市委副书记
2022-05-19 13:54 中国外交 -
“我们是什么时候决定同俄开战的?”
2022-05-19 13:30 美国政治 -
韩国:出租车司机65岁以上占46%
2022-05-19 13:16 三八线之南 -
英媒:通胀严重,贫困英国家庭在麦当劳蹭网蹭暖气
2022-05-19 12:20 不列颠 -
美国总统推特粉丝2200多万,半数都是假的…
2022-05-19 12:15 -
20年来首次公布:美国枪支年产超千万,还进口400万
2022-05-19 12:10 美国一梦 -
美国在基辅“重要的一步”
2022-05-19 12:06 乌克兰之殇 -
俄公司推出coolcola,可口可乐大跌近7%
2022-05-19 12:03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1“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08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评论 270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
马斯克狂撒2500万,这场“会改变西方文明进程”的选举还是输了
-
俄高官有望冲突后首次访美,“美方暂时解除制裁”
-
美防长称日本是“前线”,日媒急了
-
美国两党拿出对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级关税
-
“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
特朗普明天将在白宫开会,讨论TikTok命运
-
“白宫正研究:丹麦给格陵兰6亿,我们加价”
-
美国司法部要求判他死刑:让美国再次安全
-
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
“欧美关系搞砸了,欧盟准备以自己的方式应对中国 ”
-
周一鸣接棒港警“一哥”
-
他演讲超25小时,狂喷特朗普马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