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唱衰中欧关系:中国跟俄罗斯走得近,欧洲转向日本和印度
-
刘程辉曰清、曰慎、曰勤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中国加强与俄罗斯战略伙伴关系之际,欧洲在亚洲把目光投向了印度和日本。”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政客”新闻网欧洲版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拿俄乌冲突中的中俄关系说事,唱衰中欧关系发展前景。作者的思路很简单,他认为俄乌冲突的爆发打破了欧洲对华政策的平衡,欧洲认识到中俄关系或将威胁到现有秩序,因此转而寻求加强与印度和日本的关系。
实际上,西方媒体类似说辞不是第一次出现,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事情或许并非如其所愿。
“政客”新闻网欧洲版:中俄发展关系,欧洲转向日本和印度
“中俄加强合作,欧洲不悦”
“政客”新闻网的这篇文章称,有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证实了日本媒体的一篇报道,称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预计将于下周前往东京,共同主持一场欧盟-日本峰会。这将是俩人就任后首度共同对日本进行访问。
文章注意到,就在上周,德国总理肖尔茨同样开启了任内首次亚洲之行,然而与前任默克尔不同,他没有访问中国,而是前往日本。
德国总理肖尔茨访问日本(外媒图)
类似的事情还有一些,比如将于6月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捷克,计划举办一系列与印太地区有关的活动;冯德莱恩也在4月初访问印度时,明确对中俄“无上限”的伙伴关系发出警告。尽管印度并未明确支持西方对俄立场,但仍被美国视作关键的战略伙伴,冯德莱恩、英国首相约翰逊前后造访印度,毫不吝啬对印度的赞美之词,并承诺要加强双边贸易合作。
以上种种,都让文章作者认为,欧洲转向了。
为什么呢?文章声称,俄乌冲突成为了欧洲改变政策的“分水岭”。
作者坦承,在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欧洲把中国市场视作利润的引擎,很大程度支持本国企业进入中国,而对美国方面渲染的中国负面议题敷衍应对。
但俄乌冲突打破了这种平衡。
美国总统拜登和冯德莱恩先后对中国发出警告称,倘若中方帮助俄罗斯规避西方制裁,将面临“严重后果”和“声誉风险”。
肖尔茨表示,德国企业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是十分必要的,避免依赖单个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文章作者臆测,这句话正是说给中国听的。
欧盟前驻华大使史伟(Hans Dietmar Schweisgut)则称,“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友谊是无上限的,他们承诺共同努力改变国际秩序……让人们意识到,日本、印度和欧洲之间更紧密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奢侈品。人们觉得它比以前更不可或缺了。”
挑拨中欧,美媒早有前科
实际上,借俄乌冲突唱衰中欧关系,美国媒体此前就这么干过。
比如《纽约时报》4月15日就曾以“俄乌战争影响欧洲对华立场,中国外交政策面临挑战”为题发文,认为中欧因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不同,双方关系将变得困难重重,颇具离间意味。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美媒恐怕要失望了。
中欧班列(中新网)
得益于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的强劲需求,中国在2020年至2021年超过美国成为了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中欧去年货物贸易额达82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前两个月,中欧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同比增长14.8%,达到1371.6亿美元,欧盟一跃成为前两个月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尽管从第一季度看,东盟最终还是反超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中欧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仍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商务部4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欧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厚的合作基础,经济互补性强。今年一季度,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205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中欧产业融合持续加深。
“短期内,就算中欧贸易将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香港《南华早报》援引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亚太项目副研究员王爵(Jue Wang,音译)表示,如果说中欧贸易受到俄乌冲突影响,那是因为铁路运输中断、技术和后勤保障问题以及能源供应的因素。
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所(Asia Global Institute)代理所长邓希炜则指出,鉴于中国仍是电脑、家用电器和手机等制造业产品的主要供应国,俄乌冲突并不会“对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由此看来,美媒居心叵测的论调,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德国一城市允许女性在公共泳池裸露上身,以示性别平等
2022-05-02 22:42 -
乌克兰农民穿防弹衣下地耕作
2022-05-02 20:44 乌克兰之殇 -
被CNN问“期待美国搭救吗”,台“外长”笑了:轮不到我说
2022-05-02 20:39 台湾 -
后疫情时代,儿童不明原因肝炎或许只是个开始
2022-05-02 19:08 观察者头条 -
“拜登嘴瓢…哦,我也瓢了…”
2022-05-02 19:06 -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针对俄中,我们不得不研发高超音速武器”
2022-05-02 19:00 乌克兰之殇 -
美议员吓自己:跟中国斗啊,不然再过10年就得说普通话
2022-05-02 17:47 中美关系 -
“西方偷走我们3000多亿美元,俄罗斯不会容忍”
2022-05-02 17:27 乌克兰之殇 -
乌方称俄总参谋长上周视察乌东前线,乌军袭击俄指挥中心
2022-05-02 15:55 乌克兰之殇 -
美媒:芬兰瑞典高层频繁会谈,或在5月16日共同申请入北约
2022-05-02 14:58 欧洲乱局 -
“10个欧盟国家用卢布买俄气,9个不承认”
2022-05-02 13:56 乌克兰之殇 -
法国五一11万人大游行:巴黎发生暴力打砸,54人被捕
2022-05-02 13:16 法国见闻 -
《奇异博士》女演员和丈夫被控性侵13岁女孩近3年
2022-05-02 12:34 不列颠 -
到底有没有“基辅幽灵”?乌军承认:一个超级英雄传说
2022-05-02 11:08 乌克兰之殇 -
“很高兴,今晚和唯一一群支持率比我还低的美国人在一起”
2022-05-02 10:15 美国政治 -
俄外长:俄方目的不是让基辅政权更迭
2022-05-02 08:28 俄罗斯之声 -
尹锡悦完成总统府人事布局,上任进入倒计时
2022-05-02 08:20 三八线之南 -
美国新增确诊17649例、死亡21例
2022-05-02 07:24 美国一梦 -
米尔斯海默:俄乌冲突或引发粮食危机,并影响美国东亚遏制政策
2022-05-02 07:21 乌克兰之殇 -
“对中国友好,西方就恼火,还瞧不起我们非洲”
2022-05-02 00:21
相关推荐 -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21“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41“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22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3“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5最新闻 Hot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